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培养“小网红”赚钱,把3岁女儿喂到70斤

“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童年的消逝》

01

以爱之名,消费孩子

一直以来我很少逼着孩子去报什么补习班,因为我始终认为孩子还在童年的阶段,就应该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对此身边有很多人批评我,认为我这样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理由当然也很充分: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认同,但无法理解大家口中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难道多上几节课的补习班起跑线就高了?

或者逼着孩子去学他不喜欢的钢琴就能跻身上流社会了?

我也不是不允许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只要是他喜欢且愿意坚持的,我一直都有在教。

比如我孩子喜欢画画,而我恰好也专门学习过画画,所以我选择自己教他画画。

再比如孩子因为想要去海边玩,所以想学游泳,我也花钱给他报了游泳班。

只要他不排斥,我都会在能力范围内满足他的正确需求,难道这样不是更好的“起跑线”吗?

原本我认为逼着孩子天天去补习班、兴趣班已经很残忍了,然而这两天看到一个“3岁女儿被爸妈喂到70斤当吃播赚钱”的新闻之后。

我突然醒悟过来:相比之下,“网红”才更加让孩子失去童趣。

美国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写的一本书《童年的消逝》中有这么一段话:

“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秘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从2018年至今,一位名为“佩奇”的3岁小网红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因为她的体重已经高达70斤。

而造成她体重严重超标的原因,则是父母以此为“噱头”来获取更多“流量”,从而赚取更多收益。

这件事被报道之后,虽然相关平台已经对相关账号和视频做出了“封禁处理”,但为了让孩子当“网红”而不顾孩子健康的事实却已经造成了。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天真而无知的她,被父母以“爱”的名义无情消费,这种伤害是单凭“封禁账号”无法弥补的。

就如同网友所言一般:最亲近的人,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带来最深的伤害。

02

佩奇不是个例

随着各大媒体对“网红”的积极报道,人们开始越来越热衷于培养“网红”。

要么是自己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成为网红,要么就像佩奇的父母一样通过“消费”孩子来制造网红。

这股“网红热潮”的背后,本质上是利益驱使——当网红赚钱更快、更多。

对于一个具备自主判断意识的大人来说,只要是合法合规的途径,用什么方式来赚钱都没关系。

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个人的选择。

但对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而言,这种以爱之名行操控之实的行为,则是无情且残忍的。

然而我们发现,佩奇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

实际上还有很多还没被“封禁”的“佩奇们”,在默默承受着被操控的痛苦。

比如那个以“假笑”闻名网络的男孩Gavin Thomas。

3岁的时候因为一个“假笑表情包”火了之后,父母便开始带着小男孩参加各种通告、代言、走秀、采访……

从3岁到9岁,“假笑男孩”Gavin Thomas在本该和小伙伴玩耍的6年时间里,每天要忙到深夜2点才能入睡。

这样的生活,就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一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童趣”这个概念,在Gavin Thomas的人生中,或许就只剩下无奈的“假笑”了吧。

而即便父母幡然醒悟过来,难道还能让他重新过一次3至9岁?

时间已经回不去了。

而诸如此类的现象其实还有很多,就像那个被包装成日作3000首诗的“天才少女”一样。

试想一下,一个本该天真烂漫的孩童,被父母当成“摇钱树”无情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乐趣”。

这无疑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甚至是“践踏”。

可到底是谁错了呢?

03

是谁在驱使?

此前我创业时开过一个“儿童手工”店,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手工对于孩子的成长助益,我一直在跟家长们宣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训练。

因为投入比较高,所以我跟爱人在家里也会讨论店里的事情。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那个年仅4岁的孩子开始学着我说话的样子说一些“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话。

在常人看来,他这种“小大人”的样子是可爱、懂事的表现,但我却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他在不该接触到这些东西的年龄段,提前接收并模仿起了大人的样子,这是不利于他成长的。

于是我果断跟爱人定了个规矩:以后当着孩子的面,不能讨论工作上的问题。

就这样,我们也花了近两个月多的时间才把孩子纠正回来。

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非常热衷于培养一个“早熟”的孩子。

好像在众亲戚面前能够表现出“小大人”的懂事模样是一件非常有面儿的事情一般。

然而归根结底,其实只是父母的“私心”在作怪而已。

此前为何会有那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报补习班、报兴趣班?

难道真的是孩子带着强烈的兴趣求着父母让他学的吗?

相信大多数都只是被家长逼着去学的,只是因为他们明面上说着“为孩子好”,实际上是跟风而已。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开始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小网红”,而不顾孩子是否乐意、是否正常、是否健康?

从表面上看是父母利益熏心,企图通过这种“消费”孩子的方式来给自己赚更多钱。

但这里面难道就没有那些大肆报道“网红”年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媒体的责任吗?(这句话我要放大)

当所有人都认为“网红”能轻松年入百万时,很多缺乏责任感的人就会开始“动歪脑筋”。

久思无果的情况下,终于把牟利的“魔爪”伸向了无辜的孩子。

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来承担父母追名逐利的代价。

这样的家长,难道你良心不会痛吗?

04

孩子不是工具,

更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

前段时间我策划过一个账号,内容大致就是拍摄我孩子做手工、做科学实验的视频。

我原本计划的是,一方面可以记录孩子做手工的成长经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种内容来获取一定的收益。

甚至我还计划好了未来要变现的方式和渠道,以及对应的相关产品等等。

最开始孩子也很乐意参与我的计划,然而当我们拍完第一期视频之后,我就果断放弃了。

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是孩子一面对镜头就很紧张,而紧张之下就容易说错话,说错话就要重拍;

二是孩子在近两个小时的录制过程中,明显感到很疲惫,甚至开始出现了不想做手工的情绪。

原本我做这个账号的目的就是在孩子对手工热情度很高的前提下而存在的,但这种拍摄的过程我的孩子明显不是在享受做手工这件事。

为了一个还不知道能否成功的账号而浇灭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热情,这肯定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诚然,我一开始有想过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账号的收入。

但始终我还是坚持,一定是孩子乐意、热衷且不耽误他正常作息时间的前提下,这个事情才能做。

否则,即便能赚钱的几率再高,也是不可取的。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敛财的工具,更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

从他们降生的那天起,他们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我们不能利用他们的懵懂无知,以及对父母本能的爱与信任,来逼迫他们加入到大人的“赚钱狂欢”浪潮中来。

逼着孩子读兴趣班、上补习班,如果说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或许我们都还能理解。

但这种明明是自己贪图享乐不求上进而“消费”孩子的行为,根本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最后借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一段话来结尾,望天下父母都能牢记: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