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考上一所好大学,人生就会逆转,可发...

我以为考上一所好大学,人生就会逆转,可发现 4 年后我依然平庸。我以为读完研究生,肯定能出人头地,可 2 年后我还是泯然众人。我以为的这些都是错的。

直到拿到硕士学位,毕业 3 年后,我才明白:

改变从来不会自动发生,学习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

即使在学校里浸泡一辈子,如果不思考,不行动,安逸的躲在象牙塔里,所谓的学历还真不如一张白纸来得实际。

我的大学和研究生都在中国传媒大学上的。它有挺大的名气和不错的口碑,我很爱我的学校,毕业后每年都要回去看看的。

这所学校的学习资源真的很丰富,如果好好把握,我一定能被打造成一个顶优秀的人。可实际上,大学 4 年,研究生 2 年,加起来的 6 年纯学习经历,我学到的东西却还没有我近一年辞职在家学到的多。

这么说来,那 6 年的受教育经历算是挺失败的。可我不能怪学校,毕竟修行靠个人;好像我也不能怪自己,因为那会的我就是傻嘛,即便有人提醒,我也未必会照着做。好在现在的我比原来聪明了许多,即便不再上学了,却真正开始了学习之路。

我是如何度过大学 4 年的?
上大学的四大板块:上课,睡懒觉,追韩剧,看小说。延续了高中好好学生的本性,上了大学我也基本没逃过课,规规矩矩的上课,记笔记,写论文,成绩总体来说能排在班级前 10% 吧。上课之外,其余时间基本是纯娱乐,睡到自然醒,看剧到半夜,小说不离手,简直爽歪歪。

实际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个节奏,我们觉得很正常。经历了地狱般的高考,我们把大学视为放松的天堂。

但总有少数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忙着组织社团活动,忙着学英语考证,忙着见师哥师姐取经规划未来……

然后,我们这帮闲人,取笑他们在社团甘心当老师的免费劳动力;议论他们英语学得好又能怎么样,反正怎么也比不过人家英语专业的;鄙视他们不好好享受学生生涯,着急考虑毕业后的事,特别功利。

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基本框定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上,度过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 4 年青春。表面上,我完成了应有的学习任务,规矩上课,按时交作业,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可我从来都没有主动的学习,那种冲着一个目标,如饥似渴,激情满满的去探索的冲动。对,就是少了激情,少了求知的好奇心。

如今让我遗憾的不是:成绩不突出,社交活动少,也不是没有疯狂的玩耍,不顾一切的恋爱,这些都是表象。

让我最为遗憾的,是我在 20 岁的年纪,对繁华的北京,对精彩的校园,对一切新的事物,对自我发展的其他可能,我完全没有探索欲,而是直接选择了麻木和常规。好多事情我在尝试之前,就被想当然的「没用」,「没意思」止住了前进的脚步。

最终,由于前期对毕业之后的方向几乎没有尝试和思考,我匆匆忙忙找了份不理想的工作,毕业了。结果,工作没干多久,就彻底绝望。于是辞了职,破釜沉舟开始考研,想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是如何度过研究生 2 年的?
成功读研之后,我决定采取和大学完全不同的策略——尽可能的去尝试新的事情。

于是,第一次体验当班长,主动交新朋友,时不时去没有去过的地方。读书的类型也宽泛了很多,各类题材都试着拿来读。我甚至在研二的时候,跟着一个景观设计团队,跑到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实习了 2 个月,凡是新鲜而陌生的,我都选择大胆的尝试。

就这样,2 年间里,我尝试了很多事情。可回顾下来,2 年的再次学习,并没有让我发生太多改变,那些尝试也只停留在了体验的层面,我没有深入思考,没有潜心研究,自己的方向到底在哪里。确切的说,我还是没明白正确的学习姿势。

于是我还是平平淡淡的毕业,按部就班的工作。可我心里始终浮躁,焦灼,总觉得应该可以更好,却又找不到问题的源头。

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问题在哪里。我在 6 年的高等教育时间里,竟然没有弄明白。

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只是过程和手段,而绝不应该成为目的,它最终是为了改变行为,升级自己的。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终极目标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判断学习是否有效,就看自己有没有成长。如果没有成长,一切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才是成长呢?
1. 你的思考方式有没有升级?

2. 你的行为习惯有没有改进?

3. 你有没有思考你的「思考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然后改进?你有没有观察你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然后按照正确的方式执拗的执行?

我为什么没有用,技能的提升或名利的获得等标准来评价成长呢?因为只要你学会了正确的思考方式,按照正确的方法,执拗的去做正确的事,任何世俗的成功都是很自然就能发生的。成功,不过是成长的附带效应。可反过来,没有成长,却一心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可过去愚蠢的我,就是把学习当成了目的,并为自己学习的动作本身而洋洋得意。所以我机械的阅读,盲目的体验,却很少思考学习之后的路要走向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