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头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分证论治:
1.肝阳上亢:
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
药物组成:方中天麻、钩藤、黄芩、栀子、益母草、牛膝,配合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
2.肝火上炎
主要症状:
第一,肝火头胀。肝火旺时头胀疼痛、头晕眼花、脑内摇晃、昏沉闷热,甚至两耳失聪;
第二,身体上部有热,会出现面红目赤、头晕眼花、口干舌燥、身体闷热、容易发怒,严重的还会有晕厥、呕血等症状;
第三,肝火上炎头热的人会出现头部发热、面颊发红、心烦易怒、夜眠不安、舌红苔黄、内热口苦;
第四,月经失常对于女性来说,肝火旺的症状最大可能就是导致女性月经时长、月经期紊乱、月经量少、月经期推迟或闭经等不良现象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
3.痰浊上蒙
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或舌胖大有齿痕,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中二陈汤理气调中,燥湿祛痰;配白术补脾除湿,天麻养肝熄风;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4.瘀血阻窍
出现刺痛、肿块、出血,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等主要表现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麝香芳香走窜,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共呈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窜,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
5.气血亏虚
早期表现可以发现自己的活动能力不足,本来能做的事情现在不能做,或经常觉得头晕、困倦、心慌甚至发生心绞痛,或者说话时气息接不上,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
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当归健脾益气生血;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其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
6.肝肾阴虚
肝阴虚的表现为口苦、咽干、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
肾阴虚的表现为腰膝酸软、遗精、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汗出、甚至盗汗出。另外,比较典型的表现还有舌红少苔,脉象表现为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
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鹿角霜助肾气,三者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精,引药人肾;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