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听雨:浅谈“气化”

紫薇医道 2021-08-25

导读:“气化”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又实实在在地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中医理论。

今天为大家推送京城四小名医之一董德懋先生对于气化的论述,看看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呢?

气化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到生理、病理、病因、诊断和治疗学各个方面,贯穿于理法方药每个环节。

气,含义甚广,在医学范畴中,一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缺的、流行着的、难见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一指脏腑之气,如脾气、胃气、肾气、肺气、肝气、心气,以及营气、卫气、真气(元气)、宗气等等。

1

气化,是指气的生成和变化。人体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及营血精津液等,都要靠气的生化才能得到滋养与成长。

《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就是这个意思。

气化的全部过程,是要靠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其中,脾和胃起着主要的作用。

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经脾胃消化后,由脾将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再把它输送到全身百脉之中,流行于五脏之间,然后到肾转化为精。

这样由脾到肺、由肺到肾的过程,就是五行学说土生金、金生水的过程,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气归精”、“气生形”的过程。

气归精,是指气由阴精所化生,气有赖于阴精。气生形,是指气也可以转化为筋、骨、脉、皮、毛、精、血,即形体。

气与精,气与血,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

2

气化的重要枢纽,是脏腑的升降运动。

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肾水宜升,心火宜降。正是由于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不断地化生,才能有生命活动。

由水谷之气化生为精、津、液、血、脉,由无形化为有形,由一气而繁育为“六气”,由六气“象变”为生、长、壮、老、死,和语言、思维、运动、感觉等等。

化生不已,生命不息;化生停止,死亡到来。

3

脏腑的气化活动、升降出入,因某种原因,在某个环节被破坏,都会成为疾病。

如胃气不降反升则呕,脾气不升反陷则泻,肺气上逆则咳,肝气横逆则郁,肾水下降则遗精,心火上炎则失眠。

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化的动力,源于命门,由元气激发。

气化失常致病,就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调其气机,使归于平,恢复健康。故调理气机,使气化正常,则为治疗大法之一。

张景岳提出:“气主于肺而化于精,神主于心而化于气,肌肉主于脾而土生于火,诸血藏于肝而血化于脾胃,精髓主于肾而受之于五脏”;

“精中有气,气中有精之因,且凡上焦阳气不足者,必下陷于肾也,当取之至阴之下;下焦真阴不足者,多飞越于上也,可不引之归源乎!所以治必求本,方为尽善”(《景岳全书·虚损》卷十六);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虚损》卷五十)。

这正是宗阴阳气化之理而发挥之。

膀胱气化失常,水蓄为患,水津不能蒸布于上焦而消渴,水气不得通利下焦而为小便不利,仲景治以五苓散,助气化以行水。

土不得火,湿气滋生,为痰饮化生之源;土湿则金寒,气不化水而生痰;土湿则肾寒,水不化气而成饮,《金匮要略》提出“当以温药和之”,实助阳以复气化。

叶天士治湿热,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以淡渗之品通利小便,俾达湿去热透,气化得行,有除湿之功,而无助热伤阴之过,均系善用气化学说之先哲。

他如芳香以化湿、补气以生血、益气以化津、补肾以养肝、滋水以涵木、补气以固脱、保津以救血、养血以生津等等治法,无一不与气化有关。

4

从西医学观点看来,气化过程近似于新陈代谢的机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化生精,气生形”体现了同化作用的方面,属于物质和能的储存。同时“精化为气”,体现了异化作用方面,属于物质分解和能的释放。

机体正是由于这个“能”才表现出各种生命现象。

(0)

相关推荐

  • 《难经》学习笔记23

    十四难(第三段,治损之法)    十四难,第三段 [原文]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缓其中: 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 ...

  • 灵素听雨:一份中医自学者的进阶中医书单(上、下)

    自学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中医学习的主流方式.学中医不一定要先学会跪舔一个人,但必须具备自学能力. 好的中医即使之前跟师很多,最后也仍然要依靠自己读书临证反思的反复循环练习.大量读书临证反思,是所有中医的 ...

  • 灵素听雨:凭脉用药经验谈

    紫薇医道 2021-07-07 脉诊仅是四诊之一,但历代名医莫不更重视脉诊.唐代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明代徐春甫进一步分析说:"脉 ...

  • 灵素听雨:问诊秘要

    紫薇医道 2021-07-08 问寒热一.  1.但寒不热:是指患者只感到怕冷而不感觉发热的症状,可分为以下类型: (1)新病恶寒:可见于外感病初起尚未发热之时,或寒邪直中脏腑经络.突起恶寒,四肢不温 ...

  • 灵素听雨:妇科八种病,一文搞定

    灵素听雨:妇科八种病,一文搞定 紫薇医道 2021-07-16 I导读:妇科经.带疾患,临床中以月经先期.后期.过多.痛经.闭经.白带.黄带等较为常见,轻重不同,影响不同.本文针对以上诸病,介绍了简易 ...

  • 灵素听雨:麻黄汤只用于外感,那就太“大材小用”了

    紫薇医道 2021-08-15 麻黄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作者/范天福 麻黄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方义论述,颇具精义,本文着重谈谈本方的临床应用. 一.在内科疾病上的应用 麻黄汤在内科 ...

  • 灵素听雨:《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四个病机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q ...

  • 灵素听雨:中医常见四大病机解

    (一)阴虚火旺型 阴虚火旺型的病人最常见,发病极高,人数众多.以中老年人患病为主,青少年患这种类型的病也较为多见,具有普遍性.阴虚生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阴虚生火,这些病名是中医理论上常讲的病名. ...

  • 灵素听雨:经方脉证

    灵素听雨:经方脉证

  • 《听雨轩谈戏·老生篇》朱云鹏 口述 何伯恭 整理

    (一) 徽班进京以后,吸收了北方的戏曲以及湖北的楚剧汉调加以融合,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为京剧.京剧的形成期大致在道(光).咸(丰)年间,而它的成熟期则在同(治).光(绪)年间.当时沈蓉圃画的同光十三绝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