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对后世的影响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 刘亦农

西周晚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对西周东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均发挥了积极正面作用。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之弟友,受封于郑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东北部),友即郑桓公。此后,桓公在原华县即今华州区建立郑国及国都。据原华县县志办闫广勤先生考证:远在商朝时,华县所在地就名曰“郑”或曰“郑县”。“郑”的本意即为“平坦貌”。商朝灭亡后,西周王朝建立,今华县一带因距都城丰镐二京不远,属畿内之邑,仍称为“郑”, 或称“南郑”。古代史书《竹书纪年》记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76年)“筑祗宫于南郑”,《辞源》指出,南郑“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华州区)北”。
位于华州老城的郑桓公墓
公元前774年,桓公任周王室司徒。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徙其国民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
纵观郑桓公的一生,其经历受封郑国、担任司徒、迁国徙民、死于国难等几大历史事件。在这些事件中,郑桓公都可谓是功勋卓著、万民拥护的。在东西两周均是极有影响的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我们先看一看千百年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其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诗经《小序》以为《缁衣》“美桓公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以表明他们对国家多多莫大之功劳)”。《郑笺》曰:“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掌管西周十二方面对国民的教育)。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诗经·郑风·缁衣》篇,据《诗序》说,这首诗是赞美郑桓公、郑武公父子的。他们父子都当过周王朝的司徒,非常称职,深得郑国人民爱戴。《缁衣》这首诗就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心声。上面这些评议基本可以说明问题了,下面我们再说几件实例。
周灭商后,大批商民作为奴隶遣送到洛邑,在哪儿修建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洛邑一都二城。”
夏商周在我国历史上属于奴隶社会。西周末期到东周时期,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奴隶们追求自身的自由,由奴隶主掌管一切财富逐渐向奴隶个人的分散私有转化。农民要求私有土地,商人要求私人自由经商,工匠要求独立做工。这一时期,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作为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世人尊称为"郑氏三公"。"郑氏三公"在东西两周交替之时,三人均相继担任西周和东周司徒之职。郑桓公以司徒身份,顺应大势,对参与成周造城的万千商人奴隶予以释放,允许大批商奴、工奴、农奴、兵奴等等,走出成周城自由生产,自由贸易,允许有私人财产。我国最早的自由商人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郑商影响了我国商业几千年,就连上海这个通商城市的发展,也和郑商的后裔有一定的关系,后文详细叙说。后来的历史证明:解放商奴这一政策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对西周东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历史作用不可估量。
郑桓公建立郑国之后,为避“幽王之乱”,而将郑国举国东迁。郑桓公不仅是郑国东迁的提出者规划者,而且是郑国东迁的奋勇执行者。他在世的时候,早已拿下了郐国一带大片的土地。由于商人的拥护和实行商贸立国的政策,使郑国成为春秋时期商业最兴盛的国家。历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位开国君主的经营,使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的诸侯国,并称霸中原。和其他的大诸侯国相比,郑国国土并不大,历史并不长,然而能够称霸中原。再加上桓公、武公、庄公都在西周或东周担任司徒之职。因此郑国的地位在东周初年可谓举足轻重,为其后400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左传》记载 :郑子产(译文)“为相国执政一年,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不用下田耕种。二年之后,市场上买卖公平,不预定高价了。三年过去,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民收工不必把农具带回家,五年后,官员们不需要设立法律制度,都能够很好的治理地方事务,也就是以仁以德治国了。”口口声声不离“先君桓公”,忠实执行桓公仁政爱民政策的子产,他把郑国治理的这么好,能说没有忠实承继桓公仁政的功劳吗?
在这里,我们把一些最新的资料也展现于此,以便对郑国的历史事实有较为真实的研究:2008年,有人把南方从墓葬中挖出的2500多枚战国竹简,捐赠给清华大学。经测定,这些竹简书写于战国时期。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和较为真实的历史。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清华简”研究团队的领导人李学勤教授在汇报中提到:新整理的五篇文献均记载春秋史事,皆为前所未见的篇章,为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1、在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中,有一篇文献,此次清华简第六辑整理报告中,又有三篇文献均涉及郑国。清华简中有如此多的篇目内容涉及郑国,值得深思。2、清华简《子产》是“论文”,它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文章有较强的思想性,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可见孔子称子产为“古之遗爱”,确有渊源。3、“清华简”新成果揭秘春秋时期郑国史,填补春秋50年重要史料空白。4、听闻这段历史资料,北京师范大学晁福林教授很感兴趣,他在会上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有文学家把郑国的历史改编成小说或影视剧,可能比《芈月传》还精彩。
《礼记》中有相关“孔子论诗”一文,其中有 “于《缁衣》见好贤之至”的记载,可见孔子对郑桓公的敬重;孔子还赞扬郑子产为“古之遗爱”。这都说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周公之礼以及郑桓公、郑子产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或者说,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形成都是有重要贡献的。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4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非礼,可以导致不育,最终绝后吗? 1/4 原文 <传>: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 ...

  • 周王用10车黍米羞辱郑庄公,庄公稍加改饰,就当尚方宝剑使用

    公元前717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准备讨伐屡屡进犯其边境的宋国,但宋国毕竟系当年商朝后裔,周武王起兵伐纣后,为显示其宽容,也为了便是自己昔日与商的君臣情分,特意加封宋国为公国,因此宋爵尊国大,历代周王也礼 ...

  • 《春秋》里的奇葩故事5——郑庄公的帝王心术

    郑国连续出了郑武公和郑庄公两位明君,国力蒸蒸日上,风头强劲.特别是郑庄公,在他的领导下,郑国俨然成为了春秋第一强国. 春秋初期的地图 当时的天下,齐郑集团和宋卫集团是主要的两大势力(当然没有后世晋和楚 ...

  • 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之死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之死 作者刘亦农 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之弟友,受封于郑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东北部),友即郑桓公.此后,桓公在原华县即今华州区建立郑国 ...

  • 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缁衣遗爱”是为“仁”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缁衣遗爱"是为"仁" 作者 刘亦农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 ...

  • 华州古郑国究竟是何时东迁河南的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 国 东 迁 作者 刘亦农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之弟友,受封于郑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东北 ...

  • 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作者 赵建文 郑全欣 古郑国所在地(今渭南市华州区)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境内老官台.泉护村.元君庙.南沙等多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距今约8000年,先民就在这 ...

  • 郑桓公为什么在古华州建立郑国

    桓公立国开郑 赵建文 郑全欣 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郑桓公在抗击猃狁获胜后不久,即被其兄周宣王封于郑,始建郑国,成为郑国第一代国君.<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 ...

  • 华州古会有特色 张桥新村更美丽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会有特色  新村更美丽 图文作者 彭翔宇      大美秦岭抵挡住了一场席卷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一场春雨涤荡了雾霾天气的阴霾天空,这是大自然的&quo ...

  • 以“戏窝窝”著称的华州古村落——瓜坡镇南沙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话 说 南 沙 作者 雷 梅 宋朝峰 瓜坡镇南沙村位于华州城西五公里处,石堤河西岸,东与杏林镇沙圪塔村隔河相望,北邻"古村落保护区"瓜坡镇 ...

  • 华州古村落:沧海桑田老官台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沧海桑田老官台 文 刘红霞   图 刘焕民 作为地地道道的华县人,久闻老官台大名,却从未接近过它,亲近过它,真正揭开过它的面纱.今日,有幸一睹它的历史底蕴,心 ...

  • 华州古驿道上古朴典雅的遇仙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朴典雅的遇仙桥 作者 刘正军 从华州赤水"桥上桥"往东,穿越赤水镇东行六七百米后,就到了遇仙河.遇仙河上也有一座古石桥,叫遇仙桥. 遇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