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眼花缭乱的申论“标准答案”,可信度有多高?
近几天,群里看到一些人在讨论申论标准答案的事情,颇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今天就啰嗦几句。
许多人学习申论的过程中,想必都看到过“标准答案”这个说法,而且都号称是阅卷人那里得到的。
对于缺乏证据的考生来说,很难识别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毕竟阅卷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太少,比如今年某省省考,一个千万人口的地级市,只有50人参加了阅卷,比例是二十万分之一,而且每个人只改一道题目。
更重要的绝大多数阅卷人平时并不关心申论,也几乎没人会多管闲事出来证明答案的可信度,即便有个别阅卷人拨乱反正,也无法引人关注。
但是,对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从技术层面上,还是能够做一定的验证的。比如找几份自称为标准答案的,再找一些自称是高分答案的,然后两两比对,从中大致上能辨别答案的可靠性。
但实际上,真正的答案,其实都有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特点,自己就可以甄别了。
一、一份好答案的感觉
从技术层面去辨别答案的正确性,只是普通玩家的做法,高端玩家能够直接破解申论答案的密码,从逻辑、内容、题目要求等方面,直接寻找到支撑答案的证据。
事实上,申论学到后面,仿佛猜灯谜一般,一旦掌握了灯谜的种种规律,答案再无遁形之处。
对于申论而言,就是掌握了材料原作者的写作逻辑和出题人的命题逻辑。
一份真正的好答案,应该是浑然天成的,当它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觉得答案本该如此。
如果再有点耐心,从题目、材料和答案三者之间的关系去分析,会发现一种无限吻合的感觉,我称之为申论的美感。
所以申论学到最后,感觉是非常美妙的,就仿佛玩闯关游戏一样,其乐无穷。
当然这样的答案和真正的标准答案相比,未必一字不差,甚至从字面上看,差别颇大。但是关键得分点,一定是基本吻合的。
因此,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去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这事太不靠谱,一旦被误导,可能南辕北辙。
而应该是去寻找或者自己总结出这样一份无懈可击的答案,这才是学习申论真正的捷径。
二、关于申论答案的“好”与“对”
面对一份申论答案,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去甄别“好”的答案和“对”的答案。
比如有些人自我感觉答案非常好,但得分并不高,那些答案单纯从内容上看,可能比正确答案更加优秀,这就是所谓“好”而不“对”的答案。
我也看到过许多申论答案的解析,尤其是对一些难度比较高、争议比较大的题目,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答案的推理过程和专业性极强,比如会从政府思维、公文写作、出题人思维等层面出发,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答题逻辑,让初学者的崇拜感油然而生。
对于这种答案,我一般称之为“好”的答案,而不一定“对”的答案。
因为任何一个“对”的答案,推理过程一定是非常自然而简单的。
毕竟每年参加考试的人动辄几十万,如果一个答案需要特别复杂的推理过程才能得出,那么必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很难真正考出考生的能力,撞大运才能考高分的概率比较大。
那么如何识别那些“好”而不“对”的答案?
这里给三条原则来甄别。一是推理过程极其复杂的答案,一般都是不靠谱的;二是看完解析不明觉厉,感觉很厉害但依然充满疑惑的;三是做题人自己也难以自圆其说,只能含糊其辞的。
比如下面这道题目,我是在某本申论书上拍的,作者在写完参考答案之后,又写了一段话。题目是2020年国考地市级的第三题,关于智慧锦林那道:
作者在答案后面做了个总结,先说“可能有些同学有疑惑”,符合上面的第二个特征,让人看了不透彻;然后对自己答案用了两个“可能”和两个“可以说”,说明自己其实也不确定,符合上面的第三种特征。其实答案的推理过程也挺复杂,三个特征都符合,肯定是不靠谱的答案,这样还敢说什么给分不给分,就有点欺负人了。
我们想想也知道,出题人怎么可能会出一个连答案都充满不确定性的题目呢?
“对”的答案,一定是不会让你存在那么多疑惑。
当然关于这道题目,网上争议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说法,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搜集几个解析版本,看看各路大神们的解析,有助于理解我上面所说的内容。
三、如何寻找“对”的答案
想必许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问下一个问题了,如何才能找到对的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在上面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就做更详细点的解释吧。但由于我的表达能力有限,还是感觉意犹未尽,无法彻底表达出来。
首先看解析过程,一个“对”的答案,一方面应该符合材料逻辑,许多答案要点,恰好和材料本身的逻辑层次相吻合的,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是申论最本质的考察要素;另一方面应该符合汉语语法,比如通过提炼句子主干、各种关联词的用法、起承转合等写作手法等得出答案,因为申论材料本质上离不开中文的表达特点,另外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申论想考察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
然后看答案特点,一个“对”的答案,首要原则是绝大多数关键词来自材料,这个不细说了。
另外一定能够完美体现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大纲要求,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以前写过专门的文章进行分析(链接在此);二是题目要求,这里包括题干和要求,比如2021年浙江省考第二题,问的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解,有些人还是会傻乎乎的把材料中计划经济时代的举国体制含义写上去,再比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在答案中都会体现的非常明确;三是材料要求,从材料到答案,浑然天成,两者是存在必然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的过程是直接而自然的。
今天就说这么多,因为申论本身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无法用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彻底解惑,即便上文所述,也仅代表个人看法,从多年的做题和教学经验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