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明日签 | 治病在身体正气而不在药方

今天

大家要相信自己有自愈能力,自我调化、自己去邪的能力,尽量不要加以外力,除非你很明白。

到底是方子治好的,还是病人自己好的呢?这个就需要大家自己去体会。

不要认为自己治了一个病人就觉得这个方子是万能的,下次来个病人,投这个方子不好使了,你说怎么说。

好多这个都是以讹传讹,某个方子治某病。

不是药在治病,是自身气血、正气在治病。

不要去研究那些方子,要知道是正气之有无,方子只是帮助正气去治邪。

有人开的攻伐的方子,把正气都杀掉了,还治什么病啊?

决不能越俎代庖,不是你的方子去治病。

// 文章摘自大千老师文章——《德明每日推荐一周汇总》, 欢迎联系小编开白转载

(0)

相关推荐

  • 何为“绿汗”,又何为“战汗”?

    绿汗为清绿色之汗液,清绿为肝胆之色,汗色青绿,提示肝胆精气外泄,临床上可见于"胆倒"一症 (胆癌),乃大凶之兆.此外,消渴病严重期出现青绿色汗为酮症酸中毒的信号.其他情况,如注射亚 ...

  • 关于“患者提问”的几则短医话

    ● 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病友在我的公众号文章下评论和私信里咨询病情,作为临床中医,我非常能理解并真切感受到病人渴望得到帮助的心理,我也尽自己的努力多多地论述一些中医理念与养生建议,希望这些文字能帮助到有缘 ...

  • 用中药消掉第一例胆囊息肉之后,我没有高兴...

    用中药消掉第一例胆囊息肉之后,我没有高兴,而是独自走了8公里山路,在恩师的坟前磕了3个响头. 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刚从中医学校毕业,就遇上了一位好老师,那时候,我年华葳蕤,而他,已经满鬓风霜. ...

  • 东方不亮西方亮:病人套用鼻炎方,结果鼻炎...

    东方不亮西方亮:病人套用鼻炎方,结果鼻炎并非好转,反而是脂肪肝好转了很多 前些天,有个病人,找我,说,"你这个方子,应该不是化解鼻炎的,而是针对脂肪肝的吧?" 我说,"怎 ...

  • 得明日签 | 治病一定要守住正气

    今天 病气是有神识的 我们要知道病气也有灵,什么叫灵?就是这病气你也要把它当作生命来对待. 一个病突然得了,就相当于一个病气突然起来了,它是有自己的神识的. 它这个气儿很足,劲儿很盛,在你身体里捣乱, ...

  • 得明日签 | 治病调比补更重要

    得明健身 今天 治病调比补更重要 首先这个补啊,它就有填补的意思,你用别人的东西填补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嘛. 大家想一想,这种填补法,损人而益己是不是天道?所以说大家治病啊,调比补更重要,你还 ...

  • 得明日签 | 治病要禀元真而为

    得明健身 今天 现在大部分疾病是由于瘀滞不调,元真虚. 如果元真旺,他这个病就不会很严重,也不会进一步发展. 元真虚弱,气机弱,邪气才会猖狂. 一边看邪,一边看正,治病就是这样嘛.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 ...

  • 得明日签 | 养生和治病,都是一辈子的事——要学会与“病”为伴

    今天 养生和治病,都是一辈子的事 养生也好.治病也好,都要靠自己 ,而不是不靠他人. 治病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虎狼大夫上来就开汗.吐.下三方,这对现在很多的慢性病是很不适用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 ...

  • 得明日签 |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病要以调养为主

    今天 收录于话题#得明日签,6个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我们很多人得病了,30来岁,就有落枕了,这是气血虚,肾气不足的表现. 经脉流通不畅,后背的腰脊柱就出问题,这就是 ...

  • 得明日签 | 度百岁乃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中医最好的推广方式

    今天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现在处于比较危亡的状况,大家在没有知道什么是中医,或者是没有登门入室之前,去拯救中医,那么等于螳臂挡车. 什么叫螳臂挡车? 螳螂的两个前臂去挡那滚滚车 ...

  • 得明日签 | 豆腐甘温性平,白菜禀生气而长,天天吃,身体好

    得明日签 | 豆腐甘温性平,白菜禀生气而长,天天吃,身体好 原创 戳蓝字关注☛ 得明健身 今天 收录于话题 #得明日签 17个内容 豆腐甘温性平,白菜禀生气而长 黑芝麻 --黑芝麻入肾,"润 ...

  • 得明日签 | 身体虚了,病就贴上来了

    前天 身强则病退 中医讲究养正,正气养足了邪则不干,干是什么呢,干涉侵扰你,正气足了邪气就不来了. 治疗癌症的道理也一样,正气足了癌症就不再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它会保持一定状态的相对的平衡. 正气也攻不 ...

  • 得明日签 | 湿气大,身体就会沉重

    得明健身 今天 湿性重浊,沉重.为水类,所以湿邪致病都有沉重重着的感觉. 像头身的沉重,周身困重,四肢酸沉. 这说的是狭义的湿,病理的湿,不是生理上的湿,或是正湿. 我们在读<黄帝内经>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