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家长看过来(下)
1、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孩子不是学您说的,是学您做的,手不释卷的妈妈不会有不爱看书的孩子,阅读习惯养成,一辈子改不掉。博学多闻多半得自广泛阅读,知识丰富的孩子,学校功课大体也都优秀。不如我们大家都来做到一句话:放下手机,打开书本。 家长在旁边看书学习,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静滋养静。
家长尽量多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性的话语与孩子交流,避免粗暴和简单的惩罚与对话。尤其在外人面前更该对孩子温言软语但不纵容,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收拾书本文具。不要过分包办,应当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比如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告诉他书应该怎么放(比如大书横着放,小书竖着放两本),放哪里;记作业的本子放哪;文具和学具盒放哪;餐巾纸放哪。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3、你的倾听让孩子让孩子勇敢。
针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我们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遵守纪律、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认真学习、上课专心、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
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和他谈论有关学校的事儿,坚持每天询问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情况。
对学校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与孩子谈些学校里发生的好事儿,也可以多告诉孩子一些你上学时愉快的经历,使他对学校充满美好的向往。
给一个固定空间给孩子学习,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你对孩子家庭作业的督促和关心是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对孩子在学校可能会面对的压力要有心理准备,比如考试压力,朋友影响,作业压力等等。如果他告诉你自己遇到了困难时,应当对孩子表示理解,并尽可能帮忙。
孩子对你说学校里的事情时,要仔细听。有的时候孩子讲自己的学校生活会对你了解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对你说,并且注意孩子说的话。
了解学校的情况。比如孩子的课程安排,学校管理、纪律,学习的具体要求,孩子的各个科任老师,并主动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保持联系。
表扬孩子的好行为,尤其是要关注他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家的孩子懂事、争气,恨铁不成钢。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
四、家校共同话独立 ,与老师做好沟通交流
首先请充分相信老师。在学历上,可能您比老师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面,请相信老师比您有经验。年轻的老师、年长的老师,各有优劣,各有所长。老教师经验丰富,耐心细致;年轻教师理论扎实,开朗活泼;女教师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男教师幽默风趣,妙趣横生。亲其师,信其道,您首先要做到的是和孩子一起尊重老师,相信老师。
3、大手拉小手。
常常存在两种情况,孩子太小,一切包办,交给老师,完全独立。
一种是认为孩子太小,一切包办,结果孩子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没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习惯。
写在最后:
孩子是我们一辈子最大的财富,
无论你有多忙,
把现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