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型内伤发热(亚败血症)

《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
13
高热(感染性疾病)
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型内伤发热(亚败血症)

王某某,女,60岁,台湾人,1994年6月7日初诊。患者全身关节肌肉红肿酸痛,伴反复发热1年,曾住台湾某医院,诊断不明,经用激素等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并先后求诊于北京、安徽等地,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l994年5月25日住本市某医院,给予激素及白虎汤类方等中西药,症状未见好转,乃请盛老师会诊。

视患者形体虚胖,面色潮红,发热(39℃~40℃)并伴周身关节肌肉疼痛。尤以双肘及膝关节为剧,局部红肿,行走不利,双下肢皮肤红斑,不痛不痒,口渴不欲饮,大便硬结,小便短少,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实验室检查:白血球31.6×109/L,血沉54mm/小时,抗“O”>500u,血培养阴性。盛老师诊为邪热久羁,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拟予养阴清热化湿,扶正以祛邪。

处方:①高丽参5g,水煎送服紫雪丹4g;②青蒿(后下)、黄芩、丹皮各10g,鳖甲、生地、知母各20g,水煎服。并嘱激素开始减量。

二诊:服药6剂,高热已降,T38℃,余症均减,脉舌同上,乃守上法。处方:①方续服;②方加蒲公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5g,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连服l周。

三诊:激素已停服,体温降至37.4℃,双下肢皮肤红斑消失,左下肢仍抽痛,大便溏薄,小便增长,舌红苔黄腻,脉细滑。血检:白血球16.8×109/L,血沉30mm/小时,抗“O”<500u。邪热渐退,正虚未复,湿浊盘踞经络,宜养阴清热,化湿通络以防死灰复燃,改用宣痹汤化裁。处方:防己、栀子、蕲蛇各10g,蚕砂、生地、知母、大青叶、板蓝根各20g,滑石、苡仁各30g,蜈蚣3条,全蝎3g。水煎服。

四诊:体温已降至正常,左下肢抽痛亦减,精神转佳,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血检均正常。继予参苓白术散化裁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病情未再复发,病告愈。

按:变应性亚败血症隶属于中医“内伤发热”、“痹证”等范畴,多责之热邪湿毒充斥三焦,累及营血而成。盛老师根据患者临证表现,诊为气阴两虚,湿毒蕴结三焦,投高丽参炖汤送服紫雪丹以扶正祛邪。考高丽参性味甘温,功能补气生津以扶正,伍以紫雪丹,清热解毒以祛邪,二者合用寒温并举,益气与清热同进,使正气盛而导邪热外泄,乃标本同治之良法。其用心之巧与清徐灵胎治毛翁上实下虚之痰喘病用汤药送服人参块,有异曲同功之妙,伍以青蒿鳖甲汤加减养阴清热化湿。二诊后,邪热渐退,阴虚未复,湿毒盘踞不化,治疗重在养阴化湿。盛老师认为,阴虚夹湿之症,临证处方用药最当谨慎小心,务使养阴而不助湿,燥湿又不伤阴。三诊起即投吴鞠通的宣痹汤化裁,方中去半夏辛燥伤阴之味,佐以生地、知母滋化源之品;全蝎、蜈蚣、蕲蛇以搜风通络;大青叶、板蓝根之清热解毒,共奏养阴清热、化湿通络之效。阴津复,湿热清,经络通,病遂愈。

(柯联才.盛国荣治疗疑难急症经验举隅[J].中国医药学报,1999,11(2):52~53)

评: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中医对内伤发热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且对大多数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并应根据证侯、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火证》所说:“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若发散易于耗气伤阴,苦寒则易伤败脾胃以及化燥伤阴,而使病情缠绵或加重。内伤发热临床比较常见,现代医学中凡是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本案患变应性亚败血症,反复发热已一年余,迭经中西医诊治疗效甚微。盛老经四诊详参,甄别虚实,准确辨证,牢牢抓住邪热久羁、湿毒蕴结三焦、气阴已虚的本质,治疗时虚实标本兼顾,斟酌运用养阴、清热、化湿、通络、健脾、和胃诸法,终收全功。其辨证、用药之思路,皆可借鉴!

(张参军)
(本文选自李顺保 主 编《中医急危重病医案选注》学苑出版社出版.  2016.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