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布书包
花布书包
□戴官宝
1950年刚上小学时,父亲花了1000元钱(相当现在1角钱),买了二尺蓝布。我问父亲:上学买布干什么?父亲答道,做书包用的。
在王营小学西大门口,两张课桌前,坐着四位老师。第一个老师考试,要每个报名上学的儿童,从一数到十;第二个老师收费,考试合格后,到第二个老师面前交学杂费2000元钱,书本费500钱元;第三老师发书,每个交了钱的学生,发两本书:语文和算术,还有两个薄薄的作业本;最后一个老师编班,按照一个班45名学生,按报名的先后排序,先安排甲班满45名,再排乙班以此类推。最后一班不满三十人,会平分到已编好的班里,满三十人,把前面的每个班拉几个下来。
我拿到书和作业本后,交给了父亲,父亲打开语文书翻开第一页,上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占据了整个页面,我说我认识,这是我们国旗。因为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国旗,家里墙上贴着毛主席等伟人画象。国旗和领袖们,大人小孩都认识的。第二页是毛主席像,正文第一课只有三个字“开学了”,第二课“我们上学去”五个字。开学两个字都是繁体字,“開”字还算好写,像家里的两扇门一样,每扇有多少道小横梁,“學”字最难写的,很长时间学不会。
老师让我们去找自己的教室,先熟悉熟悉环境。父亲带着我,找到我们一甲班教室,桌椅虽很陈旧,但排列很整齐,但座位要等上课时老师安排。父亲把二尺布平放在课桌上,告诉我书和作业本叠起来,平放在布的中间,然后把两边对折起来。用向老师要的一根大头针,把对折好的布角扎起来。让我斜挎在肩上,两头打一个扣子,这样走路跑步都不会掉下来。我们在校园里玩一会,看到不少同学已把布书包背在身上。有的斜挎着,有的单肩背着,更多的是家长拿在手里。还有一些连布书包都没有,只好把书和作业本拿在手里。
小学二年级开学时,蓝布书包已经不能用了。一年来的风吹雨打日晒,,再加上我们玩皮时,互相追逐,后面追的同学,首先抓到的就是书包,书包常会拉坏了。虽然奶奶已经补了几次补丁,但布已经不结实了。找父亲要钱买布做书包,是不可能的。父亲和继母已经单独生活,他们已有小孩,对我们生活一点都不过问。我爷爷因为生病,无钱医治,眼睛又瞎了。爷爷奶奶都七十多了,都不能工作,姐姐比我大六岁,为了生活,早早到别人家去做童养媳了。怎么办呢?奶奶叫表姐宋文英,到清江城里找四姑家想想办法。四姑父在七道湾巷口开缝纫店,当四姑父知道我没有书包时,答应给我做一个书包。晚上放学回来,奶奶拿出四姑父做的书包,我一看可高兴了。虽然是很多碎布拼起来的,各种颜色都有,但非常结实好看,也非常实用。现在想起来有点像少数民族背的花挎包。书包带子可挎在肩上,下面包包里可放好几本书,铅笔橡皮小刀放在大包外面一个小口袋里,四姑父想的直周到。后来到四姑父家玩看到表姐表弟他们也背着同样的用碎布拼起来的书包,只是各种颜色不同罢了。我背着四姑父给我做的书包去上学,同学们都很羡慕,个个都要用手摸摸,翻来覆去的看,恨不得马上背到自己身上。这种“五花布”书包,我一直背到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因六年级寒假期间,奶奶去世了(爷爷在我四年级去世的),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下学期只好不上了,想办去养活自己了。
布书包虽然不华丽,但书包里面装着我的快乐,我的知识,我喜欢我的书包,它们永远藏在我记忆里。
2021年8月22日
作者简介:戴官宝,58年工作,当过兵,打过仗,干过公安,管理过公路。退休后,写点东西,乐一乐,留住记忆,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