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照片展示姑苏水韵
本报记者 王敏悦
大运河苏州段,如一纸流动的繁华画卷,又如一张宁静的黑白相片。日前落幕的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它的柔情与秀美“和盘托出”。而前不久,央视《开讲啦》栏目也向大运河苏州段发起连线邀请,本报摄影记者倪黎祥以3张相片,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大运河苏州段一个更为具体的截面。
连线——
北京与苏州,绘画与摄影
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画家刘万鸣以主讲人的身份,做客央视《开讲啦》栏目。演播室里,成长于运河之畔的刘万鸣由几幅古代名画切入,引领观众走进中国大运河的悠远与浩瀚。
首幅画卷铺开,苏州的观众眼前一亮——是清代画家徐扬的《乾隆南巡图》。放大局部,京杭大运河流经苏州,沿线街市热闹繁华,人们熙来攘往,是一帧凝固的江南盛景。刘万鸣“画”说大运河,将时间拨回到数百年之前,钩沉大运河苏州段往昔之繁盛。“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几次都要在苏州停驻的。他对苏州有着极大的关怀。我想,苏州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一生不能抹去的记忆。”一段解说终了,刘万鸣向千里之外的苏州发起视频连线邀请。
演播室的大屏亮起,粉墙、黛瓦、石板街,沿街商铺售卖各色杂货,招幌飘扬,游人纷纷驻足流连。本报摄影记者倪黎祥挎着相机出现在山塘街的街角,同演播室里的刘万鸣及观众打招呼。他是刘万鸣的连线嘉宾,随身揣着几张山塘街的照片。古人用绘画描摹时代,今人以摄影记录生活,绘画与摄影,一古一今,一根历史的丝线,把它们牵系起来。
而在这次北京与苏州、刘万鸣与倪黎祥的连线当中,流淌的是大运河绵长的情意与文脉。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参与申遗的城市,苏州古城申遗梦圆。在苏州的运河遗产中,山塘河作为运河故道、山塘街作为其中的点段,被囊括其中。因此,站在山塘河畔、漫步于山塘街上,倪黎祥以3张照片向全国观众展示姑苏水韵。
第一张照片,是20年前倪黎祥在山塘街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中,山塘河含情脉脉,远处的虎丘塔依稀可辨;第二张照片则氤氲着人间烟火气,照片中,一位刚买完菜的居民由星桥走过;第三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有游客坐着游船在山塘河游览,体验苏州的水乡风情。3张照片,拍摄时间由远及近,记录了山塘河、山塘街的变迁,配合倪黎祥的讲述,仿佛带领观众于时光中漫游,感受那份独属于苏州的生活之美。
变迁——
繁华与安宁,旧貌与新颜
“回到山塘街,会让我有一种又回到过去、回到小时候的感觉。”在与刘万鸣的连线中,倪黎祥试图阐明自己与这处街区的羁绊。过去20年间,他每年都要来这里一趟,用镜头定格苏式生活的某个截面,捕捉人与水的亲密关系。
“2001年,我第一次拍山塘街。”彼时,倪黎祥在苏州大学读大三,刚开始学摄影,买了台凤凰牌的单反相机,在苏城的大街小巷游荡,寻找“拍摄目标”,“虽然我是苏州人,但我的生活半径很狭窄,家在南门,很少去山塘街一带,对那儿感到好奇,就背着相机去看看。”山塘街朴素的柔情,为倪黎祥提供了最鲜活生动的拍摄素材——那一次,他用掉了15张胶片。
倪黎祥的视角是浸入式的。他在这些充满江南烟火气的山塘影像中,一次次地返回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老城区度过的。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外公靠捕鱼养活一大家子人,邻居常常在水边洗衣服、洗菜,我自己也喜欢在水边玩耍。”大运河的水流过,流进苏州人最平常的生活缝隙,苏州人为水所浸润、滋养,骨子里对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倪黎祥喜欢拍水,他拍山塘街、山塘河,是因为觉得这里“保有原汁原味的苏州生活,人和水的关系很亲近、很交融”。
这一次,在与刘万鸣连线之前,倪黎祥为了找出这三张颇具代表性的照片,翻箱倒柜,在家里搜索了三天,“因为这20年间拍了几百卷胶卷,当时印出来的照片已经找不着了,只好去找底片。那些底片装在两口大箱子里,我就对着阳光一张张地看,找了很久。”好不容易找到了底片,他赶忙把它们扫描出来,再展示给刘万鸣和观众。
20年间,倪黎祥一度离开苏州,去外地学习、工作,但每当他回到家乡,就会去山塘河边走一走,像探访老友一般。随着一系列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展开,山塘街旧貌换新颜,山塘河的水也越来越清澈。
在近几年的拍摄过程中,倪黎祥发现河面上有了载满外国游客的游船,他们对着粉墙黛瓦的山塘街拍了又拍。以相片为载体,江南水乡的无限风光,又将吸引源源不断的游人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