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5征文】聂援朝:寻 寻 觅 觅

【我的2015征文】寻 寻 觅 觅

聂援朝

曾经,也以“笔杆子”沾沾自喜,在单位和朋友们中间枉有虚名。只可惜是个“半吊子”,没有获奖,没有专著,没有记者叩门,更没有鲜花和掌声。门可罗雀,少人问津。

可年少时的梦想,多年前第一次拿到稿费的喜悦,依然历历在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饱含禅意的箴语横亘在心头,挥之不去。好吧,还要写!尽管没有什么大用处。

写什么呢?

抓住热门话题,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胡乱成章,一气呵成。投稿发稿。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打击是沉重的,虽已然过了遑论“心理承受能力”的年纪了。依然妄自揣度,依旧愤愤不平。

世上真的有“无师自通”的事情吗?即便有也是那“不便启口”的事情。写者都觉得我这满腹经纶、锦绣华章不写出了对不起自己,可少有人想到过我写给谁看呢?想要弄清楚写什么最好是先弄清楚读者喜欢看什么?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写不成,我就看,天天看书,从书中找答案。我就想,在思索中寻找途径。散文其散,散在其表,内质其实是大有讲究的。小说虽“小”,小乃躯壳,说的可都是深刻内涵那。诗歌虽顺口押韵,啊啊不止,没有那真情实感的切入、细思如缕的想象,还真写不成!

有幸生长在这有着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县城,可写的内容很多很多。我是无神论者,但是这不影响我对佛教禅宗的认识和了解。禅宗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已经在长久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它是以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着的,它有益于我们认识世间的人和事。在读了十余万字的资料以后,我写下了《探幽问禅五祖寺》一文,题材不新鲜,前人赘有论述。但我写的有我的亲身感受和对新形势下佛教禅宗发展的新认识,诸多网站和微信群加以转载。我自己的感受是我们在写一些历史人文的时候,最不能泛泛地叙述,转抄历史记载。不能离开现实生活,不能离开这些历史人文的东西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影响。不能离开这些历史人文的东西本身也在时时刻刻创新和发展着。就像黄梅的山水是美好的,我们寄情山水、赞美山水是为了寄寓我们美好的情思。但是山水是一样的,我们的情思未必都是一样的。唯有千差万别,才有文艺百花园之说。还是回到了写给谁看的问题上来,要让读者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才是。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无私奉献,不计回报。母亲生养我的经历也只是在一次偶然的茶余饭后说给我听的。当时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散文《母亲的坚韧》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写成的,试着投了几家刊物,没有动静。适逢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西藏日报》吴总微信约稿,我发去了。未曾想到《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以“母亲的青春是一首驰援西藏之歌”的通栏标题全文登出。还登出了我的另一篇怀念西藏农垦生活的散文《甘甜的西藏永不变味》。

自身的经历和阅历本身就是最好的创作源泉,看你如何去归纳整理。我在工业经济部门工作多年,对下岗职工的境遇有感同身受的了解和认识。细心梳理之后,我写下了短篇小说《下岗职工人物素描》,投稿给湖北省作协,入选省作协编辑出版的《湖北工业题材短篇小说集》。另一篇写关于干部私生活的短篇小说《心魔》获得中国小说学会、江苏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奖”。

回到开篇,到底什么是文学写作的真正意义?是拿奖吗?君不见今年为了一个著名的“鲁奖”还发生了一桩“著名”的民事诉讼呢,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笑话!是专著吗?君不闻在热闹非凡的“作品研讨会”之后,大部分的作品的最后归宿是归于沉寂。我就曾经在一次处理生活废品的时候在回收站偶然发现并且低价回购了《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编一、二册共三册)、《唐诗选》和《历代名篇选读》(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书籍。时代变迁,写者和读者都要跟着变才是。说什么过时了,需要新的东西了。其实这种分割裂变的观念才是极端有害的!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

废名先生的黄梅本土的著名文学大家,是以擅长写黄梅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文而著称的。我在《隐逸的废名先生》一文中,将废名先生的写作特点和历史上的隐逸文化与黄梅的秀美山川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新意。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自以为是写的比较成功的一篇短文。

窃以为,写者的快乐就在于寻寻觅觅之中,在于悉心阅读、苦苦思索间那脑海里灵光乍现的一瞬间。舍此无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没有别的,我将继续在寻寻觅觅中找到写作的快乐。

曹锦军围炉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首发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

(0)

相关推荐

  • 【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041】孟黎明||失眠(短篇小说)

        主编:非   鱼 耿双喜有失眠的毛病,中医调理本来已好了,不料最近因为一件纠结的事,他失眠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次失眠比往常任何时候都严重,夜里躺在床上大脑就跟放电影一样,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不能 ...

  • 《大家》| 小 脚 女 侠(小说连载十二)鲁 宁

    小 脚 女 侠 鲁 宁 人类一块丑陋而惨痛的伤疤,至今依然作痛.它的暴虐与卑鄙是战争魔鬼淫邪的狼性.其后代的奸狡抵赖一样龌蹉.避免忘却的悲哀,那段历史将记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些地方已竖起了受害人的雕 ...

  • 《大家》| 小 脚 女 侠(小说连载九)鲁 宁

    小 脚 女 侠 鲁 宁 人类一块丑陋而惨痛的伤疤,至今依然作痛.它的暴虐与卑鄙是战争魔鬼淫邪的狼性.其后代的奸狡抵赖一样龌蹉.避免忘却的悲哀,那段历史将记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些地方已竖起了受害人的雕 ...

  • ​《大家》走进西藏征文| ​世界屋脊上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昳岚

    世界屋脊上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昳岚   去往日喀则   梦幻中出现的场景与反复听闻的名字一并在脑子里形成了特别印象.日喀则不比拉萨,除去已近国界边缘,海拔更高(3836米),活动更难让我徘徊了 ...

  • 《中国诗界》现代诗微信版2021年第12期

    <中国诗界>现代诗微信版2021年第12期 目录 新书推荐 诗人名典名家作品选粹----李浔.草鹤 本期诗眼 马淑琴的诗(外二首) 佳作欣赏 李少君的诗三首----李少君 新诗窗口 胡红拴 ...

  • 《大家》| 小 脚 女 侠(小说连载十四)鲁 宁

    小 脚 女 侠 鲁 宁 人类一块丑陋而惨痛的伤疤,至今依然作痛.它的暴虐与卑鄙是战争魔鬼淫邪的狼性.其后代的奸狡抵赖一样龌蹉.避免忘却的悲哀,那段历史将记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些地方已竖起了受害人的雕 ...

  • 六祖传奇之北上黄梅

    东土禅宗六祖大师,俗姓卢,名惠能,唐岭南新州(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六祖大师本识字不多,却全凭悟性作出了传诵千古的<菩提偈>,成为东土禅宗的第六代祖师.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可谓最具传奇色 ...

  • 《中国诗界》现代诗微信版2021年第10期

    <中国诗界>现代诗微信版2021年第10期 目录 新书推荐 失去-------李培禹 本期诗眼 李培禹诗(外一首)---李培禹 佳作欣赏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 新诗窗口 在时光漫步怀 ...

  • 【斋月征文3】意林·寻你在斋月的云水间

    寻你在斋月的云水间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意林 站在云端,我与四月同步,与谎言,讥讽,嘲笑,与誓言同步. 亦然我与我的信仰与斋月同步-- 三十载河东,三十载河西,仅仅是河东到 ...

  • 蘭井•嘉熙地杯”诗歌征文┃聂振生:西地锦

    聂振生:西地锦等七首 相见欢 一缕炊烟 剪成无数等待的日子 荷香绊住桨声 几颗星星,搭起经声 虫鸣压住相思 相拥的小城 如一个文字 花间意 烟雨后面的暮色里 虫鸣搀着故事 光影挡住离愁 淡淡的花香 托 ...

  • 获奖征文 | 小学组一等奖作品《寻》

    参赛作品:<寻> 参赛月期:2020年12月 征文主题:围绕中心意思写 获得奖项:一等奖 作者:曾楷涵 学校: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年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陈珍珠 恭喜曾楷涵 获 ...

  • 十一期征文||聂时珍:老街(外三首)

    老    街   (外三首) 聂时珍 夕阳驮走了 一个又一个背影 红灯笼的盛装铅华洗尽 墙面爬满了深深皱纹 青苔泛绿  尘埃落定 窄窄巷道 盛满多少吆喝和欢笑 总有一阵风  匆忙来去 把浓浓的女儿红和 ...

  • 聂援朝||对乡邑文化的真情守望 ——眉睫《黄梅文脉》读后感

    聂援朝||对乡邑文化的真情守望 --眉睫<黄梅文脉>读后感 近日收到眉睫君赠送我他的新书<黄梅文脉>,粗读之后不禁浮想联翩,陡生几多感慨,是以记之. 如今的文学圈,也和我们这个 ...

  • 聂援朝| 险峻薛家寨——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五)

    聂援朝| 险峻薛家寨--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五) "薛家寨"很险峻,到了陕西耀县照金镇,望见寨子,跟我们习惯上所称为的寨子很不一样,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馒头形状的石山.但见石峰兀立,拔 ...

  • 聂援朝|圣地延安——西北红色之旅纪行(四)

    聂援朝|圣地延安--西北红色之旅纪行(四) 延安,很古老,也很神秘. 这里有石器时代的"黄龙人",这里是被誉为炎黄子孙的"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轩辕氏黄帝的陵寝 ...

  • 聂援朝|南梁记忆——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三)

    聂援朝|南梁记忆--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三) 早上从会宁出发,鬼使神差地把挎包遗落在酒店里.车出会宁有十多分钟了,忽然发现包不见了,团长见状,马上命司机掉头回酒店寻找.还好有惊无险,在三楼的餐厅里找到了 ...

  • 聂援朝|金城兰州——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二)

    聂援朝|金城兰州--西北红色之旅纪行(二) 兰州,西北大漠上的明珠,陇上一座花园般的城市.此行随湖北省作家网陕甘革命根据地采风团的第一站就是这里.我和兰州有很深的渊源,1958年,父亲的部队从朝鲜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