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ST战术基础教程(1) ST制度的历史变迁
今天开始写ST战术基础教程。
ST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市面上关于ST的教程极少,甚至连基本的概念和历史沿革都混淆不清,有必要进行整理归纳,以正视听。
例如360百科和百度百科中关于ST股票的介绍,错误百出,完全不堪入目。
一眼扫去,就发现百科中居然这么解释“*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完全是胡说八道。
本章先介绍ST制度沿革,以后会用专门章节会清晰分辨*ST与ST。
ST与退市制度紧密相连。我尽量用极简的语句,回顾一下ST制度的历史。这部分不是重点,适合于考古学家,因为许多陈旧不适用的制度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一、ST制度发展极简史
1. 1998年,沪深交易所根据规定对财务状况或其他情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行ST制度(special treatment),名称为“特别处理”股票。这是ST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确定ST股票日涨跌幅为5%。
2.1999年,证监会推出PT制度(particular transfer)制度,名称为“特别转让股票”。那时候ST股票和PT股票非常容易混淆,最大的区别是,PT股票每周五申报转让委托,涨跌幅也是5%。
3.2002年,《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实施,过渡性的PT制度正式终结,规范了退市流程,即暂停上市——退市。
4.2003年,分类ST制度正式建立。即分为*ST与ST两类,*ST代表“退市风险警示”,ST代表“其它风险警示”,ST制度走向规范和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
5.2020年8月,创业板开始实行注册制,ST注册也迈入了注册制。9月15日,天龙光电、乐凯新材、东方网力戴ST帽,成为第一批创业板ST股票。
二、创业板ST制度与老ST制度的区别
创业板ST制度也分为*ST(退市风险警示)和ST(其它风险警示)两类,具体而言,创业板ST制度和老ST制度有几点不同之处:
1.创业板ST股票涨跌幅与正常股票相同。
老ST股票涨跌幅只有5%,创业板ST股票涨跌幅为20%。
2.注重持续经营能力。
以创业板的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ST)条件为例:
对经营能力考察的具体标准的第一条为: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这里这个“且”字,用得好用得妙。意思就是说,即使你净利润为负值,但只要你营业收入高于1亿元,恭喜你,你不符合*ST的条件。
这对一些濒临退市的股票带来了重重生机。以前创业板虽然没有ST制度,但只要公司连续亏损3年,就得乖乖退市。现在许多创业板股票已经连亏了2年,本来今年正在瑟瑟发抖,现在好了,只要你营收能做到超过1亿元,啥亏损不亏损的,谈利益多伤感情,大家都是好同学,不用退市啦。
另一个方面,考察条件由以前的连续2年净利润为负改为1年净利润为负,反映了对经营情况的即时跟踪,这一点要比以前严格。
2.考察实际盈利水平。
在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中,对净利润进行了备注:
“本条所述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公司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本所可以提交上市委员会认定在计算前款规定的营业收入指标时是否扣除前述收入,并通知上市公司”。
以往,连续亏损两年的公司为了避免退市,五花八门奇招迭出,想尽办法把净利润做到正。以后不那么容易啦,按净利润与扣非利润孰低法取值,最重要的就是扣非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