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看透了曹操很多次,却因一件事疏忽而丢掉性命

中华文明灿烂、古老,既有留存千年的文物古迹,又有曲折婉转的人物故事,正所谓“大浪淘沙”,在岁月长河之中,有些人、事、物的真相渐渐地呈现给了我们。杨修作为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之一,他天资聪慧,学问渊博,为汉相曹操主簿,相当于曹操的秘书长,同时还是曹植的私人老师。杨修在曹操那里地位显赫,百般受宠,但最后却落了个横遭惨死、身首异处的下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真相可远不止是“鸡肋事件”那么简单!

从《长歌行》中,我们知道曹操胸襟开阔,礼贤下士,十分喜爱人才,因此他也非常欣赏才高八斗的杨修,让他担任自己的秘书,同时负责传授曹植政治、军事和诗词歌赋等知识,但最终他却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下令斩首,很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他的被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参与夺嫡之争:杨修参与曹丕和曹植政治斗争

雄才大略的曹操不会将江山交给一个无能的人,曹丕沉稳干练,劲气内敛,有谋略;曹植则才华横溢,聪明伶俐,两人都是可造之才,可位置只有一个,所以曹操一直摇摆不定。杨修作为曹植私人老师,经常在关键时候为其出谋划策。

一次,曹操想试试曹丕和曹植的才干,让他们出城办事但又吩咐门吏不给二人放行。曹丕知难而退,而曹植在杨修的示意下杀了门史,曹操本来十分高兴,认为曹植的处事能力更胜一筹,但当他知道事情是杨修指使的,心里非常生气,但并没有表现出来。

实际上,曹植的能力大部分体现在诗词歌赋上,政治建树可谓寥寥,相反,曹丕政治权谋手段则是青出于蓝。曹操深知一旦曹植继位,会有沉迷于诗词歌赋的可能,再加上如果在政治上过度依赖杨修,还有可能会重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这是曹操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诛杀杨修是早晚的事。

原因二血统问题:杨修乃杨彪之子,杨修是袁术的外孙

杨彪是杨修之父,汉献帝时期杨彪与曹操政见不合,二人政治斗争多年,杨彪夫人又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这对于曹操来说,是典型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原因三揭开曹操的神秘面纱:道出梦中杀人事件真相

曹操害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自己在梦中好杀人,后来更是杀了一个近侍醒来又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目的就是为了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着聪明去揭发他:“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意思就是说死者死于梦中,分明就是说曹操是装的,这一下就重重地“伤了”领导的自尊心!

原因四恃才、放荡不收敛:鸡肋之事是被杀的导火索

“花园事件”杨修恃才放旷,曹操虽赞美杨修聪明,但已经开始嫉妒他的才华和反感其处处逞能的性格。曹操本想以“一盒酥”三个字来自寻乐趣,却被杨修看出并让人一人吃一口,此时曹操几乎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但还是选择了隐忍不发,只是淡淡一笑,笑中藏着一把无形的刀,让人不寒而栗!

一次带兵出征时,曹操随口说了一句“鸡肋”,杨修就马上令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军。他作为曹操的秘书,贸然将曹操心里一些尚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想法公之于众,这是最让原本就有点傲气的曹操难以忍受的!可以说,杨修以上的一系列表现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而“鸡肋事件”只是他被杀的导火索而已。

 

杨修特殊的才华其实就是对曹操的意图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曹操生性多疑,不想也不愿意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看透,特别是在军事上的策略。可怜杨修看穿了曹操这么多次,但也终究没有真真正正地完全看透一件事——那就是曹操对自己所起的杀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