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脸买房能省30万!强制刷脸时代,正在出卖谁的底线?
1
“售楼处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
“杀伤力惊人的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
用“买房”,“人脸识别”等关键词搜索后,发现这样的消息比比皆是。
近期,一则“戴头盔看房”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
视频中还有字幕:“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网上流传的“戴头盔看房”视频。图源网络
而导致看房者出此奇招的,正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
据网友表述,在很多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越来越普遍。
此前就有传闻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
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该传闻的真假暂且不论,但消费者因为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拍下,而无法享受优惠的故事的确发生过。
为何售楼处要使用人脸识别?
有地产中介表示:房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其“分销模式”有关。
为了避免被人脸识别认出,一些客户也想出用头盔、口罩、墨镜之类的办法。
但效果微乎其微。
相关销售人员表示:“我们做过测试,可以同时识别50个人,戴口罩也可以识别。”
试想,当想买房的你走进了一家售楼处,热情的工作人员会端来你喜欢的托盘,然后替你考虑周末去哪娱乐,孩子在哪上学,怎样付款“最划算”……
这样“神通广大”的售楼处,无疑有助于把客户“牢牢抓在手心”。
但这种做法显然已触碰了法律“红线”。
2
窃取个人隐私的方式越来越多,并且层出不穷。
毕竟,隐私泄露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但每每看到大量个人隐私泄漏时,还是为此感到震惊。
前段时间,一则圆通“内鬼”致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新闻引发关注。
调查发现,疑似有加盟网点个别员工通过有偿租用圆通员工系统账号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层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至不同下游犯罪人员。
消息一出,网友们炸锅了,纷纷表示,大量的个人信息泄露,简直细思极恐。
随后圆通发布声明回应,称坚决配合打击非法售卖和使用快递用户信息的行为。
经测算,此次被泄露信息数量实际超40万条,被泄露的信息中包括发件人和收件人双方的姓名、地址、电话。
而每条信息单价约为1元。
在信息时代下,每个人都成了裸奔的人。
扫过的付款二维码,第二天就会精准地给你推送各类信息;
你无意间留下的电话,很快便有人“亲切”来电;
形形色色的APP广告,不间断的信息轰炸;
每天接不完的房产,产品推销电话;
为了求好评,商家不停的给你打电话、发短信......
信息化的今天,公开透明的个人信息数不胜数。
好似人人都在互相窃取着彼此的信息,继而又马不停蹄地转换,贩卖......
在今年315晚会上曝光的一款“探针盒子”的WiFi设备。
只要扫描周围手机,无论WiFi是否连接,都能获得手机MAC地址,然后匹配手机号。
还能记录手机50天搜索的关键词、微博感兴趣话题、淘宝记录、性别年龄等。
种种操作下来,一张张信息大网铺天盖地,缜密到令人不寒而栗。
很多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调侃说:
现在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也不是父母。
而是那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盯着你的监视和诈骗。
不敢想象,在极速发达的信息社会,我们的个人信息究竟被泄漏得多严重?
3
不仅如此,就连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梯,随处可见的户外广告牌也成了隐私泄露的重灾地。
有报道称,很多电梯内的广告屏竟然都装有摄像头。
只一眼,你的个人信息就可能已经被洞悉。
不仅如此,在一些户外的广告大屏上,也处处存在被“监视”的风险。
此前,一位博主在微博上讲述过自己在广州主持一场活动时的所见所闻。
“原来有的户外屏幕上已经陆续加装了内置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头,用来捕捉有多少人看了广告、看广告时的情绪、看了几秒钟等,赛博朋克时代降临了。”
经调查发现,户外广告屏上装有摄像头,其实并不多见。
但不排除日后此类户外广告屏的逐渐流行,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并不难,成本也不高。
毕竟在AI普遍被应用的今天,任何时候都不该掉以轻心。
其实类似应用早就有了。
很多便利店都有AI智能应用方案,可以统计门外通行量、通行方向、男女构成,也可以统计分析进店顾客年龄、性别、潜在职业类型和关注商品等。
而作用和安装摄像头的户外广告屏相似。
人脸识别,好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支付那么容易。
在很多时候,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蕴藏太多太多猫腻。
除了普通人的隐私已经泄露的令人发指外,一些明星等公众人物也没能幸运避免。
此前,“明星隐私倒卖链”一跃冲上了热搜,一直备受讨论。
明星信息泄漏产业链后发现,被售卖的信息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类目之全,简直叹为观止。
无论是手机号、身份证,还是明星的航班、酒店信息,各类音乐游戏账号,甚至连户籍,都被明码标价出售。
于是,在如此旺盛的需求下,各类“黄牛”也频出,并且将这一潜在的需求,发展成了一条产业链。
疑似黄牛和买家聊天截图
拥有巨大体量粉丝群的明星的消息更是抢手。
所以,也就不难形成一个持续暴利循环:
“如果持续有粉丝购买,月入数万不是一件难事。”
忍无可忍的明星公开斥责信息泄露,但这种现象仿佛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根除。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连明星吸过的烟头都没有放过。
王源吸烟被狗仔拍到后,有商家竟然挂出了他的“二手烟头”售卖。
明码标价31万保真,并且还支持DNA验货。
莫不是在自说大话?简直实在赤裸裸地侮辱智商。
甚至,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还延伸到了国外。
2018年年末,有4名中国粉丝为了见到自家爱豆,不惜连带整架客机300多人行程延误。
据报道,他们“拿”到自家爱豆航班信息后,带着标语牌就上了飞机,没想到,近距离接触明星后,不仅不理会乘务人员的提示,还在多次劝阻无果后,自顾自地要求退票,留下一飞机人在风中凌乱,最终导致航班为此延误1个多小时起飞。
如此疯狂的举动实在令人五味杂陈,愤慨又无奈。
可是在信息时代中裸奔的人,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你我?
4
总之,只要有利可图,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那些踩着法律的底线疯狂贩卖隐私信息的人,在所不惜。
但我们始终相信,打击信息犯罪的力度势必会逐渐加大。
毕竟,这种畸形的暴力交易早就该停止了。
当然,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既定的信息时代中,需要时刻提高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隐私。
首先,不要把带有个人信息的各类纸质随意丢弃,如银行单据、快递信息等。保管好所有和自己有关的文件记录,不要的时候,及时销毁。
其次,牢记所有账号密码,尽量不要所有平台用统一的账号密码登录。
如果实在难以记住,可以试着通过可加密的方式记录。
最后,每年至少在征信中心或银行等机构查询一次自己的征信报告,确保自己没有“被贷款”或“被法人”。
无论是诈骗还是信息泄露,皆是因“窥私欲”而生。
说到底窥私欲只是一种潜在的低级欲望,而有的人做的就是把这种潜在欲望无限放大。
毕竟,在当下这个社会,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我们都有不想公之于众的隐私,它需要被保护,也必须被保护。
在保护个人隐私泄露上,未来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人人都活在坦荡而干净的信息化时代,是我们不变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