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调查!杭州西湖首次开展!为期一年
“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开幕,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物多样性调查,杭州正在进行中。今天,西湖鱼类多样性首次本底调查正式开始。
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工作人员 姚思鹏:“这个点水很清,渔网可能也受到点影响,鱼抓到得不多。”
10月13日上午11点,在西湖茅家埠水域,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收网。早上5点多,他们就来到这里定点撒网,网1.5米深、80米长,网目从大到小4毫米到40毫米不等。
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工作人员 姚思鹏:“茅家埠采样点,抓到黄颡鱼,还有一个黄尾密鲴。”
除了茅家埠,工作人员还在西里湖、外湖心、少年宫、乌龟潭、长桥湾、小南湖和北里湖,共8个区域设置了取样点,收获不少。除了大家常见的鲫鱼、鳊鱼、花白鲢,还有鳑鲏、似鲛等小杂鱼,共计捕获了10余个鱼类品种。
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工作人员 姚思鹏:“这条鳊鱼估计有2-3斤,接下去我们把鱼的种类和数量都要统计,最后根据模型计算数量。”
记者了解到,这是西湖水域管理处首次对西湖鱼类多样性做大规模的鱼类资源调查,周期将持续一年,后续每个季度将持续定期开展采样。
为什么要做这项调查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湖作为著名风景旅游湖泊,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1985年开建引配水工程,西湖进行了底泥疏浚、截污纳管、恢复沉水植物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等湖泊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水质透明度从最初的40厘米提升到80厘米。
通过这次鱼类多样性调查,技术人员将按鱼类的种类和食性分析计算各点位鱼种的数量及生物量,最终统计出西湖各鱼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生长情况,为西湖生态治理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观察分析这一条条鱼,可以窥见西湖水域生态的全貌,最终实现提升水质,为西湖生态治理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工作人员 姚思鹏:“通俗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们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更好的鱼类投放、放养跟捕捞的方案出来,让群落结构更加合理。”
杭州台记者张游锡 朱博宇报道
值班编辑:项逸妮责任编辑:胡碧瑢
主编:赵婧 终审:沈利、唐吟、余婕、刘震
守护好西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