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屋子都能列印出来!看3D打印的创新应用和面对的挑战
想像一下,当标榜「现点现做」的餐厅,不再是由厨师接单制作餐点,取而代之的是一台3D打印机,只需输入点单,打印机便开始喷射原料,层层堆叠出作工精美的食物。
过去我们曾看过3D印表机印出玩具、机器人等物品,随着3D列印技术日渐成熟,输出的材质不再受限于塑胶或金属,相关应用更是让人惊艳,不论是摆盘精美的食物、造型独特的住宅,全都可由3D打印完成。
本文四大重点介绍3D 列印的创新应用及目前遭遇的挑战:1. 餐具、餐点都是3D 列印,Food Ink 餐厅今年快闪台北。2.3D 列印食物逼真,老人、NASA 都受惠。3. 盖房子只需按一键,杜拜发展3D 列印大城。4. 材料受限、器材难用,3D 列印普及仍有挑战。
1.餐具、餐点都是3D 列印,Food Ink 餐厅今年快闪台北
Food Ink有望今年快闪台北,届时可看到更多3D食品的应用。
3D列印食品刚推出时,所能使用的「墨水」原料仅限于糖、巧克力及面团,可制作的食物有限。现在则进展至以新鲜蔬果打成泥制成原料,增添更多食物的选择。
由荷兰3D印表机制造商by flow成立的Food Ink团队,2016年在伦敦推出全球首间提供3D列印食品的概念性餐厅。店内的桌椅、吊灯及餐具,以及从开胃菜至甜点的9道菜,全由3D 印表机制成。即使这顿饭吃下来,需花费250 英镑(约台币1 万元),依旧成功引爆话题。
3D列印食物的技术与3D印表机的使用大致相同,先透过电脑设定形状,再由针头挤出泥状的食物,靠着层层堆叠形成食物的形状,最后由厨师装饰摆盘。
Food Ink在伦敦餐厅提供鱼子酱、牛排、炸鱼薯条等餐点,由于3D 印表机的机械手臂稳定度比厨师的双手更好,在制作作工精细的分子料理时可展现绝佳的技术。不过Food Ink 公关经理Sasha Mather 表示,「在列印肉类食品时必须通过卫生单位的检验,且要保留肉的纹理及口感,是较大的挑战。」
Food Ink团队集结建筑师、艺术家、厨师、设计师及工程师,期待透过最新科技颠覆人们过去的饮食习惯及用餐经验,抢先品尝「未来的滋味」。Food Ink 2016年陆续在全球各大城市设立概念性的快闪餐厅,用餐采取预约制。根据该公司官网报导,台湾也是他们2017 年锁定快闪的城市之一,想尝鲜别忘留意预约时间。
2.3D 列印食物逼真,老人、NASA 都受惠
(图片撷取:3der.org)
德国生技公司利用3D 列印重现食物原形,让吞咽困难的老人也能享受美食。
除了为高级餐厅制造话题,3D列印食品确实发挥功效。随着老龄人口大幅增加,为解决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及病人,对泥状食物失去胃口而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欧盟2012年耗资3年300万欧元投入自动化及个人化食品供应链的研究。
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zoon 2010年起开始将鸡肉、豌豆及红萝卜等食材打成泥,加入些许吉利丁后,倒入鸡腿等食物造型冻模中定型。以此种方式制作的餐点,既可看得到食物原形,又有入口即化的口感,广受德国养老院欢迎,如今加上3D 列印技术,又能有更多元的变化。
Biozoon的目标是将每餐所需的营养素与天然食材混合,用3D食物列表机印出客制化的食物,该公司研发主任Sandra Forstner表示,虽然要印出较复杂的3D 食物还需要很多研究及测试,「但我绝对可以想像,未来类似3D 列印食物的选择会变得更为普遍」。
(图片撷取:Digital Trends)
3D 列印pizza 透过印表机喷嘴将面团、番茄泥等原料挤出,造型逼真。
对于长期在浩瀚宇宙旅行的太空人们来说,能吃到地球上的食物就很满足。2003年在国际太空站服务的前太空人Ken Bowersox回忆,真空包装食物吃久了,每个太空人想到重口味、带有酥脆口感的食物就口水直流。
美国太空总署(NASA)为了让长期出任务的太空人可以有效率、愉快的用餐,又能兼顾营养,2013年赞助德州研发公司Systems and Materials Research Consultancy ,希望研发可稳定提供营养且种类多元的3D列印食物。
该公司研发可制作pizza的3D印表机,作法是将人类一天所需的营养素磨成粉后,透过机器列印成pizza ,简单加热后就能让太空人难得一尝pizza 饼皮酥脆的口感。研发人员Anjan Contractor表示,这种pizza完全没有水分,至少可保存30年,适合一趟任务可能需要耗时数年的太空旅行。
可惜该公司还没等到pizza 上太空的日子,便被美国国会削减预算。Anjar Contractor与几位友人不放弃3D列印食物的想法,另成立3D列印食物公司BeeHex,专门在演唱会、体育赛事及游乐园等地提供客制化的3D列印pizza。顾客可透过BeeHex 的app 点餐及付款,从制作pizza 到完成只需4 分钟,比厨师制作pizza 的时间快5 分钟,大幅缩短在人潮拥挤场所等待食物的时间。
3. 盖房子只需按一键,杜拜发展3D 列印大城
3D列印不仅颠覆大众对饮食的想像,就连建筑业也挡不住这股趋势。杜拜建筑科技公司Cazza声称,透过他们特别设计的3D列表机,可在一天内堆叠出200 平方公尺的混凝土,效率比传统建筑方法高过一半以上。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Behrokh Khoshnevis在2009年首次提出3D列印建筑概念,此后受到各界广泛的讨论,尤其又以发展快速的杜拜最为重视此项技术。
杜拜目前已出现3D列印建筑,还有3D 列印的智慧棕榈树,树叶以太阳能板制成,树干则有可提供充电服务及wifi 讯号的设计。全力钻研3D 列印技术的杜拜,希望在2030 年之前,成为城市中四分之一建筑皆以3D 列印完成的科技大城,而Cazza 也是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 图片撷取:3der.org )
致力成为3D 列印大城的杜拜,已出现3D 列印的智慧棕榈树,提供手机充电及wifi上网服务。
3D列印建筑将水泥等建材变成列印原料,由建筑师将蓝图输入后,便可透过喷嘴堆叠成形,不仅省时省力,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建材浪费,以及建筑装修时产生的污染、噪音等,使得越来越多公司有意发展此技术。
中国科技公司盈创2014年在24小时内印出超过10栋平房,以惊人效率成功跃上新闻版面,2016年也与伊拉克等战乱中国家商讨合作,透过3D列印房屋加速战后重建速度。
中国盈创24小时内印出10栋平房,成为新闻话题。
荷兰建筑公司DUS 2013年打造一个3.5公尺高的3D印表机,开始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旁印制一栋有13个房间的运河屋,完工后将作为3D列印博物馆,售票开放民众一窥未来趋势。该运河屋着重于使用不同环保建材,前美国总统欧巴马曾于2014年慕名参观。
从上述3间利用3D列印技术打造建筑物的公司来看,盈创得在一处进行列印,再靠着工人运送印出物件至工地组装,若组装不佳,将使房屋出现更高风险,Cazza 的秘密武器是可在工地现场列印的3D 印表机,且印出的成品不会看到层层堆叠的痕迹。而DUS虽然有现场列印的技术,可是列印一栋运河屋耗时3年,因此Cazza自认在3D列印建筑握有领先优势。
4.材料受限、器材难用,3D 列印普及有困难
尽管3D列印的应用越来越让人大开眼界,但材料受限提高生产用品所带来的风险以及3D印表机昂贵,依旧是目前遭遇的难题。
以3D列印食物来说,食物口感与传统食物的差距,是消费者最大考量。毕竟若可以吃原形食物,谁会选择将食物打成泥再印出来的3D列印食物?其次,3D列印食物相当耗时,无法短时间内大量制作食物,其他如食安、3D列印机花费过高,都成3D列印食物要普及的挑战。
3D列印建筑则有安全疑虑,盖一栋房子不只需要混凝土,若3D列表机可装载的原料「墨水」有限,将使得成品出现许多高风险的问题。虽然部分公司推出的住宅标榜具防震功能,不少人仍质疑其安全性是否通过国家标准。
另一方面,为了让3D印表机变得更普及,2014年出现一股平价3D印表机潮流,价格从数百万降至平均一台只需500美元,却没有得到热烈回响。因为家用3D印表机需要自行组装、操作不易,若要印制精美物品还得升级至更高阶机种,使得这股热潮很快就归于平静。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预期3D列印将不断克服挑战,发展出更多创新应用,但是一般大众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这样的改变?若是你,敢吃3D列印食物、住在3D列印住宅吗?
看完文章,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