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绩效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谈绩效的人,必绕不开两家公司:GE(通用电气)和索尼。
20世纪中叶,GE率先引进SMART目标管理,公司股票市值8年内翻了2倍。从SMART、延伸目标,到活力曲线、末位淘汰、强制分布,GE的绩效管理引领潮流,至今仍有很大借鉴意义。
而索尼正好相反。2006年,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发文《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他认为公司从1995年左右实行的绩效主义,让这家明星企业走向没落。
为什么同一件事,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绩效是不平的,应因岗因人而异
其实仔细对比两家的做法,就能看出端倪。
从GE的绩效发展史看,我们发现他们的绩效实施,其实一波三折。
比如早期采用的SMART。虽然帮助某些部门如打字员,效率提升20%以上。但对于曾经的明星部门,比如飞机引擎工厂,却束手无策。
这其实反应了一个问题:绩效不是平的,而应因岗因人而异。
比方说,定量指标,对打字员、销售岗位很管用,对行政职能部门却不一定奏效。
当扁平化的绩效考核,无法真实评估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而大家仍把指标量化在琐碎、短期、低价值的事务上,结果只能是“劳而少功”。
索尼当时面临的困境就在于此。天外伺郎提到: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易实现的低目标。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
那如何避免呢?
严格区分定性和定量指标库,并基于企业实际需求,对不同部门、岗位、职能的人才,进行针对性考核,评分权重也遵循个体化差异,就很有效。
打个比方。销售类岗位,人们常评估业绩指标(如销售额、回款、毛利率、增长率)、客户指标(如客户保有量、客户增量)、满意度指标等。
而市场类岗位,虽部分指标有交叉,但更多在获客、转化、品宣、调研等方面。
当你审视两者的差异,贴合业务场景,准确性至少能提升30%,结果误判性也会大大降低。
变化中的绩效管理,以变应万变
警惕绩效目标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是第二个需注意的点。
市场瞬息万变。眼下产业生命周期从数十年缩短至几年甚至数月,和业务同呼吸的绩效管理,最怕不进则退。
通用电气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当SMART只对部分人管用,咋办?
GE先是推动“群策群力”会议诞生。可惜,这一模式短期内管用,但很快失效。
后来,时任CEO的杰克·韦尔奇号召大家学习“日本子弹头列车式思维”,并在SMART基础上提出“延伸目标”,要求将生产缺陷减少70%。
所有人觉得不可能。但结果却超标完成,每年成本还降低10%。
2015年GE还宣布终结已实行30多年的绩效考核制度,重新寻求改变和突破。自始至终,通用电气都在“以变应万变”。
反观很多企业实施绩效,多年沿用固定模板,很少变动。即使发现低效,也很少改进、更新。有的则直接套用他人模式,连本土化都不足。
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很难真实评估员工绩效,也就谈不上激励提升。
当结果不如预期,还很容易引发员工不满情绪,积极性、配合度、重视程度都大受影响。
绩效不止于上传下达,还应保持民主
很多人反感绩效,是因为从头到尾,员工只有单方面接受,服从考核安排,听从考核结果可能带来的奖惩。
绩效目标实现从公司到部门再到个人的层层分解,但可能并不接地气。
当团队关系、上下级关系不佳,“他评”环节还很可能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背景下,因缺乏支持和理解,企业出钱出力,反而搞得“民怨沸腾”。无法真实评估,使得很多考核流于形式,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绩和效率提升。
这也是绩效考核被妖魔化是形式主义、变相裁员、职场互捧的内在原因。
综上,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保持绩效目标的动态调整,并且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民主化的绩效考核,将是做好绩效管理的三大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