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参考论文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与教学的不断融合,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媒介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运用新技术为教育服务,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和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开创的具有颠覆意义的翻转课堂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和传统教学相比,新技术支撑下的翻转课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人性化学习理论,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因其理念新、形式变,其教学资源需要重新挖掘和重组,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微视频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

翻转课堂的兴起源于微视频,萨尔曼·可汗曾提出要用视频再造教育,可见其重要地位。它能暂停、倒退、重复观看,为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提供了保障,赋予了学生更充裕的学习时间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建构,而5~8分钟的播放长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生动的画面表现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绩效,因此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

微视频教学效果虽好,却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通过微视频进行自学。只有那些以概念教学为主的课或者计算课、复习课等才适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微视频先行学习。因而,在课题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考量。“统计表和统计图(二)”(以下简称“《统计》单元”)是我们挑选出的内容。通过对数学课标的研读,可以看到4~6年级的学段目标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描述是“要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核心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我们梳理和重构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并将其分为2课时,每课时包括课前视频和课堂交流,其中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合并、生成以及统计图表的认识纳入第一课时的微视频教学范畴,表图之间的转换和复式统计图的画法作为第二课时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如下页图1)。

为了保证微视频的教学质量,在确立录制内容后,教师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目标,考虑学生当前的学情,选择能够充分体现微视频优势的表现内容进行录制。录制前准备演示PPT,录制时应语速恰当、自然流畅。讲解时,光标要随着内容的变化而相应的位移,必要的时候要画一些颜色线,写一些关键词或符号等给学生提供提示性的信息。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录制的视频既可以是普通的屏幕录制,也可上传至YouTube后利用其强大的交互编辑功能制作成交互式微视频,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可以参与视频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是学生课前学习的主要阵地

课前的学习绝不仅是简单的微视频的观看,需要一个综合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教学微视频、电子导学单、在线测评、在线错题本、BBS留言板或实时交流客户端和具备学情诊断功能的分析后台整合起来,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教室。事实上,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平台正在逐渐被发达国家所认同和接受,其出色的资源管理机制和独特的评价管理技术,以及快速的资源传播渠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阵地。

1.电子导学单

翻转课堂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被动的学转为主动的学。而任务学习单是破解此难题的一剂良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学习任务单演变成了电子导学单(如图2),从此模块的架构来看,电子导学单已经融合了微视频、在线测评、导学案以及拓展性的材料,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设计自行添加过程或步骤,从而形成有流程的完整课程包。它和传统导学单相比,优势是结构清晰直观、一目了然,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去自学,产生的疑惑随时记录在每个环节的留言区内,以便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回应。学习有导航,资源很丰富,课程包的设计者要做的就是为模块提供功能配套设计的导学案和测试题。

2.学情分析

所谓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问题等情况进行探查,并判断其状态、性质、原因和发展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应对方案。传统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线学习的所有行为都会被系统跟踪和记录下来,包2bf8d09a280b5a181ac5c6701b8060e29009fc4a36a40970507ba774fa18e308括学习每个视频、做每一份测试题所用的时间、每道习题的错误点和错误率都能在教师的学情分析后台得以统计和体现。只有更精细、更科学的统计结果才能为后续的个性化辅导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平台提供的其他功能,如在线互动答疑、智能组卷、在线考试、家校互动、教学展示、教学资料云存储及合作共享等也有待实践者深入挖掘和利用。

平板电脑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制作图表的便捷工具

如前所述,《统计》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核心目标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此,我们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在原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置了“综合拓展”教学内容。传统的数据搜集和整理、统计表的绘制是很费时费力的,结合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汽车流量”、“图书喜好”、“近视人数”和“空气质量”等专题板块的研究。由于信息量大、跨越时间长,用传统的方式,要在一节课上完成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并制作成统计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数据的搜集既可以直接获取,也可以间接获取。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引入平板电脑,让学生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下分工合作开展活动。这里,除了第二板块统计本班学生对各类图书的喜好情况可以采用现场调查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外,其他板块受各种条件制约,直接获取信息难度很大,所以采用间接方式获取信息。例如,关于第一专题板块,选择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新华路段,统计早上和中午两个时段各5分钟内通过的小汽车和大货车的数量,由于时间分散,到现场去统计比较麻烦,所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两个时段的路况拍摄下来,并存入平板电脑,让学生通过视频统计车辆情况。第三专题板块,为了更好地突出研究价值,把本班学生五年级的近视情况和一年级时的近视情况进行比较,而这些信息在学校的网站资源库里有电子存档,所以教师提供了链接方式,让学生自主查找。第四板块是选择三亚和无锡两个城市,统计其2014年每个季度的天气质量情况,这些数据则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这样,不仅让学生完整经历了对原始数据的搜集过程,并且节省了大量时间,让活动过程更有效益。参考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图表的制作已经不再是学生的学习重点,所以,本次活动中图表的绘制采用电子方式,即在Excel电子表格记录并输入数据,自动生成条形统计图。这样,学生就从烦琐的绘制图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分析数据上,切实提高了数据分析观念。

总之,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何充分利用技术资源为教育服务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论文链接: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3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