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中国画的灵魂!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摹这家明天临摹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

切忌浅尝辄止,无论临摹哪家,都要钻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确确实实不再感兴趣以后,再换别家。

执笔法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画中怎样用笔是画好中国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绘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法也无定式,但初学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拿毛笔时用大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书法执笔较严谨,绘画执笔较灵活,可直掌可横卧,执笔可略高一些,笔锋转动才能灵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动转方能得力。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笔墨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1、用笔 《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露锋运笔。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树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运用。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故画出拇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要“如屋漏痕”。

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谓“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笔线的形式概括起来无非是画线时求得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使之为所描绘的对象“传神写照”。山水画的线条的提倡:枯而能润,刚柔相济,有质有韵。

枯而能润 上乘用笔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太湿则无笔,太枯则无墨”,所以,必须学会运用枯、润这一对矛盾,使一对矛盾统一起来。哪么这种笔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李可染先生说得非常清楚:“笔内含水不要太多,这样运笔则苍;行笔涩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挤出来,这样运笔铡润。” 刚柔相济 是指笔线形式要达到既不柔弱又不刚直的完美境界。刚和柔,又是用笔上的一对矛盾。不会运用这对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刚”,就是失之“柔”。著名画家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先生把刚柔这对矛盾处理得非常的好,是我们学**的典范。陆俨少的画中,山石的勾勒,树、苔的点擢,苍劲雄健,势挟雷霆风雨;而云、水的笔线则轻盈容与、婀娜多姿。刚柔相济,产生极强的形式美的世术魅力。有质有韵 是指肉容与形式的统一。质,是客观物象的形体实质。在绘画上,无论画得多好的线条,如果脱离了制要表现的对象,就成为没有价值的笔墨游戏了。

“画是不声的音乐”就是指好的画之一笔一划就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了支美妙的动人乐曲。有质是对描绘的客观对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备;有韵是指通过客观对象以表达主观的精神,即能传神写意。中国画要求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毕生追求的世术境地。用笔“三忌” 宋代韩纯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所谓“板”,是指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指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别外,还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中画画家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书法通于画法”的理论。

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书法,真、篆行、草都练一点,才能掌据各种用笔的技巧。要克服笔病,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三要在行笔这前做到“胸有成竹”。

2、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0)

相关推荐

  • 傅抱石:中国画的特点究竟是什么

    中国画,究竟有什么特点?对于每个学习中国画的人来说,是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件事. 在这一问题上,史上那些公认的绘画名家最有发言权.他们无不通过长期的实践与体悟,对中国画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层的认识. 本文节选 ...

  • 图文教程:岁寒时节,超详细的步骤教你画《梅松双清图》

    掌上字画 1周前 梅松共性都是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加之采用简体画梅法,给人以清香.淡雅之感.整幅作品以粗干为主.枝条为辅,枝干占画面的主要位置,使用没骨法,笔墨较虚 ...

  • 李向华:《中国山水画主题课》教程及课件(第四节)

    授课.教材.课件:李向华 前言:现将2021年5月28日在"线上""线下"授课的<中国山水画主题课>第四节,教材及课件等整理发表,供学员及爱好者学习 ...

  • 中国画的灵魂在笔墨 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

    清代画家恽南田曾经说过:"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恽南田<瓯香馆画跋>)南朝谢赫曾在<古画品录>中列举"六法":一曰气韵生 ...

  • 潘公凯: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画即人品||王刃

    真是奇巧,未有二次. 昨天,我刚拜访朱仁民教授,这是我10年后再次相见.朱仁民教授被誉为意大利誉为"中国的达芬奇",其以"艺术拯救生态",联合投资千亿,改造恶劣 ...

  • 国画大师关山月: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关山月先生 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文/关山月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画林,是因为它是中国画--它有鲜明的特色,鲜明的个性:中国画姓"中". 不但是宣纸.墨.毛笔这些中国画专用 ...

  • 关山月: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关山月先生 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文/关山月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画林,是因为它是中国画--它有鲜明的特色,鲜明的个性:中国画姓"中". 不但是宣纸.墨.毛笔这些中国画专用 ...

  • 笔墨变化的灵魂在于如何使用毛笔

    学国画用笔,首先应学会执笔的方法.中国画的执笔方法与书法基本相似,一般执笔通常靠拇指与食指把笔夹住,以中指与无名指再夹住笔杆,小指抵着无名指,起到辅助作用,手心一定要空,笔的运动主要靠中指与无名指的拨 ...

  • 国画:笔是笔墨变化的灵魂

    学国画用笔,首先应学会执笔的方法.中国画的执笔方法与书法基本相似,一般执笔通常靠拇指与食指把笔夹住,以中指与无名指再夹住笔杆,小指抵着无名指,起到辅助作用,手心一定要空,笔的运动主要靠中指与无名指的拨 ...

  • 意境,中国画的灵魂!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 其中的" ...

  • 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关山月先生 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文/关山月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画林,是因为它是中国画--它有鲜明的特色,鲜明的个性:中国画姓"中". 不但是宣纸.墨.毛笔这些中国画专用 ...

  • 中国画的灵魂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 其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