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班固司马迁之后第一人

现场吸引众多三国迷。

梁满仓教授。

认真听讲。

□梁满仓

名人大讲堂本月迎来了陈寿月,陈寿是四川人,他历经10年完成了史学巨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名人大讲堂邀请到著名史学家梁满仓教授为大家揭秘陈寿其人,本报特刊登梁教授的讲稿以飨读者。《晋书·陈寿传论》称,“史臣曰:丘明即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自斯已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江汉英灵,信有之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班固(《汉书》)和司马迁(《史记》)以后,也出现了一些史学家,他们争着呈现自己的史学才华,但是都没有比得上陈寿,可以说继班固、司马迁之后陈寿是第一个继承人,这是晋书对陈寿的评价。

壹陈寿忍辱负重写三国

陈寿写三国的经历,和司马迁有相似的地方。司马迁在西汉的时候由于为投降匈奴的西汉将军李宁说了几句公道话就把汉武帝惹怒了,最后被动用了腐刑,这对司马迁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司马迁说,自己之所以要隐忍苟活,就是要完成一件事,完成他正在写作的《史记》。陈寿经历了三个朝代,先是在蜀汉,蜀汉灭亡之后就进入曹魏,曹魏灭亡之后进入西晋。与陈寿同时代的人几乎都经历了亡国之痛,可以说都做过亡国奴。我们先看姜维,当时姜维率领了一支部队在剑阁,当姜维知道自己君主投降了之后,“将士咸怒,拔刀斫石”。姜维是假装投降,并策划了一次士兵哗变,这次哗变没有成功,姜维也死了,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人是不甘心被灭亡的。再看看谯周,“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下书辟周,周发至汉中,因疾不进。晋室践阼,累下诏所在发遣周。周遂舆疾诣洛,泰始三年至。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谯周临死有这么一个举动,要求退还封爵和封土,不穿朝廷赐予的朝服,从这可以看出来谯周对亡国的态度,也认为是一种耻辱。而陈寿的做法则不同。在蜀汉灭亡前,陈寿的父亲去世了,守孝期间,陈寿病了,不但吃药还让女仆服侍他吃药,陈寿的行为是被当时的社会舆论所谴责的。正因为这个原因,陈寿刚开始进入西晋时,没有官可做。西晋朝廷一个大臣张华要提拔陈寿去一个地方做郡太守,可这时候陈寿却以老母年迈体弱为名,没有去做官。从陈寿的起起落落可以看出,他还是想当官的,但是他想当的是什么官?陈寿所做的官职,一个是观阁令史,这是蜀汉的职务,然后是著作郎,西晋人佐著作郎,这些官职对接触国家图书很有便利条件。了解这些之后,就找出答案了,陈寿确实是经历了亡国之辱,而且他也像其他人一样有着很强烈的亡国耻辱感,但是陈寿为了完成一件伟大的大事,就是写《三国志》,他把这种耻辱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把自己对蜀汉政权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就是为了要完成《三国志》的写作。我们知道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一部三国的历史,而陈寿写《三国志》是完全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的,他是蜀汉人,他对孙吴的史料,对曹魏的史料接触不是很方便,不是很多。西晋统一之后,当时大批史料都集中在朝廷手里,只有出来做官,做跟史料有关的官,做能够方便看史料的官,他才有可能去完成《三国志》的写作。他忍的是亡国之辱,他负的是《三国志》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说陈寿是忍辱负重写三国。

贰《三国志》记录了非凡的时代

我们讲陈寿,一定要讲《三国志》,讲《三国志》的时候,必定会联想到陈寿,陈寿和《三国志》是不可分的,所以我们着重讲一讲《三国志》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三国志》记录了一个非凡的时代。三国时代第一次证明了秦汉是具有统一国家生命力的时代。西周的类型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建立在血缘分封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东周末期,春秋战国,王室的统治能力越来越弱了,到后来就消失了,而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国就兴起来了,这就是战国七雄。当秦朝统一中国时,秦朝是建立在一种官僚行政治理上的统一,被后来的西汉所继承,被后来的东汉集成。东汉末期天下分崩,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三国是由天下分崩到天下统一的过渡阶段,而是继续坚持了郡县制,这种郡县制基础上的统一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三国志》记录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在政治上,有这么几个重要的创举,一个是禅让制度,一个是九品中正制,一个是三省制。中国远古时期的尧舜禹时代也实行了禅让制,但是三国时代开创的禅让制是一种政权交替的方式,它要比政权政变减少很多的流血和杀戮。这种政权交替的方式也始创于三国。再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三国时代创造的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就是把人才选拔的后备力量,分成九品,这九品是由谁来评定的呢?就是由中正来评定人才,然后这个官僚系列也是分成九品,中正评出的九品和官僚的九品是有对应关系的,最后由掌握提拔的吏部,按照中正所作出的品和官僚所作的品对号入座,这种制度为下层人士开辟了一条仕途。九品中正制一直到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代替。九品中正是废除了,但是官僚系列的九品一直保持着,这个品级的根源在三国时代。九品中正制度是三国时代政治政府的一个创举。再看三省制,三省制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我们知道在以前宰相的权力是最大的,到曹魏的时期,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就把宰相的权力分成三份,一份叫决策的权力,掌握在中书省手里,中书可以和皇帝一起决定国家的重大政策,然后由门下省看看这个有没有错误,有错误可以批驳重新制定,评定通过了,然后就交到尚书省去执行,三国时期就实行了决策权、议论权和执行权三权分立。这个产生制度也是发端于三国,成熟于隋唐,是政治上的创举。思想上、文化上的创新就是玄学和建安文学。陈寿用文字的形式,第一次把三国的历史完整、系统地记录下来,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精神

《三国志》体现了史家的优良传统。用古代的话讲叫实录,就是实实在在的记录,真实地记录历史。史学家应该具有什么品质?不虚美,不隐恶,对历史上恶劣的行为不隐瞒,对美善的行为也不夸大,要实事求是地记载,所以不虚美不隐恶就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陈寿的《三国志》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因此陈寿是一个非常具有史德的史学家。陈寿要写《三国志》,必然要涉及到晋武帝的爷爷、晋武帝的爸爸、晋武帝的伯父,恰恰晋武帝的爷爷、爸爸、伯父用当时的道德标准衡量,有很多大逆不道的事,比如说晋武帝的爷爷司马懿,他在曹魏时期发动了一场政变,通过政变把自己的政敌做了一次彻底的清洗,牢牢地控制了曹魏的政权。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把曹魏的小皇帝给废掉了,废皇帝当时也是大逆不道,司马懿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昭,也就是晋武帝的爸爸,他把另一个曹魏的小皇帝杀了。搞政变、废皇帝、杀皇帝都是大逆不道的事,如果陈寿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史家的传统,那么他就面临着被杀身灭门的危险,不但自己性命保不住,《三国志》恐怕都写不成,所以陈寿写《三国志》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陈寿是怎么处理这个难题的呢?第一个他坚持了史家实事求是的传统,第二个他并没有蛮干,并没有直统统的写,而采用了一种春秋的笔法,一种隐讳的笔法,一种保存自己的方式,既实事求是又保存了自己的这么一种方式去完成了《三国志》这段历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司马懿发动政变,上一封奏疏给当时的太后,地位最高的掌权者。他说我的对手怎么怎么不好,我要处理这个事,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他说这是皇太后允许施行的,他把责任都推到皇太后身上。再看司马景王废掉皇帝的时候,也有皇太后的懿旨。司马昭杀另一个小皇帝的时候,干脆就记载,这个皇太后令曰,搞政变、废皇帝、杀皇帝都是有皇太后的旨意。我们细看陈寿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蹊跷,陈寿在郭皇后传里写有两句话,“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三主是曹魏的小皇帝,宰辅是司马师等父子,他们生杀予夺,这些事都是太后下令干的,陈寿接着一句话说毋丘俭、钟会等作乱,咸假其命而以为辞焉。也是假借皇太后的令干的,意思是说什么呢?说司马师父子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假借皇太后的命令和旨意。陈寿在后妃传里还有一句评语:“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就是说曹魏的后妃都不管朝政,那问题就来了,司马师父子一系列的行为是奉皇太后的旨意吗?评语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所以陈寿非常讲究策略,这就说明他记载的历史实事求是,这是非常有策略的。

人物简介

梁满仓教授,著名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研究近40年,独著合著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