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枯树
枯树
莫道残根非骛华,休惊枯树发新芽。
余年骏骨原无住,老境春心尤有加。
一世千萌知湿冷,三生百历洞幽遐。
君侪不见杜鹃鸟,至死犹啼蜀帝花?
【注释】5月5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8月2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说残余的根脉不会追求丽华,休要吃惊枯萎的老树也会绽发新芽。余年中的骏骨价值原本就无际,老境中的春心就更是蓬勃有加。生命的一世中千次萌发早已明了什么是湿冷,三生中的百回经历足以让它洞明幽遐。先生您难道没有见过杜鹃鸟,即使老死也仍然在啼叫着杜鹃花?
首联中的“骛华”,指追求华丽,见清代文人张裕钊的《归震川<平点史记>后序》:“好学深思之士,顓取古人之书,反復而熟读之,以意逆志,达於幽渺,其所得盖有远出寻常解説之上者矣。拘文牵义,騖华炫博,好为枝词碎説之徒,乌足以知此哉。”
颔联中的“骏骨”,语出《战国策·燕策一》,郭隗用买马作喻,说古代有用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马头骨,因而在一年内就得到三匹千里马,劝燕昭王厚币以招贤。后因以“骏骨”喻杰出的人才,见南朝梁代任昉的《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倾心骏骨,非惧真龙。”又见唐代诗人元稹的《献荥阳公》诗:“骏骨黄金买,英髦絳帐延。”还见清代诗人姚鼐的《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以及清代诗人梁佩兰的《金台吟》:“驽马驰,骏马悲;骏骨朽,驽马肥。”
这一联中的“无住”,是佛教语,意思是无止之境界,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见唐代诗人张说的《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又见唐代诗人谢勮的《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这一联中的“春心”,指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见《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 又见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还见清代诗人姚鼐的《赠郭昆甫助教》诗:“三月春心寄鸣雁,南来飞过岳阳楼。”
颈联中的“知湿冷”。意思是知道何为湿何为冷,湿冷,潮湿,阴冷,见唐代诗僧贯休的《送道友归天台》诗:“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这一联中的“洞幽遐”,意思是洞晓深远,洞,通晓,知悉,如《后汉书·梁冀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又如宋代诗人黄榦的《勉都干权君》诗:“察形察色君所解,直须洞烛贤愚心。”“幽遐”,意思是僻远,深幽,见《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又见唐代诗人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诗:“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尾联中的“君侪”,意思是你们,您,见宋代诗人王铚的《白头吟一首》:“君侪狗监动人主,君乘驷马跨故园。”又见明代诗人陈斌的《赠宋小茗》诗:“今日五经笥,君侪边孝先。一炉浮鸟篆,半壁倚龙泉。岂识干当世,无心养盛年。相知且间在,携手看青天。”还见明代诗人徐渭的《偶也》诗:“君侪人如此, 而况我也鱼。”
这一联中的“蜀帝花”,即杜鹃花,见明代诗人袁袠的《自柳至平乐道中书事》诗:“屋覆湘君竹,山开蜀帝花。”又见南唐诗人成彦雄的《杜鹃花》诗:“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尽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