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滋味
“这本书像一盏清茶,齿颊留香。”有人这样评价一本书。“这本书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也有人这样评价一本书。无论或褒或贬,都表明书是有滋味的,而这滋味应该是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的。
在表述读书体会时,我们常用的一些词都与“味”字有关,比如:意味、况味、品味、玩味、回味、耐人寻味,等等。还有一些词,本身不带“味”字,而其中含有此意,如隽永。宋代赵藩有诗云:“窗明内景晴,书味真隽永。”如此看来,能否体会到书中的滋味,也是评价读书成果的一个标志。
既然书是有滋味的,读书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觅得书中的真味。恰如杨万里在《诚斋集 席斋论语讲义序》中所说的:“读书必知况外之味。不知况外之味而曰我读书者,否也。”只有细细地品味出书的深意才可名之曰读,如果不知深意便自以为是地说我在读书,那其实是算不上读书的。
那么,读书人怎样才能识得书中真滋味呢?这实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和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阅历、性情、爱好以及思维方式乃至所处的时代等诸多因素有关。
对于读书人而言,要想更多、更深地获取书中的滋味,前提是把书读熟、读懂、读透。朱熹打了一个比方:“若只是握得一个鹘仑底果子,不知里面是酸、是咸、是苦、是涩,须是与他嚼破,便见滋味。”这就是说,囫囵吞枣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须是与他嚼破”,才能体味其情,认知其理,既有了感性的共鸣,又有了理性的共识,这才算得上获得书中的真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如东坡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反复再三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方能领会到书中的“味外之味”,浅尝辄止自然难知其意,更难识其味。
识得了书中滋味,书便融进了读书人的灵魂,到了这一步,“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那是什么都可读,什么都要读,草木亦有情,处处皆成书。于是进而想起了周恩来的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赵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