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徐强
民国档案中的贵县莲藕
★文/徐强
旧时贵县(今贵港)荷花满城,盛产莲藕,吃莲藕粉由此成为一种饮食习俗。这在方志中多有记载。比如,光绪《贵县志》写道:“荷花即莲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蕖,有红白二色。白者花少,种以长藕。红者花多,少成藕。附城池塘皆植白莲,或植建莲。藕四时不绝,冬季者佳。藕粉惟附城各塘产性最清润,不多得,商人每以蕨粉冒称。”当时贵县县城周围的池塘都种满了莲藕,用附城地区所种莲藕制作的藕粉,品质上乘,而且产量不多,供不应求,商人于是拿蕨粉来冒充,趁机牟取私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藕粉受欢迎的程度。民国时期,贵县的藕粉业逐步走向作坊化和工业化,规模以及产量都扩大了。民国《贵县志》记载:“城厢制造藕粉最为著名,远销外埠,求过于供。南厢黄澄波改良罐头藕粉,尤为精美。其制法:先以磨钵研藕为浆,布袋贮之;次浸袋浆于水缸,隔袋洗擦,使细浆渗出,贮缸中,约半日即沉淀;取出用钵盛贮再澄之,逾日,稍干凝,以小勺取置竹筛中,曝干即成粉。气候寒凉,浆易沉淀,得粉较多;天热反之。藕百斤约可制粉十斤。县属年产藕粉共约八千斤以上。”这段记载详细说明了藕粉的制作工艺和年生产量。城厢的藕粉由于在包装上下了功夫,做成罐头,外观精美,不但在本地出售,而且远销外地。除了方志上的记载,我们还可以从档案中寻找到一些佐证,以见“荷城”之名不虚。1937年3月间,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广西省初展筹备委员会向贵县县政府开具了一张收据,罗列收到贵县送展物件的清单,其中就有“红莲藕粉四罐”。(参见贵港市档案馆馆藏民国贵县县政府全宗)另据档案记载,这四罐红莲藕粉,是贵县商会选送的,其中两罐来自“蔡永聚”,两罐来自“正悦号”。蔡永聚和正悦号都是当时贵县城区出品藕粉的商号。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25日,西北镇公所参加农产品展览,镇长沈玉堂在呈送贵县县政府的报告中写道,该镇“选得最优美之大藕二枝、藕粉二罐”参展,并在附表中写明:莲藕“可制藕粉,可供菜食之用”,“春季时于肥沃之水塘中种植,每年收获一次”;藕粉由榕北街知觉药店生产,食用时“以滚水冲之”,便于病人饮食。此外,附表还写明了藕粉的制作方法:“先将好藕括去皮,复研磨成粉,去了粗渣,将细粉放于钵内,以净清水漂七昼夜,晒干而成。”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填报的一份工业特产品调查表中,则记载了以下信息:产品“连藕粉”,出产地区为“附城东南、西北两镇”,年产量“伍千市斤”,单价“每市斤时价国币伍十元”,制作方法是“取藕磨于砂盆,使之碎烂,然后以水冲洗,以布袋滤过,使将渣滓除去,余下之幼细粉粒,令其沉淀,将水注去,留下盆底之粉块,取出晒干即成。每制粉一盆,约须时三日,可完全制成”。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行政区划,贵县东南镇辖棉源街、大新街、永明街、登龙街、震塘街、南平街、罗泊湾村、河南村、南江村、河面村、旺岭村、旺木村等12个村(街),西北镇辖青新村、小江村、五长街、西北街、县前街、仁东街、榕北街、永安街、兴隆街、正龙街等10个村(街)。这两个镇,地处城厢繁华地带,大片莲塘随处可见,能够出产“最优美之大藕”和制造精美的“罐头藕粉”,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档案记录生活,见证历史。档案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珍贵礼物,也是后人了解前人的最为直观形象的“时代之窗”。我们走近它们,抚摸它们,用心聆听它们“说话”,用情讲述它们的故事,那么,白云苍狗、野马尘埃之类的伤感之情,或许便会释然许多。例如,民国时期与贵县莲藕有关的档案,远远不止前述几页,如果有人甘愿潜心钻研,并加以整理利用,让档案中的旧纸片焕发出新生命,为贵港荷文化的传承与光大添砖加瓦,岂非善莫大焉?
题签:杨招弟
1937年3月间,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广西省初展筹备委员会向贵县县政府开具收据,罗列收到贵县送展物件的清单,其中有“红莲藕粉四罐”。(选自贵港市档案馆馆藏民国贵县县政府全宗,复制件,下同)
1937年3月13日,贵县商会呈报贵县县政府地方特殊产品清单,其中红莲藕粉两罐,本街蔡永聚出品,另两罐则为本街正悦号出品。
1946年1月25日,西北镇公所呈送贵县县政府展览物品的报告。展品为该镇所产“优良莲藕二枝、藕粉二罐”。
1943年5月填报的《贵县工业特产品调查表》。品名为“莲藕粉”,有产地、产量、制作方法、原材料及产地、市场单价等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