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从业20年后,我变了么?

蓝媒汇注:日前,中国记协公示了36位长江新闻候选人名单,公示日期已于近日截止,并将在随后评选出10位最终获奖名单。其中,来自锦州晚报文体部主任的孟嘉多入围(见“阅读原文”)。本文系作者在锦州晚报创刊28年之际有感而发,首发蓝媒汇,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 | 孟嘉多   来源 | 蓝媒汇

1995年,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这一年,东方时空的水均益和白岩松刚刚从菜鸟向名主持人蜕变。这一年,马云刚刚丢掉高校教师的铁饭碗,砸锅卖铁创办了“中国黄页”。这一年,马化腾刚投了5万元,在家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当起了惠多网深圳站站长。

这一年的我,青春年少,怀揣着对未来的忐忑,加入了《锦州晚报》。那时记者在我心目中无比崇高,想得很简单,跟高人学学,找工作混口饭吃。我曾兴奋地想:如果能让我给记者们擦擦皮鞋倒倒水,能成为像少林寺的一个火工头陀或扫地僧就行。

刚入行的我,是一副呆若木鸡一头大包的形象。为了进某局长的办公室如何敲门,如何说第一句话往往要徘徊很久,打电话更是磕磕巴巴怕露怯,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想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照着说,争取让对方听不出结巴。好在那时候记者形象确实高大,无论哪个局的哪个官儿,接到电话通常的反应是:“老孟,您要过来聊聊,好啊!求之不得,欢迎欢迎!”

那时晚报记者的收入还真不错,县级干部工资在500多元的时候,我们的底薪加稿费超过了900,总觉得钱花不完,也敢下饭馆了。工作之余打打街机游戏,币子一块钱十个,一看同台打街机的好面熟,一个叫王野,搞摄影的,一个叫张洪涛,搞特写的,于是大家凑在一起分伙儿玩双打。

但比起省级和省会级媒体来,我们的收入还是太菜了,《沈阳晚报》据说当时轻松过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月入过万,您好好想想吧。那时候锦州也算是个新闻富矿产地,《辽沈晚报》的徐晓民、《半岛晨报》的程海、《沈阳晚报》刘志辉都来锦州跟你称兄道弟的挖新闻。二十年后,这些仍活跃在辽宁新闻战线上的哥们儿现在也都成大咖了。

在当时的要闻部,每天要面临海量各种信息,知识储备很快用尽,大脑像被掏空似地,就得再充电。然后又被掏空,再充……我每天琢磨的就是,发现的东西够不够上报纸?什么角度,怎么写?总为看问题不够深,抓细节不够精伤脑筋。也为怎么写好一个开头、结尾,能变换几种方式来尝试各种探索。后来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要10秒钟之内让人看进去,一气儿看完,写东西绝对不装。

那时我买书学《中国青年报》张建伟的深度报道,研究名编辑李大同的编辑理论,学《南方周末》孙志刚事件报道,真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我发现原来新闻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记录历史,甚至能推动历史,改变走向。 我喜欢这种力量!

于是,初级的我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级。记得网络时代刚刚来临,东北聊天骂文化盛行,写了一篇《有一种聊天叫做骂》被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引用在一本书中。记得一个导演要买我《重逢在鬓染霜雪的春天》的版权,记得一篇报道推动了锦州取消灵棚政策出台,让人们从此免受守灵之苦。还记得一文章发在《人民日报》上,让一个村的主任出名了,村主任驱车几十里送来两箱葡萄,满载着沉甸甸的谢意。我曾几次为白血病患者奔走,改变了原有的厄运。他们对我最大的褒奖莫过于说句:“你的文章,我的命,认识你真好!”我喜欢这种新闻力量对社会发生作用,给弱小者改变命运的感觉。那让我切身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我喜欢南方周末的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于是在这座城市,我也体验过出名的感觉。一次肾结石犯了去医院,挂号时医生说:“哎呀!你就是孟嘉多啊,是报纸上的那个孟嘉多吗!”他问起个没完,却忘了我正疼得龇牙咧嘴……介绍对象时也有女方用崇拜眼神儿看着你问:“你就是那个孟嘉多?你不是女的啊!”还有一回,一篇文章全国各大网站首页和微信推送转了个遍,澎湃新闻和《法制晚报》的哥们儿姐们儿发来微信说:“老兄,这下你出大名了,感觉挺爽吧!”效果未卜的我回了句:“感觉心里没底,怕怕!”

这个社会我见过光明,也见过黑暗,不知什么时候,我不可阻挡地成熟了。现在叫孟老弟的少了,叫孟哥的多了。立定跳远两米八,千米长跑3分08秒早就不可能了,走在街上的靓女们不再为我回头,提升男人魅力只能靠香水了。那天,一位好久不见的老友言不由衷地夸赞说:“你多好,还这么年轻!一根白头发都没有。”我坏笑着说:“怎么没有?只是没长到头发上。”

现在的我早已不是那个敲门羞怯的菜鸟了。或许穿着风衣、西服还装点儿稳重装点儿酷,面对会装的人,我也得配合着跟他装。有时别人还没说完上句,我就知道他下句要说啥。逐渐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有一天我反问自己,我变了吗?变了!我改变了生活,生活也改变了我。但见到朋友有难,我还会倾力帮助,见到不平还能一声吼。见到缓缓而来的老大爷,我还能倾听他的诉说。扪心自问,我的初心未变。

纸媒境遇早已不复当年。20年后的我,不再像初级装备菜鸟那样的发愁,也能装模作样教新入行的菜鸟们如何打怪升级了,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无奈,也会自嘲了。但翻开那些十多年前已经发黄的报纸,看看过去自己写过的东西,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知为何,那时的笔法稚嫩青涩,那时未必成熟,却有一种难言清新。在字里行间,我看到20年的成长,成长中伴着阵痛,伴着快乐,伴着坚持,早已渐行渐远。抚摸着发黄的报纸,就像面对20年前那个青涩的我。

我忽然觉得一种特别宝贵的东西失去了,它就在我的指尖溜走,或许,永远的失去了!我在不知不觉中热泪盈眶……

口袋干瘪,但初心不变,执着前行的媒体人,祭奠那终将逝去的青春。

(作者系锦州晚报文体部主任,主任记者,获25届中国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辽宁新闻奖一等奖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