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穗強按:“當代文學史”是中國歷代傳統文學史研究中的一個年輕領域。因當代文學史研究觸及建國70年華夏文壇走過的不尋常歷程,有一定的現實性、複雜性,文學界存在較多爭議分歧。筆者是文學評論新丁,出於興趣閱讀了這一領域三位出色文學家的著作,包括北京大學教授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以及香港已故文學家林曼叔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稿》。這三部著作公認是這一領域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筆者僅把自己的不成熟學習體會寫成本文,向各位文學界前輩請教,與各位文友筆友交流分享。
當代文學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兼論《中國當代文學史稿》的時代價值
張 穗 強
“中國當代文學史”是一個重要的文學研究領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學發展經久不衰,文學史研究是華夏社會發展的重要見證。文學史研究涉及面很廣,觸及到不同時期的文學現象和文學潮流,需要評價不同時期的作家作品。“中國當代文學史”泛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文學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出现的各類文學事件、文學思想和作家作品甚多,名家輩出,碩果累累,最為人們熟悉,令當代文學史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躍,也一直存在很大爭議。
筆者對研究當代文學史完全外行,出于興趣閱讀過內地文學家洪子誠、陳思和,已故香港文學家林曼叔三人的論著,三本論著公認是當代文學史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成果。由於三位文學家的背景不同,研究方法各異,三部論著呈現出不同特點,也存在明顯分歧。相比之下,筆者較接受林曼叔的文學思想,對我文學觀影響較大,也給我留下一些思考。
一、 三部研究論著 展示不同風采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華夏文壇是一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在告別文革,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下,當代文學史研究出現一個全新局面,多部論著先後出版問世。其中以北京大學教授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以及香港文學家林曼叔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稿》三書最具代表性,對筆者影響都很大。
洪子誠的研究著作
洪子誠1939年出生于廣東潮陽,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直至退休,是一位資深文學思想家。洪教授一直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史,出版過多部專著,其中以2009年北大出版社的《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最具影響力。該書的首版問世較早,後經洪子誠多次修訂再版,是這一領域的重要成果。
陳思和的研究著作
陳思和1954年出生于上海,1977年恢復高考後就讀復旦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留校任教至退休,是文革後脫穎而出的新一代文學家。陳教授主力研究當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擔任過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是当代文學史研究權威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以2008年復旦出版社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最具影響力。該書曾是內地高校中文系的选用教材,學術性、探索性較强,在學界的影響較大。
林曼叔的研究著作
林曼叔1941年出生于廣東陸豐,1962年旅居香港,1978年赴法國深造,長期從事文學理論研究和雜誌編輯,主編过《文學評論》等多份文學刊物。林曼叔主力研究文學理論、魯迅文學和當代文學史。有別于北大、復旦兩位學者,他是一位非學界非體制的民間文學家。他主笔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稿》1980年出版,2014年再版,是最早在境外出版的同类論著,其獨特視角和內容備受各方關注,對筆者的影響最大。
二、宏觀佈局設計 形成不同視角
笔者阅读學習三位文学家的論著后,感覺三書的內容、重點、視角、觀點都很不同,差異相当大,為我留下不少疑惑思考。洪子誠論著把當代文學史分成“上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下編”(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兩大塊,分析兩個不同階段的文學特徵、體制、思潮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該書附有“中國當代文學史表”,详列1949-2000年間的主要事件、文學活動、作家作品等,資料匯集頗具特色。洪子誠論著的內容豐富,研究方法和作品分類獨特,觀點取向較為平和,學術性相當強。他評價作家作品因觸及到一些敏感議題,備受文壇爭議,他評價這一时期的文學事件和文學潮流,頗有獨特見解。陳思和論著把當代文學史分成1949-1978年、1978-1989年、1990年之後三個階段,通过文學現象、作家作品來分析三個階段文學史觀、文學現象的異同,提出了“文化形態”、“隱形結構”、“矛盾探索”、“精神凝聚”等一系列全新文學概念,顯示作者的研究視角新穎,評論方法獨特。令人關注的是,他論述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新民主主義論》、《矛盾論》對當代文學的影響;提出了“根據地文學”、“解放區文學”對當代文學的不同延伸;論述了文革前後不同文學思想的相互關係,其中一些論點尖銳敏感,引發爭議很多。總體而言,筆者感覺兩位學者的視角、思維都很活躍,但留下疑惑也多。受篇幅限制,筆者難以對兩著展開深入評述。
與北大、復旦兩位學者不同,林曼叔先生是移居香港後才研究當代文學的。受客觀條件所限,他的論著只涵蓋1949-1965年這段時間,研究空間較為狹窄。林曼叔論著的最大特點,是注重研究建國後文藝運動、文學思潮的性質和特點,這方面的內容佔了很大篇幅。該書對文革前文藝極左思想的分析批判深刻,時代色彩鮮明,評論文革前17年的文學思想比較客觀,評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也比較科學。林曼叔還對當代文學的研究路向闡述了自己看法,這些都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 研究文藝思潮 注重現實主義
讀完林曼叔《中國當代文學史稿》一書,筆者深感與北大、復旦兩位學者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該書通俗易讀,脈絡清晰,取向客觀,主題鮮明。全書以五.四新文學思想為指導,堅持文學的現實主義原則和批判精神,全面分析建國17年來的文學發展。該書宏觀佈局分前後兩大部分:前一部分(1-5章)論述文藝思潮和文學思想,主要分析建國17年的文藝整風運動、文藝理論博弈、文藝思想鬥爭,闡述教條主義對文學創作的衝擊影響。後一部分(6-17章)主要研究作家作品,根據不同的文學體裁、題材、類別,深入評論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家,分析其作品的成就、特點與時代價值。林曼叔論著的1-5章,把建國17年的文學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論述毛澤東文藝思想與胡風文藝理論的鬥爭(1949-1955年);第二階段分析“教條主義文藝理論的第一次高潮”(1956-1957年);第三階段分析“教條主義文藝理論的第二次高潮 ”(1958-1965年),並把建國17年多位有影響的作家作品納入這三個時期的思想博弈中。林曼叔把不同文藝思潮的鬥爭博弈,作為評論建國17年文學發展的主線,這樣的佈局設計,決定他研究當代文學史的思路和取向,與洪子誠、陳思和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稿》第一章是“文藝政策和作家組織”。作者一方面論述毛澤東文藝路線對新中國文壇的影響,強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思想對現實主義文學造成衝擊損害;二方面指出“中國作協”把“文藝政策”、“政治宣傳”納入文學創作之中,嚴重違背文藝規律,後果十分嚴重。與此同時,作者也高度評價建國後出現的文學繁榮,指出在各級作協的培養下,這一時期大批年輕作家脫穎而出,大批優秀作品出版問世,開創了振興華夏文學的新時代。第二章是“文藝界的思想鬥爭”。論述建國初期文藝界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思想的批判,對胡適文藝思想的批判,對《文藝報》和主編馮雪峰的批判。作者深入了分析四場文藝思想運動的起因、本質和影響,指出建國初期之所以展開這些思想鬥爭,是要“確立毛澤東思想對文藝創作的領導”。作者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文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嚴重妨礙了文學藝術的健康發展。第三章是“對胡風集團的鬥爭”。作者分析了1954年胡風發表三十萬字《文藝意見書》的來龍去脈,指出胡風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本質,是要還原文藝創作的基本精神。作者認為,“批判胡風集團”引發的文藝界這場激烈政治風暴,對新中國文學事業的健康發展影響極大。作者強調指出,雖然胡風在政治上被打到了,但他的現實主義文藝創作思想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得到文學界進一步認同。第五章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作者深入了分析“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創作思想產生的背景,分析了邵荃麟的“寫中間人物”、巴人的“人性論”、李和林的“唯真實論”、周谷城的“時代精神匯合論”等美學思想的本質和時代特征,高度評價建國17年新一代文學理論家的創作思想,以及他們對文學發展的貢獻。作者把這一時期的人物和事件,稱之“反對教條主義鬥爭的第二個高潮”。
上述五章通過分析文革前17年文藝界各類不同的批判鬥爭、政治運動、思想博弈,指出對新中國文藝事業造成的嚴重影響,并對上述極左文藝思潮進行了深刻批判。這部分內容很清晰顯示,林曼叔是以現實主義文學思想作為評論文學創作、文學思想的真諦;他對文革前華夏文壇極左文藝思想的批判,體現了老一代文學家對當帶社會政治、文學發展的獨特視角,展示了這一代文化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時代價值。
四、評價作家作品 形成不同路向
分析評論某一時期的作家作品,指出其文學特征、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歷來是文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閱讀《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國當代文學史稿》三部著作後,深感林曼叔、洪子誠、陳思和三人的研究路向很不同。表面上看,林曼叔是根據題材門類來評論作家作品,分析評論較為直觀;而洪子誠、陳思和則從時代屬性、文學潮流和社會意識來評論作家作品,視角比較寬闊,論述較為多元。但深入分析後不難感受到,林曼叔的研究方法比較理性科學,對作家作品的評論較為客觀真實。筆者認為,林曼叔評論作家作品注重三個原則:一是堅持以現實主義創作思想來評論作品,評論的尺度為“是否寫出生活的真實”,並根據這一原則去分析作家作品如何追求現實情境,如何觸摸歷史真實,如何產生時代效應。很顯然,這是中國歷代文學史研究的傳統方法。二是強調藝術形式、作品主題的統一,并以這一原則列出建國17年具代表性的農村、工業、歷史、軍事題材作品,并循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體裁去一一分析,揭示作品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魅力。三是注重通過作品發掘作家的藝術才華,分析一批優秀作家是怎樣通過創作不同題材的作品,影響了建國17年的社會發展和文壇生態,這也是歷代文學史研究的傳統方法。很顯然,重視創作思想、藝術形式、作家才華的三者統一,強調“時代造就作家”、“作品反映時代”,是林曼叔分析作家作品的顯著特色。相比之下,陳思和分析作家作品的最大亮點,是重視從藝術形態的影響力來進行評論。他深入論述了不同時期作家的不同美學思想、文化意識和社會精神,研究方法比較新穎,視角較為寬闊,學術性、探索性很強,特別對文革前後的文學思想變化有深刻思考。但他注重分析作品的社會形態,依據什麼文學思想和理論,表述較為模糊。作者深入研究了文革前後作家作品的不同特點,分析了作家作品與社會變遷的相互關係,視角方法十分新穎獨特,并能觸及到一些敏感議題,但未能全面展開。洪子誠分析作家作品的思路,介于林曼叔、陳思和之間。洪子誠論著的最大特點,是敢於分析建國17年文藝界的政治運動和文學思潮,大膽比較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後的文學現象、作家作品之差異。作者在書中提及了“文革經典”、 “地下文學”、“天安門詩歌” 這類觸及社會政治的文學詞彙,頗令人矚目,但整體評論取向較為平和,與林曼叔的鮮明批判思維有很大落差。另一方面,洪子誠重視研究不同時期作品的藝術風格,也注重發掘作家的時代精神,文革前的論述與林曼叔較為接近,文革后的論述具有陳思和的特色,但不及陳思和分析得透徹深入。
筆者認為,作為內地高校的專業文學家,洪子誠、陳思和在“中國當代文學史 ”領域的研究成果,體現了內地獨特政治社會環境下,當代文學思想、文學評論的發展路向,是現時內地文壇生態的客觀反映,代表了內地文學評論的社會潮流和學術水平。內地專業文學家洪子誠、陳思和與境外民間文學家林曼叔的研究成果存在差距,十分正常,他們各自的審視角度和分析論述,對當代文學史研究均有重要價值。筆者認為,洪子誠、陳思和、林曼叔都是當今傑出的文學思想家,三人的研究成果體現了不同社會環境下當代文學史的不同研究路向,既有社會政治、時代潮流的深刻烙印,也有文學家個人風格和世界觀、價值觀的差異,令人關注,發人深省。
五、 當代文學研究 留下深層思考
筆者閱讀學習洪子誠、陳思和、林曼叔三人論著后受益匪淺,感受良多,令我對當代文學歷史研究眼界大開。三部不同特色的論著讓我認識到建國70年華夏文壇走過的不尋常道路,也讓我意識到當代文學史研究要面對的現實性、複雜性、敏感性。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一個時代的文學怎樣展示這個時代的真實風貌,如何揭示這一代人的心靈世界,既是作家的創作使命,也是評論家的嚴肅責任。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作為從文革和“廣闊天地”走過來的知青作家,筆者深感當代文學史的研究意義非凡,任重道遠,讓我對這個文學天地既產生興趣,也留下困惑和思考。這些困惑思考包括了如下五個方面:(一)當代文學史研究是與當今社會聯繫最緊密的領域,審視評論這一階段的文學潮流、藝術特色、作家作品,需不需要依據傳統文學理論?面對眼前這個矛盾眾多和思潮對立的年代,面對不同政治潮流下的社會變遷,應該根據什麼來評論當代各類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是繼續依據傳統的文學理論,還是依據當今特定的輿論導向和主流思想,包括當局不同時期制定的文藝方針政策?評價當代的文學現象和作家作品,如何做到客觀性、真實性、歷史性?(二)現實主義文學思想一直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華夏文壇的奉行原則,曾經作為研究歷代文學以及現代文學的依據,能否繼續作為研究當代文學的原則?面對建國70年不同政治環境下形成不同時期的社會意識和時代潮流,應該依據什麼來評價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想和作家作品?某一時期或某位政治家的文藝觀點(例如“某某文藝座談會講話”)能否作為文學評論的依據?研究當代作家作品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怎樣才能做到客觀真實?如何才能為當今及未來社會所接受?(三)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學事件、文學現象、文學潮流,歷來是研究歷代文學史的內容,也是展示不同時代風貌的窗口。在研究當代文學過程中,如何客觀評價建國70年文學界一些有爭議的思想意識?如何客觀評價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後文藝政策方針的變化,包括一些影響深遠而且爭議較大的政策性口號(如“文藝為工農兵服務”)?(四)根據社會影響、藝術風格來審視一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是研究歷代文學史的重點內容,也曾是文學史研究的傳統方法。面對建國70年的社會激烈變遷,如何確定文學作品的時代影響和藝術風格?現實主義文學一直以來強調的“藝術形式與承載主題的和諧統一”,能否繼續作為評價這一階段作品的依據?在當今這個多元繽紛的文學天地中,還要不要參考以往古典文學、世界文學的一些研究方法?如何確定這一階段文學作品的社會性、民族性、藝術性?(五)通過作品的藝術成來評價作家的歷史地位和才華天賦,也是歷代文學史研究的傳統方法。由於當代政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複雜性,導致社會上對部分優秀作品存在爭議,影響對作家的客觀評價。另一方面,建國70年部分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仍然健在,在是非標準、人情世故、利益關係、政治取向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評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怎樣做到客觀公正?歷代文學史研究一直沿用的“現實生活、藝術成就、作家才華三者合一”的傳統方法,能否繼續適用?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作者是:香港資深傳媒人、資深專欄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華知青作家學會副主席、香港書評家協會會長、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理事長、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