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汤冬阴功,源于一个海外潮人

喜欢泰国菜的食客

很难不为冬阴功汤的鲜美所倾倒。

作为泰国名汤,

冬阴功汤因其典型的泰国菜风味

被列入世界十大名汤

冬阴功汤

冬阴功汤,泰文叫“Tom Yum Kung”,泰国和老挝富有特色的酸辣口味汤品;也叫东炎汤,在泰国非常普遍。

在泰语中,“冬阴”是酸辣的意思,“”则是,从名字直接翻译的话,冬阴功汤其实就是酸辣虾汤

特色   

冬阴功汤的主料大同小异,基本以基围虾、蛤蜊、菇、番茄为主,其实这些主料非常普通常见,但是能够将其搭配一锅则不普通

一道汤,十几种调料——香茅、青柠檬、幼茄、九层塔、薄荷叶、姜、小红椒、香菜、柠檬叶、椰浆、淡奶油、鱼露、橄榄油——通过搭配,先煮开,再用明火慢慢煲出了独特的泰国风味

冬阴功汤汤色呈现番茄红,因为搭配有香料,喝起来馥郁可口,同时辣度十足调动了胃口适合四季常喝——冬寒时节可以暖胃,炎炎夏日可以出汗消暑。

典故   

正如中国的小吃背后站着史上最不挑食的美食家——乾隆皇帝,冬阴功汤背后也站着一位和潮汕颇有渊源的国王——郑信。

郑信
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

又名郑昭,泰国名字叫达信,

又称披耶、吞武里大帝、

达信大帝、郑昭王。

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皇帝

国汤

据说,郑信当上泰国国王后,他的女儿淼运公主生病,食欲不振,各种珍馐难以入口,御医诊断之后,与御厨商量,开出了一道开胃的酸辣汤

淼运公主喝了之后,连夸好喝,感觉通体舒畅,病情减轻。郑信大喜,将此汤命名为冬阴功汤,并赐其“国汤”的荣誉。

渊源   

郑信实际上是潮汕籍泰国华裔。

郑信的父亲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在大城(阿瑜陀耶城)经商。后娶暹罗女为妻,生下郑信。

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财政大臣收为养子,接受贵族子弟的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1763年
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协防暹都。
1767年4月

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军队抗击缅军,于当年收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
郑信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称郑信为达信大帝

1767年-1782年

此后郑信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于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成为泰国历代幅员最大的王朝
1782年4月7日

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

虽然被后来者推翻,但是郑信依然被尊为民族英雄。时至今日,走在泰国,时刻可以感受到郑信存在的痕迹。

当地人对郑信非常崇敬,建有郑王庙供人缅怀,在曼谷的繁华地带,建有郑王广场以及塑有塑像纪念郑信,最浓重的是泰国政府每年12月28日举办的郑王节官民自上至下,以各种形式纪念郑信

因郑信对泰国的贡献彪炳史册,且在位时仁德爱民,被泰国人誉为“泰国最伟大的五位大帝之首”。

郑信和潮人

在郑信执政期间,对潮籍乡亲实行优惠政策,促使潮汕大批移民来到泰国,加快了泰国的发展与开发,时至今日,泰国俨然成了小潮州

1985年,澄海地方政府在华富村为郑信修建了衣冠冢。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冬阴功汤依然酸辣芬芳。

冬阴功汤因为郑信而成为泰国的国汤,家喻户晓。在某种意义上,这道汤的不断延续和发展,其实也是对郑信在国家存亡之际,毅然揭竿而起,驱逐侵略者,恢复泰国的一种尊敬纪念吧。

网图,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