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来源:《洞见》
作者:一翁
编辑:独钓寒江雪
曾有人评价曾国藩: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众人皆知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殊不知其也是大清金句大神。
他半生忧苦,一世精诚,写下无数警世良言。
其中六副对联,写尽人生百态,道尽人间智慧。
01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时年48岁,曾国藩写下了这副对联,自勉了整个后半生。
大意是指人穷骨头不能贱,事穷初心不可弃。
无论身处什么境地,都要像春天一样,保持乐观生机的心态,积极向上。
与李鸿章经常挂在嘴边的“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倒是如出一辙。
人活了小半辈子,要受得了挫折与烦恼,经得起磨炼与打压,活出朗朗风骨,欣欣向荣。
02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此联是曾国藩赠给姻亲郭嵩焘的肺腑之言,今天依然适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历经彻骨寒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淡定走过荆棘丛生,才是真正的从容。
正如海明威所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越挫越勇,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0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作为曾国藩最经典的对联之一,冯唐将这句话当做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行事指南,更是其打拼事业的重要原则。
不要好高骛远,但是要高瞻远瞩;不要锱铢必较,但是要脚踏实地。
“大处难处看修养,小处细处看态度”,有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是细节。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我们花了2年时间学说话,却要花数10年时间学会闭嘴。
所谓祸从口出,不该问的事不要问,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用心聆听,守住本心,更能以管窥豹,洞察秋毫。
04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国藩用十几年带兵打仗的经验,总结出了打仗先求稳,再创新;
办事不仅要干练老道,还要不失精明。
做事要精明,不是提倡唯利是图或者机关算尽,而是学会审时度势,守住原则,才能更好的自保。
在这急功近利的时代,任何事都求“快”求“新”,甚至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然而,盲目的往前冲,往往落入死胡同。
自古及今,成大事者,戒急用忍,行稳致远。
05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被世人所称道,这16字箴言,便是精华。
老话说“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民间相传:有一户人家,父亲去世时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一个锦囊,锦囊中藏着家族兴旺的秘密。
儿子一家虽勤于耕作,但日子十分铺张浪费。
直到家里也没有了余粮,打开锦囊一看,只有一个“俭”字。
俭能兴业,勤能立人。
生活不只有享受,还需要经营
06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一天夜里,晚年的曾国藩睡不着,秉烛夜读后写下了此联。
老子曾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地间的事,没有绝对的福与祸,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同理,难境与易境,乐处与忧处,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
人要有忧患意识,明白身上职责,莫要贪图享乐。
所谓“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