读书难,读难书
读完了好几本认知方面的书,前两天准备读一下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托马斯谢林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本想着读完了好几本学术型的科学写作类书籍,这本薄薄的书应该很快可以看完。
可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理解力,虽说读者说这本书已经尽量面向大众了,还是让我觉得读起来倍感吃力。在读了十几页之后,我还是放弃了,发现自己道行还是太浅,仍需修炼。
于是我拿起了手头另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书,万维钢的《高手》。看到里面说到攀比有个例子,为何美国的房子越来越贵。
“美国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真正实现收入增长的其实只是富人。富人的收入增多以后,自然要住更大的房子。富人的房子变大了,富人圈里的“近似富人”群体就会受到感染,也要追求更大的房子,搞些豪华装修、使用更贵的电器。那么上层中产阶级和普通中产家庭也会争相效仿,改善自己的房子。整个过程就像瀑布一样,消费习惯就这么一层层地传导下来。“
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绝对的物质水平决定的,而是跟周围人比较出来的。
我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嘛!其实理论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我觉得理论晦涩难懂,是因为我没有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理论结合起来看。理论来源于生活,理论又被用来做为建立政策和规则的基础,再来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是我看到这个例子的第一个启发,理解理论需要结合真实的事例。而看到这个事例我还有第二个启发。
书读到后来应该越读越薄,因为把观点都总结提炼成了方法论。所以这本《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这么薄我却觉得很难读,因为里面生动形象的句子很少,大都是艰涩的理论,而解释理论的例子也都是实验,而不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高手》书里的一段文字就能让我很好的理解理论,但是这不是抽象性的总结,理论就是一个个事例的集合提炼出的共性,是我们用来举一反三的工具。
我们读的书很厚就是因为我们需要真实的例子来帮我们理解,而我们缺少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总结。简单来说,我们自己咀嚼不出理论,只能去咀嚼别人咀嚼过的例子。这样确实能帮助我们理解,可是我也同样担心,如果我们太多地咀嚼他人咀嚼过的东西,会对我们理解原始的概念造成偏差。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发现要不同的人达成一个一个共识的前提就是要对谈论的事物作出一个清晰明了且各方都赞同的概念。只有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具体的操作进行讨论。而我们很多时候在方向还没有明确的时候,就急于给出结论,其实不过是鸡同鸭讲。
高中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过,慢慢地,你们应该读一些不那么容易就看到结论的书,要通过思考和提炼,得到自己的思想,这才是好的作品。把什么都给你了,你就懒了,你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