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解读」南岸 提升城市品质 增添美丽风景
南岸,长江之南,重庆之眼,“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品质城市,重庆的城市会客厅。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近年来,南岸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结合城市提升的深入推进,将打造“三生四宜”品质城市作为目标指引,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山城步道建设、马路办公、坡坎崖绿化美化等方面,进一步做靓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老旧小区改造
营造整洁舒适人居环境
近年来,南岸区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城市尤其是老城区有机更新,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40多年,眼看着这里一天天变老变旧。可是如今,这里可是旧貌换新颜了。”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家住南岸区长江村的退休工人李源田高兴得合不拢嘴。
长江村位于铜元局街道双峰山社区,是长江电工厂、桥梁公司的职工用房,普遍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代久远,片区内不少房屋结构出现老化损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还有不少屋面漏雨问题突出,下水管道、化粪池堵塞等问题时有发生,配套设施薄弱,致使当地居民居住环境较差。
从去年开始,南岸区在长江村、花园一村、弹子石转盘等1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项目,改造面积57.5万平方米,总投资1.07亿元,涉及7个街镇、惠及居民6414户。
▲长江村老旧小区改造
通过拆除违章搭建、修缮加固房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如今这些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内增设儿童设施和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长廊和广场,改善了小区环境和居住条件。
今年,南岸区又实施了南坪正街、花园路团圆堡、广阳镇原重庆造船厂等老旧小区改造片区25个、项目28个,改造面积142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涉及9个街镇1.9万户居民,计划今年内全面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南岸区着眼于社区功能更新,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养老、托幼等“一老一小”问题,补齐小区公共空间、社区用房、游乐设施、停车位等基础设施短板。针对不同小区、不同楼栋南岸区住建部门精准制定改造方案,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业主参与、企业服务’的居住社区管理机制,鼓励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或通过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或居民自管等方式,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促进老旧小区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南岸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城步道建设
古道焕发新魅力
游览山城,步道是“灵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休闲健身、文化旅游功能的植入,原本并不起眼的步道正在成为重庆的城市景观。
今年,南岸区推进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为一体的“山城步道”建设,打造南岸开埠文化游线,构建“两江三桥”山城步道环线,精心打造弹子石老街、海棠烟雨、慈云寺老街、米市街—龙门浩老街等7条南滨步道,串联南滨路沿线,并向南山延伸,打造“三生四宜”品质城市“必游之地”,树立山水最重庆“体验标杆”,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有着千年历史的黄葛古道,是重庆主城知名度最高、古迹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道。古道始于秦代,盛于唐宋,是重庆通往云南、贵州等地的一条陆上重要通道,被称为重庆古代通南达海大道。
黄葛古道上至黄桷垭老街,下经上新街前驱路、海棠溪2条支线,可分别至南滨路龙门浩老街和海棠烟雨公园,全长约3.6公里。
▲苦竹溪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南岸区按照两江四岸核心区山城步道建设的要求,把黄葛古道提档升级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建设内容包括古道保护性修缮、生态修复、景观小品及配套设施完善。
在建设过程中,南岸区住房城乡建委按照“五尺道”标准修复古道路面,补植阻燃植物,利用原有布局打造风雨亭、古道驿站、旅游厕所,设置直饮水池、垃圾桶等配套设施,做好灯饰设计和景观小品,重现古驿道传统风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同时,南岸区还启动了黄桷垭老街修缮及品质提升工程。以“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为文化主线,坚持大保护、不搞大拆建,尽可能保持传统巴渝建筑特征,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环境及民生经济,实现街区更新、新老融合。
坡坎崖绿化美化
城市“疮疤”变身“立体公园”
重庆作为山城,地形起伏,存在大量坡地堡坎崖壁。多年前,部分坡坎崖一度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或杂草丛生,或土石裸露,沦为城市容貌的“疮疤”。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渝航大道南岸段的腾龙立交,周边的荒坡已变成漂亮的“挂毯”,其间还塑有漂亮的图案,中间有娇艳的花朵点缀。
在南岸,像这样的坡坎崖壁景观至少有16处,典型的如黄桷湾立交景观绿化、南滨路呼归石花阶。不入眼的荒坡崖壁,脱胎换骨成了百姓家门口的“立体公园”。
据介绍,为让坡坎崖有机融入城市山水立体画,今年以来,南岸区以腾龙立交坡地绿化、黄桷湾立交景观绿化为重点,把坡坎崖建设成为城市“挂毯”,着力实现一步一景、步移景换。
在这项工作中,南岸区结合城市景观打造、城市生态提升等内容,让坡坎崖变身“城市绿叶、市民乐园、街头景观”。
▲腾龙立交边坡绿化美化
一是结合城市生态提升。南岸区城管部门因地制宜,尊重原有地形,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利用乡土树种建设城市坡坎崖生态带,完成寸滩大桥南桥头、内环快速路、烟雨路等城区带状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实现坡坎崖“变身”城市绿叶,提升区域绿色生态品质。
二是结合城市功能拓展。在居民区附近坡坎崖整治中合理增加运动、休闲设施,增强绿地使用功能,规划实施黄桷湾西侧边坡公园、弹子石小学新区旁边坡体育公园等社区公园项目,实现坡坎崖“变身”市民乐园,丰富城市公园社会功能。
三是结合城市景观打造。依托滨江山地城市地貌雏形,南岸区通过跌水、花田、台地等多维坡地拼接,在南滨路打造呼归石花阶,实现坡坎崖“变身”街头景观,展现滨江山地城市风貌。
据统计,南岸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项目共16个,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13个,项目面积18万余平方米。
日前,市城市管理局在南岸区召开了主城片区“坡坎崖”绿化美化工作现场会,南岸区坡坎崖建设项目得到一致肯定。
“接下来,我们大力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立体公园,让‘城在山水间、人在公园中’,努力让城市成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路办公
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时值周末,天气晴好。从高空俯瞰,广黔路曲折蜿蜒,色彩艳丽,宛如一条美丽的彩色画廊。前不久,广黔路提档升级完工,经过集中改造广黔路与南山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广黔路起点位于南岸区四公里,终点位于南岸区黄沙坎,全长3.6公里,是南岸区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多年来,该路段存在路面坑洼不平、道路附属设施破旧、园林绿化藤蔓植物恶性缠绕、杂草丛生、暴露垃圾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今年5月,通过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开展“马路办公”,南岸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广黔路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沥青路面摊铺3.6公里,整治人行道3100平方米,涂装沿线道路隔离设施4500余米,清洗、更换沿线路灯500余盏;修剪行道树960余株,种植乔木116棵、灌木1.2万余株,播撒花种约3500平方米;清理道路两侧边沟约27公里,清除积存垃圾725余吨;拆除违规户外广告(含店招牌)设施143块;新建施工围挡1300余米,规范整治空中各类线缆2600余米。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广黔路沿线市容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市民群众对城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态度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迁建项目效果图
广黔路的变化只是南岸区城管部门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通过“马路办公”南岸区领导、区城市管理局及各镇街、经济板块发展中心领导班子开展“马路办公”2171次,解决问题10249个。
今年以来,南岸区已完成水云路、学府大道、江南大道、丹龙路、向黄路等9条路段人行道完善提升,对行道砖、植树圈、路缘石和路边石等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厕服务水平,南岸区今年计划新建公厕5座、改造公厕2座,目前已有3座新建公厕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为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南岸区还从制度建设、设施建设、示范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夯实基础,2020年计划打造20个示范小区,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模式。
▲广阳岛
“提升城市品质,意味着要补齐城市短板,提升治理能力。”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南岸区将始终在城市提升深入推进的道路上朝着目标“奔跑”,不断从城市的品质、风貌、内涵上下功夫,打造“三生四宜”品质城市,努力为居民们打造一个“诗意栖居”的家园。
来源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