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 180cm×96cm 2016年
艺术简历 / Art resume
字玄明(亦署悬明),室名三面佛山望外楼、知守斋,号擂鼓山人。1942年生于山东潍坊书香世家,中学时期曾受教于画家徐培基、侯卓如先生。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科专业,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沙孟海、刘苇诸位近现代中国画名家。毕业后留校工作,1974年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近60年。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会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系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荣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喜鹊梅花如相识 中国画 246cm×124cm
当代齐鲁画风的承传者与创造者
文/尚辉
自“南风北韵——郭志光艺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以来,当代画坛对郭志光及其绘画的关注更加密切,他不仅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且创造出自己独到的绘画语言。毫无疑问,郭志光是当代齐鲁画风的承传者与创造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术界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京津画学和海派画学的艺术成就。而从花鸟画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京津花鸟画、海派花鸟画乃至岭南花鸟画共同构筑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整体发展脉络。但伴随着艺术家之间的师承关系以及各自不同的籍贯和活跃区域,从而造就了绘画流派之间深入交流和画家个体广泛分布的艺术格局,例如李苦禅、崔子范等来自于齐鲁大地的花鸟画家,实际上早年都曾求学于上海和北京两地。也就是说,齐鲁花鸟画风的确立首先是受到了京派画学和海派画学的深刻影响与浸染,然后这些画家又把齐鲁地域特有的人文精神再度反哺到艺术创作之中,由此建构出了当代齐鲁花鸟画的风格面貌与时代精神。
青靖荒野 中国画 246cm×124cm
而郭志光的写意花鸟画恰恰体现了齐鲁花鸟画风的艺术特点,他曾受业于大写意花鸟画巨匠潘天寿,充分汲取了潘天寿花鸟画的阔大结构和奔放用笔。但从绘画题材上看,郭志光笔下所呈现的均是富有齐鲁地域特征的花鸟物象,同时涵盖了雄鹰、苍鹫、公鸡、游鱼、南瓜、柿子、藤蔓以及“松、竹、梅、兰、菊”等传统花鸟画中的特色风物。因此,从郭志光的师承关系与表现对象中可以得知,其绘画风格是介于南北画风之间,一方面流露着北方画风的宏阔与苍茫,另一方面也饱含着南方画风的温润与灵秀,最终凝结成为了“融合南北”的艺术面貌。诚然,在郭志光的写意花鸟画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于乡土的真挚热爱,以及借助文人绘画抒发内心情感与精神感悟的艺术理想。此外,细细品味郭志光的花鸟画作品,也可以看到他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独具笔墨品质的章法结构,特别是在泼墨之中突出了勾线技法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郭志光也非常善于用色,往往是以色墨融合的绘画语言来描绘大众审美中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花鸟画。
花冠照日 芥羽生风 中国画 250cm×197cm
总体而言,郭志光的写意花鸟画既没有深陷于海派花鸟画的艳丽色彩和雍容华贵,也没有一味追求潘天寿花鸟画的深沉雄大与奇伟霸悍,更与齐白石花鸟画的天真烂漫与乡土情怀有所区别,而是有机融合了“南秀北雄”的笔墨关系,以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观瞻视角展现了一派浓郁的乡土气象和齐鲁人身上特有的粗旷与豁达,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儒家文化中仁爱宽厚的时代精神。
用小笔头画出的大写意
文/王平
郭志光的花鸟画作品,如果从写意画气象的角度判辨,那么毫无疑问是属于大写意画的范畴,但如果从笔墨语言上进行区分,想必更应该贴近于小写意画。相较而言,大写意绘画通常强调对物象形态的概括性表现,极为注重笔墨本身的厚度与张力,而小写意画则更倾向于彰显物象的灵性、诗意和韵味。由此可见,郭志光的花鸟画不仅具备了大写意绘画的宏大气象,而且注重客观物象的形象特征以及画面意境的灵动文雅,哪怕是宏幅巨制,其画面塑造仍然精谨细致,始终在雄浑磅礴的气势中贯穿着许多耐人品咂的韵味。所以,仅以大写意绘画来定义郭志光的花鸟画作品,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
荷塘鱼耀笑风雨 中国画 246cm×124cm 2011年
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南北两派,各具特色。其中北派绘画讲求气象的恢弘博大,但如果处理欠佳会显得空洞浮泛,而南派绘画追求意境和情韵,却容易流于纤弱无力,进而缺乏鼓舞激励之感。由此再来欣赏郭志光的写意花鸟画,他是将北派绘画的大气势、大格局与南派绘画的“讲性灵、重气韵”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远观有势,近观有质”,将“北势”“南韵”融会贯通的艺术语言。仔细欣赏郭志光的花鸟画作品,又可以发现他在“北势”与“南韵”的结合之中彰显出两大特征:其一是画面凝聚着飞动之感。虽然郭志光吸收了小写意技法去刻画物象本身的结构形态,但统领和贯穿整幅作品的仍旧是恢弘之气,从而使得画面既显得细致丰富,又不失雄伟辽阔的大气。其二是物象流露着祥和之美。尽管郭志光的作品中常出现雄鹰、山猫、苍鹫、鳜鱼等猛禽类题材,但画面流露出的情感却不是纯粹的霸悍凶猛,而是一种蓬勃振奋的生命活力与祥和之美,在极具视觉冲击张力的表现中,不乏自然生活的气息。因此,郭志光的写意花鸟画也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因为从普通大众对写意绘画的接受能力来讲,塑造得越丰富就越容易理解,所以郭志光在创作中强调笔墨品质的小写意技法以及“立像取形、传移模写”的绘画观念,可以让观者轻松地感受到客观之美、物象之美以及笔墨之美、塑造之美、写意之美。
藤花摇曳东风暖 中国画 246cm×124cm 2011年
回顾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等近现代绘画大家,他们坚守传统,强调创新,力求将中西方绘画拉开距离,毕生对传统艺术持有“增高阔”的雄心壮志,并且在浙江美术学院的教学中总结出“四重”准则:重传统、重修养、重格调、重创新。因此,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的郭志光,很早就对“四重”准则有着深入地研究和汲取,此外,吴茀之“重气机,讲格调”的绘画理念,对郭志光的花鸟画创作更有着深刻影响。诚然,郭志光在创作中使用了大写意特有的绘画语言,例如以泼墨、泼彩等技法来营造气势和渲染氛围。同时也融入了“以草书入画”“以飞白入画”的绘画技法,例如在他描绘的紫藤、牡丹、梅花等花卉类物象中,可以看到草书和“飞白”用笔为画面平添了大写意绘画的品质。郭志光对色彩的运用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解,例如他以平涂和点虱相结合的技法将艳丽的色彩统一到画面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美感,但同时,他又在创作中遵循着传统文人画中用色敷彩的气韵与格调。
野山楂 中国画 246cm×124cm 2011年
近现代海派大写意花鸟画家吴昌硕曾言:“苦铁画气不画形”“不似之似聊象形”,一语道破大写意画的精神主旨。就此来看,郭志光的绘画面貌更相近于王雪涛、郭味蕖等“以形写意、以形生韵”的语言特征,而不似吴昌硕、潘天寿、李苦禅等“以势写形,以气写神”的创作观念。他特别强调在审美追求与艺术语言互为支撑的情况下,以造形和破形的构图方式进一步强化画面中关于“势”的综合运用。我以为,郭志光的艺术风格虽然是大写意画,但也应该更深入地理解他是用“小笔头”画出了“大写意”,这才是郭志光写意花鸟画最重要的特征。
风雪万里来 中国画 246cm×123cm 2012年
写意传统与现代格趣
文/于洋
从传统花鸟画的形式语言、笔墨理法和学院承传的角度来看,对当代写意花鸟画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南北花鸟画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是各地域花鸟画流派的风格语言和独特面貌。而事实上,这两个方面已经在某些花鸟画家的作品中融为一体,而且相对于中国花鸟画千余年来演化的“大传统”而言,逐步形成了百余年来花鸟画创作的“小传统”。在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坛,郭志光即是这样一位将齐鲁地域的文化品格与浙派花鸟画传统相互结合,集时代性、地域性和个人风格三者于一体的代表性艺术家。
逆水而跃、力争上游 中国画 250cm×200cm 2012年
如我们所知,20世纪60年代是浙江美术学院大师云集的鼎盛时期,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沙孟海等名师皆曾在此执教。出身于山东潍坊书香门第的青年画家郭志光,于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恰好蒙受诸位绘画名师的亲炙和浸润,这一研学经历对郭志光大写意花鸟画风格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直到1974年求学归来,进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学与创作,自此逐渐构建起传统写意花鸟画教学体系,并为山东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郭志光大写意花鸟画的整体特征来看,他不仅十分巧妙地融合了海派笔墨的金石味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的文人画品质以及北方绘画苍劲刚强而富有温情的乡土气息,更由此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例如在苍鹰、游鱼等物象的表现中,既汲取了其师潘天寿的章法结构和笔墨味道,同时契合了当代文化情境的审美趋向,这也使他的作品兼具了文人雅意和自然生趣。
鹏跱丹崖 无语不睹 中国画 246cm×123cm 2012年
在色彩的运用与表现方面,郭志光的大写意花鸟画尤其注重浓艳与苍劲的相互结合。因此,如何微妙而含蓄地处理雅俗之间的节奏变化,如何掌控笔墨力道与公众审美之间的关系,成为郭志光在创作中长期以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然而与众不同的是,郭志光能够在书写性和速度感极强的挥洒中强调舒缓放松的笔质,同时借鉴了传统绘画中树石法的程式。由此,郭志光的大写意花鸟画不仅深受浙派花鸟画之笔墨力度和金石味道的熏陶,而且不避色彩的热烈与浓艳,进一步放大了潘天寿艺术风格中色彩明豁的特点。尤其是他笔下的池中游鱼,既吸收了八大山人画风的简约逸气,也融合了潘天寿铿锵顿挫的笔法,从而在西洋红、紫罗兰等明艳的色彩对比之下,在色墨融合的艺术语言层面呈现出一种现代格趣,这也是郭志光大写意花鸟画突出的色彩特征。
桃园起舞 中国画 250cm×200cm 2012年
综观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图式变革与笔墨创新,既没有在技法层面的发展之路上长期停滞不前,也不是一蹴而就颠覆传统的创新,而是遵循着一种渐变式的递进规律,其演化的路向是由大众观者的审美追求、精英文化的高标准要求以及画家主体对于金石味道与色墨结合的深刻理解这三个方向的合力所决定的。而郭志光的大写意花鸟画恰恰是做到了将以上三方因素尽可能地消化和融合,既兼备北方绘画的力道和南方绘画的韵味,也容纳了传统文人画思想的深度和当代审美的意趣。因此,通过郭志光的大写意花鸟画,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田园风貌与鹰飞鱼跃的自然景象中,看到了老一辈画家对传统文化与绘画精髓的守持与创变。回望过往,由潘天寿确立的近现代花鸟画图式结构和强调笔墨力度的风格路向,确实影响了诸多当代绘画名家,而郭志光的大写意花鸟画正是以潘天寿绘画的精神与力量为基础,进一步放大和强化了笔墨色彩的特质,最终形成了独具格趣的大写意花鸟画风貌。与此同时,作为从齐鲁大地走出的艺术名家,郭志光身上凝聚着温润的地域文化性格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由此,他不仅以颇高的艺术声望影响了许多年轻的艺术创作者,同时以鲜明的艺术理念指出了一条独具时代精神和文化策略的艺术发展路径,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位真正的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传统守护者、艺术探索者和文化传承者。
瑞祥吉庆 中国画 136cm×68cm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