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川,刚经历地震。
今晚的朋友圈、微博、新闻又被“地震”刷屏,而这一次,我竟成了这场地震的亲历者。
和同行的小伙伴在外面散步了好久,终于回到宾馆,此刻躺在床上的我毫无困意,回想这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竟仍有些后怕。
北京时间8月8日晚上九点半左右,我趴在床上玩手机,等着小伙伴一同下楼逛夜市。突然,床一阵抖动,直击胸膛……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直到走出房门,和小伙伴背着包快速爬下楼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
这是我第二次经历地震,第一次是去年在台湾,半夜被晃醒,晃醒后在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又发了条朋友圈……淡定中夹着一丝激动,第一次体验到地震的感觉,多么新奇。
但,这一次,我特别特别怕,是后怕。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就连逃下楼,也是跟着大家一起,犹如一场未被事先告知的地震演习。等到确认自己安全的那一刻,我竟有点哆嗦——刚刚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边和一旁的小伙伴聊着这一场“有惊无险”,边陷入走神放空状态。
不一会儿,朋友圈、微信群、各大新闻媒体开始播报地震的消息,朋友圈的好友们转发着地震的消息,并配上“祈福”的文字,这些文字太过常见,几乎会出现在每一次的天灾人祸里,但是,只有这一次,我对这两个字的感受尤为深切。祈福,为受灾区的人们祈福,包括我和我的6个小伙伴。
一行七人的目的地是什邡夜市,短短十分钟的路在满大街漫无目的的晃悠中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边互相安抚情绪,边向家人朋友报平安。这一刻,我们在一起真好!
同行的一个姑娘说:“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在一块儿。”也许,和谁在一起并不能抵挡天灾的降临,但是,有谁伴身旁却真的能给人很大的安慰。第一时间给妈妈打了电话,报个平安,免去他们的担心。然后又给朋友发了微信,说我很怕,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许给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但是收到文字传达的安慰还是会让人心安不少。
最害怕的时候想到的人,应该就是生命中那些很重要的人吧。
一行七人逛去了夜市,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手机,社交圈里的朋友们炸开了锅,“地震”顿时上了新闻头条、微博热搜,不禁惊叹于媒体的速度之快。支教的微信群中,还有大凉山深处的小伙伴在群里担忧着自己的安全,泥石流就发生在他们隔壁县。小伙伴说:“还好不是在大凉山。”还好不是在大凉山,但又很不凑巧,我们刚好在四川,在四川的倒数第五天,经历了人生的又一个特别的时刻。
同行的唯二男生之一第一次经历地震,堂堂1米8的男子汉被吓得有点懵,我也不停地在后怕和自我安慰中回环往复,直到当地老师在微信群里用专业知识帮我们解说什邡不会有太大影响;直到QQ群里那些当地的孩子叽叽喳喳说着没事没事;直到远方的朋友用自己的亲身例子安慰我;直到朋友圈各种及时的新闻播报出现……
回到宾馆的时候,还特意询问了前台姐姐:“宾馆抗震指数有几级?”姐姐一脸不屑地说:“当年汶川地震,什邡重灾区,这里都没事儿。”听完这样的回答,安心了好多好多。
即便如此,睡前还是把贵重物品、水和食物放到自己的床头,这些都是给自己的安全感。
在地震面前,我只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