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总结——各种坡度汇总
本文来源:网络
蒸汽管道坡度
汽水同向蒸汽干管:i≥0.003
汽水反向蒸汽干管:i≥0.005
热水管、回水管、凝结水管:i≥0.003
连接散热器直管:i≥0.01,坡向应利于排水与泄水
蒸汽单管系统连接散热器的直管:i≥0.05
自然循环热水管、回水管:i≥0.01
回水管道坡度
重力循环供回水干管坡度:0.005~0.01,坡向宜与水流方向相同;
连接散热器直管:0.01~0.02
分水缸安装坡度:0.01,坡向排水口
供暖地沟坡度:0.003,坡向积水坑
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统的散热器连接管)可无坡度安装,但管中流速不得小于 0.25m/s
地下敷设供热管道和管沟坡度不应小于 0.00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宜坡向干管。地上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
水平烟道坡度:1%,坡向锅炉或排水点;
轻柴油管道坡度:i≥0.3%;
轻柴油管道坡度:i≥0.4%;
灰渣沟设置激流喷嘴时,灰渣沟坡度不应小于 1%;
锅炉固态排渣时,渣沟坡度不应小于 1.5%;
锅炉液态排渣时,渣沟坡度不应小于 2%;
给水管道坡度
给水水平管道坡度:2‰~5‰,坡向泄水装置。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水暖施工》5.2.2,P16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水暖施工》5.2.3,P17
水平安装的辐射板坡度:≥5‰,坡向回水管。树上鸟教育暖通设计在线教学杜老师。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水平环路集管坡度宜为 0.002。
冷凝水管道的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干管坡度不宜小于 0.8%,支管坡度不宜小于1%。
凝水盘的泄水支管沿水流方向坡度不宜小于 0.010;冷凝水干管坡度不宜小于 0.005, 不应小于 0.003,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厨房排风系统风管坡度
厨房排风系统风管应设不小于 2%的坡度坡向排水点或排风罩。
输送潮湿空气时,需防止水蒸气在管道或袋式除尘器内凝结,管道应进行保温。管壁温度应高于气体露点温度 10~20℃ 。管道应设置 0.005 的坡度和最低点排水。
当风管内可能产生沉积物、凝结水或其他液体时,风管应设置不小于 0.005 的坡度,并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通风机的底部设排液装置;当排除有氢气或其他比空气密度小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时,排风系统的风管应沿气体流动方向具有上倾的坡度,其值不小于 0.005 。
空调水管坡度
空调冷凝水盘的泄水支管沿水流方向的坡度不应小于 0.01;冷凝水水平干管不宜过长,其坡度不宜小于 0.003,不应小于 0.003,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必要时可在中途加设提升泵。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可不设坡度敷设。
为确保地埋管换热器及时排气和强化换热,地埋管换热器内流体应保持紊流状态,单 U 形管不宜小于 0.6m/s,双 U 形管不宜小于 0.4m/s,水平环路集管应敷设不小于 0.002 的坡度。
燃油、燃气锅炉水平烟道坡度
燃油、燃气锅炉水平烟道宜有 0.01 坡向锅炉或排水点的坡度。
煤场场地应平整坚实,地坪应高出地下水位 0.5m 以上,场地应有不小于 0.05 的排水坡度.
灰渣沟应力求短而直,并保证有一定坡度;设置激流喷嘴时,灰沟坡度≮l%;渣沟坡度≮1.5%。
供油管道宜顺坡敷设,管道坡度不应小于 0.3%。
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 0.003。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 0.01 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输送干燃气的水平管道可不设坡度,输送湿燃气(包括气相液化石油气)的管道,其敷设坡度不应小于 0.002,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 0.0015。
水平烟道应有大于或等于 0.01 坡向用气设备的坡度;
制冷剂管道坡度
氟利昂制冷剂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吸气管道坡度:i≥1%,坡向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道坡度:i≥1%,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氨制冷压缩机:
R717 制冷压缩机吸气管道坡度:i≥0.003,坡向蒸发器、液体分离器或低压循环储液器;
R717 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道坡度:i≥0.01,坡向油分离器;
推广
暖通家族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8. 2. 5 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特殊回油管除外) ;液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引出时,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的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小于 2 倍支管直径,且不小于 200mm;
4 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的连接,其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 8.2.5 的规定;
表 8.2.5 制冷剂管道坡度、坡向
管道名称 |
坡向 |
坡度 |
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氟) |
压缩机 |
≥10/1000 |
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氨) |
蒸发器 |
≥3/1000 |
压缩机排气水平管 |
油分离器 |
≥10/1000 |
冷凝器水平供液管 |
贮液器 |
(1~3)/1000 |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水平管 |
油分离器 |
(3~5)/1000 |
管道名称 |
坡度方向 |
坡度参考值 |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氨) |
蒸发器 |
≥0.003 |
压缩机进气/吸气水平管(氟里昂) |
压缩机 |
≥0.01 |
压缩机吸气管(氨) |
液体分离器或低压循环贮液器 |
0.001~0.003 |
压缩机吸气管(氨) |
蒸发器 |
≥0.005 |
压缩机排气水平管 |
油分离器 |
≥0.01 |
压缩机排气(氨) |
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
≥0.01 |
压缩机至油分离器的排气管(氨) |
油分离器 |
0.003~0.005 |
冷凝器水平供液管 |
贮液器 |
0.001~0.003 |
冷凝器贮液器的水平供液管 |
贮液器 |
0.001~0.003 |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的水平管 |
油分离器 |
0.003~0.005 |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出液管(氨) |
贮液器 |
0.001~0.005 |
与安装在室外冷凝器相连接的排气管(氨) |
冷凝器 |
0.003~0.005 |
液体分配站至蒸发器(排管)的供液管(氨) |
蒸发器(排管) |
0.001~0.003 |
蒸发器(排管)至气体分配站的回气管(氨) |
蒸发器(排管) |
0.001~0.003 |
机器间调节站的供液管 |
调节站 |
0.001~0.003 |
调节站至机器间的加气管 |
调节站 |
0.001~0.003 |
压缩机吸气管(R22) |
压缩机 |
≥0.02 |
压缩机排气管(R22) |
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
≥0.01 |
—《END》—
好 文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