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敢上麒麟山,不是道士也是仙”华县麒麟山游记

华县麒麟山游记

作者 谢德群

2015年国庆节,王道长动意,要去陕西麒麟山参瞻故地,接纳灵气,度人精进。众人闻听此行,欢喜雀跃。参加此行的有11人:王为朝、高殿明、陈蜀(此三人均已年过花甲)、陈元刚、谢德群、谢青云、谢启昊(摄像师)、冯启林、侯莉红、刘振、赵静。

麒麟山位于陕西华县境内,华山西30里处。目前尚未开发,人迹罕至。麒麟山是王道长早年出家修道之地。
据王道长介绍,1966年,他13岁时离家出走,行至安阳,囊内空空,扒火车来到西安,在这里遇到了二十八岁的汪学义。那个年代,汪学义找不到活干,便让他四处要饭,二人相依为命。阴历7 月七日这天,二人相约,一个乞讨,一人找活,下午4点在麒麟山下三官庙集合。由于人生路不熟,迷失了方向,一直到晚上8点,二人没有汇合。此时天色已晚,山风阵阵,四面漆黑一团。连惊带怕,他看到山上有一点灯火,似有观音召唤,便瞄着亮光,摸爬攀援,晚上12点到了山顶真武殿,见到了一个道长,这就是他的师父于圆霞。经师父三天调养,他虚脱的身体完全康复。
日月如梭,五年如飞。王为朝在师父的教导下,担水劈柴、学医学道,习武健身。早课晚课之后、种菜种豆摘野果采蘑菇,与师兄、马道姑等结下深厚感情。1970年4月,师父传授给王为朝道家养生五豆一菌秘方,让他下山济世救民。
神秘的麒麟山,王道长的再生之地。半个世纪来,麒麟山给了他无限的精神动力,也注定成为他的精神归宿。
10月1日下午3点半,王道长带领两车10人,从濮上园上路,驱车700公里,来到西岳华山,晚上住在华山脚下。
10月2日早起,吃过早点,出发西行上山。一不小心多跑了20里。用陈元刚的话说:妹妹一个电话,我们的路就走差,两个妹妹来电话,山就不用爬啦。
在三官庙旁停好车,参观了一下庙宇,方才明白,三官原来是指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又称“三元”,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也有说法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看车的人姓张,一个村长,很厚道爽快,从他那里学了一句话“鵝,木四”(我,没事)。
    2日8点半上山,王道长行走很慢,说是自我调理一下,赵静、侯莉红等说要陪同,都被远远的支开:“放心吧,我比你们上山要快,还要比你们早到。” 
    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要数冯启林、陈蜀。陈大姐年近七旬,行动不逊色于年轻人。还有高大哥,一路高吟佛曲,气韵敦厚,声振林越。侯莉红句句随唱,清丽悦耳,琴瑟和鸣,苍莽大山里,恰如天籁之音。
    陈总是个刑警出身,说话走路一套一套的,走到山门前,也是疲惫不堪。还有美女刘振,开车是一把好手,一天1300公里风驰电掣,但爬起山来,还是有些吃力,过小涧泉水,还不小心湿了一下脚。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大约6小时后,便会看到一个二三十级台阶的高台,高台上便是玉泉洞道观的山门。
进山门后,抬头便可看到山腰掩眏于青松翠柏中的道观建筑。道观坐东面西,由正殿、配殿组成一个三合的院落,可望见西南方向峭壁顶潜龙寺的藏经阁。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梁。配殿面阔四间,带前廊。均已翻修,并重新彩绘,色彩艳丽。

正殿紧依的山崖上,随地形高低错落,分布着十几眼洞穴,为道人早期修炼,生活的场所。正殿北侧洞穴内,有山泉一眼,玉泉洞因此得名。山泉泉水极旺,周围群众,信其能治百病,常有人不畏艰险背水治病。

北侧配殿东面的洞穴前,存有乾隆年间“重修玉泉洞序”石碑,据碑文载玉泉洞当建于康熙年间,乾隆三十年重修。信民们“倾囊解腰”,修后的玉泉洞“焕然一新”,并用余资刻碑作序记载。用“泉涓涓而草蓬蓬”、“气清风惠”来描述当时玉泉洞的周围环境,认为其乃“福地之一也”。
    在山上,王总领着参拜诸位仙师。
    第一参拜的当属真武大帝,这是道观的主神。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据传,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道经上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
沿道观东南灌木、绿藤交织、若有若无的山路攀援而上,大约十分钟,便可看到一段10米左右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便是一堵留有门道的石块垒砌的矮墙。门内两米处为一山洞,洞中央有一暖阁,置于高1米,长、宽各3.5米的平台上。暖阁前部为栏杆式花罩,花罩上部木雕折枝花果图案,寓绵延长寿之意。两边为雕刻繁复精美的莲花垂柱。此处庙观,里面供奉的是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教祖,即太清道德天尊。 又称道祖、太上道祖、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师宝天尊。全称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太上老君。
王道长的师父当年就陪在太上老君身边,神像左侧还有其师父住宿床铺,在这里,王道长睹物思人,放声大哭,令人悲切。
    再往上走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中国民间天上最高的神灵。最上面就是道教三清大殿了,里面应该供奉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宸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不过在麒麟山这里,我只见一尊神像,也许就是元始天尊吧。
站在麒麟山上,极目远眺。群山叠翠,林木葱笼,岩石四立,清泉常流,山如麒麟腾空,泉似碧玉呈彩。

此情此景,陈元刚不由感叹:“环境真好,有机会请老母亲住上一阵子”。人有此心足以称孝。这个道观的主神真武大帝,民间又称“报恩祖师”,如若有灵,当佑后人。
眼看天色已晚,人人饥肠辘辘,要吃饭了。陈大姐、高大哥、冯启林、候莉红等几个人摘菜的摘菜,舀水的舀水,烧锅的烧锅,晾晒被褥的各司其责,我与昊昊则是抢抓一些镜头。

王道长做完晚课,开饭了。晚饭很丰盛,很环保,有山上长的土豆、豆角、白萝卜,还有自带的月饼、馒头等,大伙吃得很温馨,从山下还带来一瓶酒,抿上几口,一消劳乏。
当天晚上,一行11人住在了大殿厢房里。我与冯、昊住一小房,灯下读《华山道士》。王道长、高大哥各一小床,住中间小屋,其余的人则挤在一大炕上。
一夜故事多多,烧炕加热、五人混铺,蒸汽湿被,聊天坐禅。呵呵,小小一处炕头,演绎不少故事。过午夜了,酣声刚起,被子烧了。早有一桶水在床前,赶紧灰趟里撤柴,浇水灭火。一检查,被子烧糊了三条,气得王道长唉声叹气,哼哼不断。
第二天6点,陆续起床。喊起昊昊录像采访。去了一趟王母娘娘的暖阁,参拜一番,回来路上,侯莉红又采些蘑菇,捡了些板栗。一看她就是个细发人,有心思。

青云烧锅,陈大姐做饭,早餐是五豆粥,玉泉水煮成,别有一番味道。
在山上,有一点遗憾,没有看到真身泥塑。据说,得道之人临终时盘腿“坐化”,再于体外施黄泥,涂彩绘。塑像端坐阁中,静看外面纷繁的世界,表现出道教乐天超凡、追求仙界的教义及对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向往。
    走出山门,极目远眺,山路蜿蜒曲折,群山苍翠尽收眼底,让人不由发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慨。回头仰望,道观已为薄雾所笼罩,塑像所在的山洞已不知所在。

荒山不荒,仙者扬其名,玉泉铸其灵。麒麟山一游,陈大姐的康健大气、高大哥的崇尚高远、陈元刚的沉稳睿智、侯莉红的尽责谨慎、冯其林的诚实担当、谢青云的直爽健谈、刘振的坚韧执着、赵静的率性快语、昊昊的阳光活泼,每人的个性都象一粒粒种子,播种在人们心田,任凭岁月流逝,逾久弥新,宛若麒麟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又如玉泉洞流淌的溪水,响澈耳畔。
    此时王道长娓娓而谈: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坚守使命的人才能登上人生峰巅,才能悟到仙者风范。
     此话一出,从者顿悟,有诗为证:

《勇攀麒麟山》
何人敢上麒麟山,不是道士也是仙。
仙山能解游人意,送份吉祥到人间。

《有感玉泉洞》
山上流水听古音,人间有假也有真。
法财侣地修正果,全在坚守一恒心。

图文作者:谢德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