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九)

第九次:对待关系

问题:在A、E、I、O四种语句中,如果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与之对待的什么语句是假的?

总论

1.定义:任一语句之真或假与其余三个语句之真或假或真假不定的情形,传统地叫作语句的“对待(opposition)”。

2.作用:从A、E、I、O四种语句中任一真假的设定开始,可以推论其余语句之真,或假,或真假不定。其次,我们任取AO,或EI,为矛盾关系,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其余语句有何对待关系。

对待方形图(square of opposition)

符号和名词的解释:

(1)A!与E!:'!'表示有存在意含的语句A与E只有具有存在意含的全谓语句才蕴涵着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反之则不蕴涵。如果A有存在意含,则蕴涵I,否则不能。如果E有存在意含,则蕴涵O,否则不能。 但全谓语句并非都有存在意含

没有存在意含的全谓语句示例:所有的双翼飞马是奇幻生物。  没有存在意含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些物种,或是出现在神话传说中,或是出现在人们的幻想中,总之,现实世界中该物种没有在任何时期存在过。既然没有存在意含,当然不能有偏谓的说法——“有些双翼飞马是奇幻生物。”

(2)反对:假定有甲乙两个语句,如果甲真则乙假,如果甲假则乙不定;而且如果乙真则甲假,如果乙假则甲不定;那么甲乙之间即为反对关系。

我们可以用之前学到的“选取推论”的精神来理解:

如果某人很懒为真,那么他勤劳则为假;如果某人很懒为假,那么他是否勤劳也是不能确定的。

而且如果某人勤劳为真,那么他懒惰则为假;如果某人勤劳为假,那么他是否懒惰也是不能确定的。

两个表反对关系的语句不相容也不穷尽,可以借肯定其一而否定另一,但不能借否定其一而肯定或否定另一。

(3)等差:假定有全谓与偏谓两种语句,如果全谓语句真则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真;如果全谓语句假则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之真假不定;而且如果偏谓语句真则与之相当的全谓语句真假不定;如果偏谓语句假则与之相当的全谓语句假;那么全谓语句及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间的关系为等差。

理解:①如果全谓语句真则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真:在全谓肯定语句下,涉及到了所有的分子。既然所有的分子都为真,那么其中的偏谓部分当然也是真。

②如果全谓语句假则与之相当的偏谓语句之真假不定:全谓语句为假,不一定指某个范围内所有分子都为假,而是只要确定其中有分子为假,那么整个全谓语句就是的。而范围内其余部分的偏谓语句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③如果偏谓语句真则与之相当的全谓语句真假不定:这句话实际上很好理解,如果某人有某种特征为真,但如果说他所属的群体人人都具备这种特征则是未知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人人都具备”这种可能性,

④ 如果偏谓语句假则与之相当的全谓语句假:之前已提到,某个范围内只要确定其中有分子为假,那么整个全谓语句就是的。

(4)独立(independence):假定甲乙两个语句,甲真假与否都无法判定乙的真假,二者便为独立关系。

四种语句的对待关系

对待关系总括:四式语句之中任一语句与其余三句之间的普遍对待关系

1.如果A!真,则E!假,则I真,则O假:

例句:所有人自然地追求知道。 如果它为真的话:

(1)则E!假:那么“所有人自然地不追求知道”为假。

(2)则I真:  那么“有些人自然地追求知道”为真。

(3)则O假:那么“有些人自然地不追求知道”为假。

2.如果A!假,则E!真假不定,则I真假不定,则O真假不定:

例句:所有人自然地追求知道。 如果它为假的话:

(1)则E!真假不定:那么“所有人自然地不追求知道”真假不定。从形式上讲,A!语句与E!语句表反对关系,A!如果为假,那么E!真假不定。“ 所有人自然地追求知道为假”会延伸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所有人都不追求知道”的确定情况那么E!当然为真。另一种就是“一部分人不追求知道,另一部分人则追求知道”的可能情况那么E!则为假。

(2)则I真假不定: 那么“有些人自然地追求知道”真假不定。与上同理。当所有人都不追求知道时,I为假; 而只是一部分人追求知道时,I才为真。

(3)则O真假不定:那么“有些人自然地不追求知道”真假不定。A!语句和O语句也是表反对关系,A!为假则O真假不定。

3.如果E!为真,则A!假,则I假,则O真。

例句:没有午餐是免费的。如果它为真的话:

(1)则A!假: 那么所有午餐是免费的 为假。

(2)则I假:那么有些午餐是免费的 为假。

(3)则O真:那么有些午餐不是免费的 为真。指该范围内有一部分午餐不是免费的,这当然为真。

4.如果E!为假,则A!真假不定,则I真假不定,则O真假不定。

(1)则A!真假不定:那么所有午餐是免费的 真假不定。“没有午餐是免费的”为假也会延伸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所有午餐都是免费的”的确定状况,如此A!为真;另一种就是“有些午餐是免费的”“有些午餐不是免费的”的可能状况,如此A!为假。

(2)则I真假不定:那么有些午餐是免费的 真假不定。 与上同理。当确定“所有午餐都是免费的”时,I为真; 当“有些午餐是免费的”“有些午餐不是免费的”时,这两种状况都是可能的,故I真假不定。

(3)则O真假不定:那么有些午餐不是免费的 真假不定。与上同理。当两种状况都可能时,O也真假不定。

5.I与O之间的独立关系:I与O可同真,可同假;也可其一为真,另一为假。这一独立关系可来解答当A!E!假时,I、O真假不定的问题。

(1)同真:例句:有些人是善良的有些人不是善良的

(2)同假:如果语句之所指不存在,即没有存在意含。那么该语句不能为真。

例句:有些双翼飞马是奇幻生物,有些双翼飞马不是奇幻生物。  诸如双翼飞马这类幻想物种根本没在现实世界中存在过,故前者为假,后者也为假。

(3)其一为真,另一为假:

例句:①有些人喜好饮酒为真,有些人不喜好饮酒为假。

②有些人喜好饮酒为假,有些人不喜好饮酒为真。

我们发现,这两个例句都说得通,现实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I或O任一之真或假,都推论不出另一之真或假。 在对待关系图中,I与O间关系最为薄弱。

传统说法上的对待关系

1.传统对待方形图:I与O之间为小反对(subcontrary);A与O、E与I互为矛盾(contradictory);A与E为大反对。

2.小反对(I与O):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不能同假,就是说确定其一为假时,可以判定另一肯定为真;但其一为真,不能断定另一是真是假,确定真假需要视个别特例而定。

例句:

主位词端(S):人    宾位词端(P):喜好喝酒

I语句:有些人喜好饮酒

O语句:有些人不喜好饮酒

图解:

解释:只要有些S是P(I语句),而有些S不是P(O语句),则I与O可以同真。如果“有些”的范围普及于“一切”,则一切S是P,那么I与O语句总有一为真。

3.矛盾:A语句与O语句、E语句与I语句间存在矛盾关系。甲乙两个语句,如果甲为真,乙为假;如果甲为假,乙则为真。反之同理。二者不同真,也不同假。其中之一为真,即可判定另一为假。

例句:(1)A语句与O语句:所有人自然地追求知道与有些人自然地不追求知道。

如果认定A语句为真,O当然为假。若要让A语句为假,也很简单,只要举一个真实的反例即可。这世上就是有人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向他人求教,你让他觉得自己被骗了,比骗他还难。

(2)E语句与I语句:没有午餐是免费的与有些午餐是免费的。

如果认定E语句为真,I当然为假。若要让E语句为假,也很简单,只要举一个真实的反例即可。亲朋好友之间为了增进感情,常常聚在一起请客吃饭,那么被请客的人当然就吃了顿免费的午餐。抛开之后的礼尚往来,至少这一顿是免费的。

对待关系的三角推演

假定AO与EI各为矛盾,来证明其余任一种对待关系。将对待方形图解构为四个三角形之并合。每一个三角形可在矛盾的那边反复一次

1.从EI出发,经过IA,证明AE之间的关系:

注释:(1)字母头上的“+”表示为真。“-”表示为假。

(2)符号“⊃”表示“如果……那么”。

(3)符号“·⊃·”比“⊃”等级要高一层。表结果。

(4)符号“·”表示“而且”。

(5)符号“?”表示“真假不定”。

翻译:语句①:如果E为真则I为假,而且如果I为假则A为假,那么,如果E为真则A为假。
          语句②:如果E为假则I为真,而且如果I为真则A真假不定,那么,如果E为假则A真假不定。——A与E语句为大反对关系。

2.

翻译:语句①:如果I为真则E为假,而且如果E为假则A真假不定,那么如果I为真则A真假不定。

          语句②:如果I为假则E为真,而且如果E为真则A为假,那么如果I为假则A真假不定。——I语句与A语句为等差关系。

3.

翻译:语句①:如果E为真则I为假而且如果I为假则O为真,那么如果E为真O则为真。
         语句②:如果E为假则I为真而且如果I为真则O真假不定,那么如果E为假则O真假不定。——O语句与E语句为等差关系。

4.

翻译:语句①:如果I为真则E为假,而且如果E为假则O真假不定,那么如果I为真则O真假不定。

          语句②:如果I为假则E为真,而且如果E为真则O为真,那么如果I为假则O为真。——I语句与O语句为小反对关系。

5.

翻译:语句①:如果A为真则O为假,而且如果O为假则I为真,那么如果A为真则I为真。

          语句②:如果A为假则O为真,而且如果O为真则I真假不定,那么如果A为假则I真假不定。——A语句与I语句为等差关系。

6.

翻译:语句①:如果O为真则A为假,而且如果A为假则I真假不定,那么如果O为真则I真假不定。
          语句②:如果O为假则A为真,而且如果A为真则I为真,那么如果O为假则I为真。——O语句与I语句为小反对关系。
7.

翻译:语句①:如果A为真则O为假,而且如果O为假则E为假,那么如果A为真则E为假。

           语句②:如果A为假则O为真,而且如果O为真则E真假不定,那么如果A为假则E真假不定。——A语句与E语句为大反对关系。

8.书中没有演证第八则对待关系,而是留给了读者,我进行如下尝试:

兹设OA为矛盾,AE为大反对,

试证为EO为等差 。

证:如果O为真则A为假,而且如果A为假则E真假不定,那么如果O为真则E真假不定。                 如果O为假则A为真,而且如果A为真则E为假,那么如果O为假则E为假。——E语句与O语句为等差关系。                                                                                                               

第十次预告:三段式

实际上,对语句对待关系的推演都是用一种名为“三段式”的推论方法,其形式写成如下:

这也是下一篇课题要重点学习的。

(0)

相关推荐

  • 小虾米:句子分类

    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例如从句型(结构类型)的角度.从语气用途的角度.从修辞效果的角度等等都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别叫句类,根据结构分出的叫句型. 二.句类 分为陈述句.疑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二)

    第二次:真假与对错 1.一个常见的谬误案例:不积极就是消极.与"不支持就是反对"同理. 2.以此谬误为引,得出正解:反义词间虽然互不相容,但并非穷尽.肯定其一可以否定其余.比如说某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三)

    第三次 推论是什么? 1.知识的精炼:在我们知识的形成历程中,我们借着理知作用将不相干的因子剔除,而保留精髓.知识的精炼是一种选择与制模作用. 2.是否反省自身的知识:如果认为自己曾接受的知识绝对可靠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四)

    第四次:选取推论 1.讨论的语言:集中讨论一个问题所用的语言,功能在于表达确定的真假,或是非,或对错. 2.选取语句(disjunctive sentence):在辩论中,蕴涵着一种常见的逻辑推论形式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五)

    第五次:条件推论 1.条件语句: 例:如果某人嗜好鸦片,那么他便面黄肌瘦. "如果--那么"这样的语句被称为"条件语句"(conditional sentenc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六)

    第六次:二难式 二难式的定义 二难式(dilemma)来自古希腊哲学,辩者常常涉及一个语言或思想圈套,使陷入其中的人,无论反对或赞成哪一端,都感到困惑,无以自拔,以致于在辩论中失利.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七)

    第七次:语句和类 语句分析 1.外部推论:以未经解析语句作骨架的推论,涉及的是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推论有效与否,只要合于推论规律,和各个语句内部的结构毫不相干.例如之前学习过的选取推论(第四次).条件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八)

    第八次:位换和质换 两种从逻辑方面着眼的说话方式:位换(convesion)和质换(obversion). 位换 1.定义:将主位词端换到宾位去,而将宾位词端换到主位去. 2.限定规则:(1)在原来语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十)

    第十.十一次 三段论 (本篇一定程度上结合<简明逻辑学导论>内容) 什么是三段论 例: ①凡人都会死         ②苏格拉底是人                             ...

  •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阅读笔记(十一)

    第十二次 变式(三段论的变式) 堆垛式(sorites) 1.定义:一系列的语句中,如有n+1个语句作为前提,而且有n个共项,那么除最后作为结论的语句以外,其余作为结论的语句皆省略.由一系列的语句所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