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改变历史的小人物:《斯科尔茨内回忆录》

一般来说,传记大多是来自那些王孙贵族,名人将相。无他,因为这些人的身份,对于改变历史的进程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看过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蒋介石的传记,也看过隆美尔,古德里安,朱可夫,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巴顿的传记,原因即在于此。这些人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一部分。

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这里面伟人,名人,大人物,同样也有平凡的小人物。而且历史最大的不可预测的魅力有时候恰恰就是来自于那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比如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塞尔维亚青年,比如一发石炮打死了蒙哥大汗的南宋无名氏小兵等等。

当然还包括本书的主人公:奥托·斯科尔茨内Otto Skorzeny。

此公何许人也?论军衔,他最高不过是二战将星闪耀的德军序列中的一名师级指挥官,但是他又是纳粹元首最信任的嫡系军官,不仅亲自负责德军总部大本营的安全,而且屡屡作为希特勒直接指挥的亲信,神出鬼没的活跃在各处战场。论战功,他自然无法于闪击战的元老曼施坦因,古德里安,无限制潜艇战的操盘手邓尼茨,驰骋北非,所向披靡的隆美尔相提并论,但是他对于大到战争的最终走向,小到局部地区的胜负对比,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力之大,甚至都延伸到了二战结束之后的西班牙,埃及,阿根廷等国,魅影闪烁之处,必然有血雨腥风作祟。

还是来听听敌友双方对他的评价吧!“欧洲最危险的男人”,“疤脸斯科尔茨内”,“间谍,破坏分子和刺客”,“无与伦比的特种兵”,“希特勒的匕首”,从这些威风凛凛的绰号中奥托·斯科尔茨内的身份就已经昭然若揭,呼之欲出了。

他是纳粹德国最精锐的特种兵指挥官。

1943年9月12日,他率队乘坐滑翔机营救了被囚禁在阿布鲁佐群山中的大萨索峰“皇帝广场”旅馆内的贝尼托·墨索里尼。这在当时堪称是异想天开的军事行动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特种部队作战史中的经典案例,此举的直接后果就是促成了意大利北部“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诞生,延迟了盟军解放意大利的脚步。

1944年10月,众叛亲离的轴心国序列中又一个盟友匈牙利试图脱离战场,单独媾和,斯科尔茨内临危受命,干净利落的组织了匈牙利亲苏势力的行动,为岌岌可危的东线战场又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同年12月,在二战后期美军最大的挫折之一阿登战役中,斯科尔茨内率领手下化装成美军,千里奔袭,深入敌后,暗杀,爆炸,纵火,袭击,制造恐慌,无所不能,搅得盟军后防线风声鹤唳,鸡犬不宁,尤其是一度风传的他要率队潜入巴黎,突击盟军总部并刺杀艾森豪威尔更是让各方势力如临大敌,惊恐不安。

除此之外,关于他在战后如何帮助纳粹战犯诸如门格勒,艾希曼逃亡南美,训练爱尔兰共和军对抗英国,在埃及培训巴解组织军事顾问,策划刺杀贝隆夫人的兄弟胡安·杜阿尔特等等,尚且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

如果你对以上的描述感兴趣的话,那就要强烈推荐这本书了《斯科尔茨内回忆录》(虽然并没有一分钱的广告费)。

本书是他的自传,时间跨度从他出生一直延续到战后他接受盟军审判为止,不仅交代了他如何从一名工程师成为德军特种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全部心路历程,还以他作为当事人的身份,还原了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同时独家披露了很多少有人知的史海钩沉。

所以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读来特别真实的感觉,这种真实来自于那种只有亲历者才知道的细节,来自于无数详实准确的数字,来自于客观冷静的描述,甚至包括那些看上去似乎有点啰嗦的文字。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真正的战场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那些无比壮丽的爆破性的宏大场面,其实都是由无数极其琐碎细微的拼图一点一点组成的。

同时,作为二战中的战败方,作者的写作态度还是相当理性和端正的。胜负成败早已盖棺定论,但是回溯当年,那些如同身临其境的片段对于身处当代的我们来说,获取的不仅仅是猎奇般的信息,更多的是来自深层的反思。

当然作为自传,文体本身的弊病同样不容忽视。

一,作者写作之时,年事已高,所以不可避免的记忆力衰退会影响到事件描述的准确性;

二,与第一条相比,作者的立场才是更关键的因素。他一直都是希特勒的忠实拥护者,同时一直深以党卫军一员而骄傲,所以在回忆当年的时候,那种选择性的忽视和有意为之的主观美化,在文中随处可见;

三,属于斯科尔茨内的个人特色。傲慢,强硬,自以为然,完美主义倾向,这个人的气质都从字里行间中星星点点的透露出来,活灵活现之余,未免有点令人忍俊不禁。

综上所述,这是一本好书。特别适合那些对于军事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如果你已经对于二战历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那么再来阅读这本书会有如虎添翼的感觉,因为当宏观的战争描述结合到微观个人的战争体验,整场战争都会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描述,而是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了。

最后顺便提一句,本书的质量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译者陆大鹏老师的功劳。没有他扎实的历史基础,流畅的文字功力,恐怕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享受到这本好书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