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年的杭州湖滨第一楼——中行大厦
杭州中国银行老楼耸立在繁华的延安路上,面对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与车辆,周边地区高楼林立,这座建筑物显得苍桑古朴而不被人关注。曾何几时,又有几个人会想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行大厦刚刚落成之时,它是浙江省中国银行总部(下称“中行”)办公楼,那是何等光彩夺目,何等地让人荣耀振奋。
▲ 延安路庆春路口街景(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
中行大厦现在所在位置
中行大楼周边多是些低矮的民房,气派点的楼屋算是斜对面的那座浙江医科大学主楼了。此时,连这座在人们眼中颇具风采的“医大”办公楼也相形见绌了。
新楼鹤立鸡群,雄视西湖,在车龙水马的延安路上独树一帜,令人刮目相看。
有位曾经的“踏儿哥”悄悄告诉我,八十年代时,自己在城站踏三轮车,遇到洋人下火车后,他便会将客人蹬到中行大楼去兑换钞票。后来,持洋钞兑换的人越来越多,去中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那时,外币兑换有人民币与“外汇券”之分,虽然名义上两者“等值”,其实,个中有“差价”,日久天长,“踏儿哥”也学会了与洋人“兑”外币的门道,由此,积累了“第一桶金”。
最后,他意犹未尽地说道:“想想那个时候,钱真‘好赚’啊,后来,我就用挣到的钱‘盘’了家餐馆,一直做到今天。”他说,当年在中行大楼门前“倒”外汇券的人不少,只要遇到洋人或侨眷出入(只有这些人才拥有普通市民羡慕的美元),票贩子一拥而上,向他们兜售高于国家规定汇率的人民币。
他告诉我说,当时这些人多数被人视作“小混混”,其实,许多人就是依靠“倒卖”外汇“发”的,而今已经成为事业上小有成就的第一代企业家了。
是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延安路的中行大楼是全市最高、最气派、最富丽堂皇的大厦,也是当时杭州的“地标性”建筑。令市人羡慕的外汇券、侨汇券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有了外汇券、侨汇券,就能购买到普通人渴望已久的稀缺商品,由此,许多人觉得,中银大楼乃是个蓄财生宝之地,令人侧目而视。
为此,我们特别访问了时任中行大楼基建办科长,九十多岁的姚仲文先生。
当年,姚先生五十岁开外,精力充沛,风华正茂,回忆起那时的情形,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省人民银行根据各处室的职能范围,一分为五,分别划为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人行”本身成了“省级中央银行”管理这四家专业银行。
新恢复的中国银行从人行“划”出去后,并无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时在旅馆租借房屋,临时对外营业;后来,又在朝晖的华侨新村购买了几幢楼屋对外办公。但是,朝晖新村是公寓楼,地点较偏,并不适合金融机构对外营业与办公。
采购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姚先生说,我先前在省“人防”办公室做事,具体工作就是负责基础建设材料的调拨,因此,对于采购建材熟门熟路。那时,造房子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全靠“计划内调拨”,想要加快新楼建设,如何搞到“计划外”钢材、水泥等必不可少的建材原料成了一个大问题。
如何使中行的办公楼与全省飞速的外贸事业同步,加快员工翘首以盼的大楼早日落成呢?时任中国银行首任行长的程志亮先生听说我(姚仲文)对采购建材“人头熟”,那时我正好在“人防办”从事物资采办,“人防办”时称“战备物资供应”,各方面的物资调拨都要优先,由于工作关系,我与财政厅、机电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很熟。程行长特地将我从“人防办”调到中行的基建办公室,专门从事建材采购任务。于是,我在一九八二年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工作。
当时,中行“基建办”主任由省行办公室主任冯养松先生兼任,杨伯忠先生负责设备管理,我(姚仲文)负责采购建筑材料与财务。
筹建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动迁”,也是一椿当时最头疼的事情。
“动迁”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未来中行大楼建造的地方,处在市中心繁华区延安路靠近西湖的区块(现在延安路与庆春路交叉口),在这个位置上,沿街原来有一家粮站,一个食品店,工商银行的西湖办事处,后面是仁德里的里弄房屋,前面还有一棵62年种的大树耸立在粮站旁边。其它房屋的拆建问题都不大,只有工商银行的“西办”未能说服。
当时,我们提出了优厚的条件,由中行出资,在街对面的医科大学临延安路的地方给他们征一块地皮,特地为他们盖一座新楼,但是,这是块黄金宝地,无论我们怎么与他们商量,他们就是不同意,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西办”在未来的中行新大楼旁边,划一个裙楼作为他们的营业场所。一直到今天,工商银行仍然占据了中银大楼一侧的裙楼。
设计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谈到中行大楼的设计工作,姚先生说,当时,我们聘请了杭州市建筑设计院、杭州市规划设计院的几位工程师,由院长金问鲁先生亲自挂帅,设计阵容不能不说强大。
但是,他们这些人也没有参与过如此大规模的银行楼屋设计,八十年代时,国外参考资料进口受到限制,因此,手边可供查考的最新建筑资料不多。
于是,中行就组织他们到现有内陆几家规模较大的老中国银行大楼观摩,以便在设计中做个借鉴,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老楼了。
▲ 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老楼(图:上海城建档案)
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老楼建于上世纪的一九二一年,此幢大楼在沿黄浦江边的众多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前期的楼屋中独树一帜。其建筑风格特色,给人以稳固、坚实、庄重、高大的观感,令每一个过往游客印象至深,大家对这样的建筑形式都感到满意。
在设计中,建筑师参考了上海中行老楼特色,大门外先有几级抬级,客户慢步而上,不由产生一种肃穆庄重、稳若泰山之感。然后走进门厅,左面是电梯的出入口,旁边有个小门,通往后面的员工饭厅与辅楼;右边则是传达室等,整个门厅显得庄严、宽敞而不失大气。
进入门厅以后,抬头望去,门厅延伸到二楼顶部,上方挂着一个特大的吊灯,仿佛满天星斗从天而降,一直悬到一楼上方。如此气派吊灯装饰,在杭州近代几十年的建造楼屋中并不多见。大楼地面建筑十四层,如果加上地下室,就有十五层了。
营造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姚先生告诉我们,虽然当时杭州已经有多家大型建筑公司,诸如,“浙建”、“杭建”等等,但是,要造这样规模的金融大楼也没有几家有力量承担得起。
后来,我们听说,浙江建筑一公司的望湖饭店工程行将结束,只有这家公司在人才、设备等方面拥有实力承接如此大型建筑项目的优势。
由此,我们找到了浙建一公司,谈妥了,只等他们正在施工中的望湖饭店竣工,“浙建一公司”立马进驻后面的中行建筑工地。
建成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从时间上来说,建造中行大楼的准备期,拆迁期等算起来大约用了二年多时间,建造期也是二年多,总共化了五年时间。大楼于一九八五年底竣工,一九八六年一月六日正式启用。
大楼刚刚完工,员工们就迫不及待地先搬了进去。
中行办公室还特地为新楼落成铸了一枚纪念币。
一楼为营业厅,营业厅下方为员工食堂;
大楼四层以上楼房均可鸟瞰西湖,尤其是顶层的十四楼,可远眺西湖四岛,湖上的游船隐约可见;每当晴空万里之时,甚至可以眺望苏公堤上的游客,顶楼作为会议厅,员工大会,或者年终团聚等活动多安排在那里。
中行大楼建成以后,虽然分散在各个地方工作的员工纷纷搬进新大楼,房间仍然显得绰绰有余,当时员工不多,用不了那么许多地方,于是,行里决定,将十楼到十三楼的房间改造成银行招待所。至于说到刚建成之时,大楼内部楼层多数是毛坯,没有做分隔与装饰,人们走出电梯,除了每个大厅中央排列着的几根巨大的柱子以外,整座楼层一览无余;员工们将搬过来的桌子、椅子面对面摆好,文件柜的木书橱分隔了各个科室;沿墙还特别装了木板型的冷暖气装置,在当时的办公条件下,可说已经是相当阔绰了。
建成之初,除了一楼的营业大厅与行长室做了一些内部装饰外,其余楼层没有装修,也没有单间分隔。因而,人们走进楼上办公大厅,空荡荡的,于是乎,银行工会买来几张乒乓球桌子摆在入门位置,中午或下班以后,不少行员就在楼道上打乒乓球。
冬季天气寒冷,银行空调不怎么样,时好,时坏,为了增加热量,增强体育锻炼,工会还特别组织各处室员工在楼上大厅里“拔河”。银行有工间操时间,每次十五分钟,也有员工利用工间操在空畅的大厅里打羽毛球。
办公
中行大厦
历史
建筑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银行称为“外贸、外汇专业银行”。独揽全省各家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大楼没有建成之前,外贸公司业务员将金融单据送到中行临时租借的旅馆,或者朝晖新村的居民住宅楼里办理外贸结汇业务,现在,新大楼对外营业了,外贸公司接到通知,业务员纷纷到新楼来交单。
他们见到中行辉煌气派的楼屋顿生羡慕之心。可以说,全省外贸公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而发展起来的,他们与中国银行的业务是同时起步的。
那时,许多外贸公司初始与中行一样,工作人员也都栖身旅馆办公。此时,见到中行率先有了自己的漂亮大楼,而进出口公司依然挤在原有的老楼里,或者旧仓库中,甚至不少人依旧呆在旅馆里办公,见到中行新大楼后不由渍渍称赞。
总行行长到访新楼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九日,时任中国银行总行行长的王德衍到访杭州,他与杭州中行的全体员工在银行大门口摄下了一张照片,留下了中行在那个时代的一霎间。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仍能窥测到中行职工在那个拨乱返正年代里的精神面貌。
(新大楼的员工20世纪80年代)
可以说,中行老楼,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金融工作者、第一代外贸人的记忆而留在史册上,这座大楼仿佛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人们奋发图强而不懈努力的岁月,一个“拨乱反正”的见证物。今天,这座建筑物依然默默地站立在延安路上,似乎在向路人诉说着,那个时代难于忘怀的故事。现在这座老房子又焕发了“青春”,它成为中国银行庆春支行的所在地,或许,它能成为下一个“杭州历史性建筑物”的候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