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画树之法
董源是五代南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又称“董北苑”,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他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多绘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的景物。皴法状如麻皮,被称为“披麻皴”。董源所画山水苔点细密,江天水色,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
今天分析董源的画树之法,主要参考的画作有:《夏山图》,《潇湘图》,《溪山行旅图》,《平林霁色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画作中所表现的树木,可以从以下三类来分析。
茂树
董源所绘茂树主要在《夏山图》和《夏景山口待渡图》中,整体而言,其山水着色轻淡,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
董源大多采用类似积墨的方法,以中间墨色的干笔层层叠加,使墨色与线条融为一体,再点缀以湿润的点叶,营造含蓄而厚重,润泽苍翠的夏日树木的景致。
夏山图(局部)
画家先以重墨勾出虬曲的树干,再以点叶法点出浓淡不同的枝叶,左右的树木向两侧展开,与中间笔直的树木形成相互的张力,使画面更加丰富。
夏山图(局部)
画家用墨线草写出笔直的树干,再以垂头点,仰头点,平头点,混点等点叶法点出不同形态的树叶,表现出了夏日树木葱郁的特点。
夏山图(局部)
这丛树木布局有高有低,枝干有曲有直,树叶有稠有稀,体现了作画者不凡的才思。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图中树木布局疏密得当,体现“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原则,在树下或山脚坡岸处勾画野草,很好地表现出树木葱茏,百草丰茂的夏日景象,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勃勃的生命力。
龙宿郊民图(局部)
这幅画是董源作品中不多见的设色山水画,画中主要运用了石绿,石青,朱砂等颜色,前面一棵树用勾叶法画树叶。’
寒林
所谓寒林,就是指秋冬季节树叶落尽后的树木,绘画史上有很多画家先后画过此类题材的作品,如李成,李唐,郭熙等人。寒林图以其意境荒寒,格调冷寂而自成一类。
寒林重汀图(局部)
董源大概是最早画寒林图的画家了。此图皴笔粗,用笔则兼用渴笔、焦黑、乱锋等,黑白对比变化多端。
远树
树木既远,则多为轮廓,传神达意即可。
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柳”与“留”谐音,又契合待渡送别的画题。画家先勾出柳树的枝干,再填以淡墨,再拖锋写出柳条。意笔简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潇湘图
潇湘图(局部)
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濛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