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老街的382家店铺,水煮土豆和一碗面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上午九点多,就有好多人等着参观了。我们进去的时候,外面百十号穿着白色短袖的人,胸前别着党章,排着队,导游拿着喇叭喊:大家等一等,里面参观的人多,等他们出来,咱们再进去,大伙先在旁边拍拍照。

纪念馆占地挺大的,旁边还有个区域,围着不让游客进。里面是退役的飞机,生锈的装甲车,高射炮吧。估计是还没弄好,暂时不便游人参观。

在纪念馆里转了一圈,我就出来了。陕西新华社的老尚已经在门口了,他指指不远处,那儿说是哈达铺老街,去瞧瞧。老尚以前是做纪录片导演的。和我有些臭味相投,爱看看古建筑,发发议论什么的,一路上,他比我发现的可看的地方多。这次出门,自己觉得有些疲倦,以前外出,每天早上都会很早起来,在陌生的城市瞎转。此行却懒了起来,醒了却不想动。

好在来到了哈达铺。

关于哈达铺,有这样一个资料。

哈达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

哈达铺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集镇。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1935年9月,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因此,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

红军长征,在西部留下很多传说。宁夏也有不少,去年我在固原张易镇蹲点采访,还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山沟走了走,还写过一篇红军坟的小随笔。

没想到这次就在宕昌县遇见了哈达铺。还有这条红色的老街。

起先对哈达铺老街是有点兴趣不大的。现在很多地方为了所谓的全域旅游,新修了不少仿古街道,沿街店铺卖的都是全国各地景区都有的吃的喝的,假模假样的旅游产品,没啥看头。以为哈达铺老街也是如此。

老街入口,工人们正在一个高大的牌坊上干着活。整个老街,刷成了一样的颜色。靠入口的几个店铺的房子,新新的砖,瓦,还有店铺的牌匾,都是整齐划一的。

往里走,就有点意思了。

一个老头蹲在门口,眯着眼睛。门左右上挂着两个鸟笼,里面各有一只鸟,滴溜溜的叫着。我问他,大爷,这是你养的鸟啊。人家大爷瞧了我一眼,是。对面的房子门上也挂着一个鸟笼,一只鸟欢快地叫着。我没话找话,大爷,对面也是你养的鸟吗。是。大爷回答。我又问,大爷你养了几只鸟啊。大爷不吭气了。闭上眼,好像我打扰了他的清静。

我就往里面走。旁边的店铺门上的红颜色因为风吹日晒,斑驳了起来,估计是政府组织刷的隐隐约约的红军的标语也看不清字迹,贴的春联也发白,有的残缺不全。很多店铺都关着门,也不知卖的啥东西。开门的店铺其实就是个小商店,店铺名写着什么药材,进去时买鸡蛋,矿泉水,香烟,酒之类的商品,药材也有,货架上蔫蔫的放着,落满灰尘。

拍拍店铺,拍拍在街边闲坐聊天的老太太。一家门口坐了两个老人,一个旁边放个凳子,玻璃杯里的茶叶飘着。我忘了刚才的尴尬,又凑上去,大爷,这是你家吗?是啊。进去看看行不行。来来,就是家里太破败,别嫌弃。


就进去了大爷的家。大爷拘谨地站在我身后,没啥好拍的。脏的。屋子黑乎乎的。确实简陋。拍了几张照片,刚准备走,看见地上有个很矮的炉子。我蹲下去,看着,这是啥。做饭的。大爷说。里面是啥?大爷掀开锅盖,不好意思的说,早饭。

锅里几个土豆,热气腾腾。土豆上面,还放了一碗白面。里面不知放着啥东西。还没蒸好。一会吃。大爷很热情,对我说。

和大爷聊了几句,问问老街的事。他的方言味道很重,我一知半解地听着,大爷说老街确实是老街,有些年头了。至于别的,他也不清楚。

我只有往里继续走。再往里,就是哈达铺老街的标志性建筑物。房顶上长满了青草,这就是当年的邮政代办所,红军在这找到了好多报纸,给领导者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代办所没有怎么整修,很有年代的样子。据考证,哈达铺盛产当归,由于哈达铺当时隶属岷县,所以叫岷归。哈达铺出产的当归品质上乘,信誉好,吸引了陕西、山西、河北、四川、广州、上海等地的客商前来经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设总号,在哈达铺设立了28家分号,置地买房种当归,买卖兴隆,所以 哈达铺当归的种植面积相当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外地商人在哈达铺做生意,都要订一份家乡的报纸,不时了解家乡发生的事情,因此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的报纸种类非常多。

还想往里走,集合的电话来了,只好回转。

车上,看着拍的照片,顺便查了下资料,才知道这条1200米的老街竟然有382家店铺!如果这382家店铺火起来,该是怎样的情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