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俗文化 打造陇蜀之城 娄炳成

  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陇南民间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设计出思想内容健康、文化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在古城、古镇、土特产品展销节会、农贸市场、美丽乡村休闲娱乐胜地、旅游景点、乡村戏台、农家乐、城镇广场、公园场地、酒店宾馆、网络媒体,广泛开展民俗文化表演、比赛、展览活动,以此吸引外来游客、刺激物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打造陇蜀之城的重要内容之一。

  陇南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大型的西和乞巧活动、武都高山戏、文县白马池哥昼、宕昌羌傩舞艺术表演之外,还有羊皮扇鼓舞、社火、说春、祈雨、攒神、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武都三仓灯戏、康南打锣鼓草、两当号子、集市牙客、女婚男嫁等独特的众多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整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时代气息,表现现代陇南人的生产生活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对于打造陇蜀之城有着十分积极的重要意义。

  打羊皮鼓和跳羊皮扇鼓舞,在陇南的武都、文县、康县、西和县、徽县、成县等地广为流传,主要出现在庙会祭祀、攒神、祈雨等活动中。因羊皮鼓形状像蒲扇,也叫扇鼓,把上套有九个铁环,叫“三环九扣”。羊皮鼓敲打起来,声音清脆响亮,铁环发出“唰唰”的响声。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挖掘整理,改革创新,给这一民间神秘的舞蹈形式赋予了健康积极的内容,配以带有陇南特色的音乐,将打羊皮鼓、跳扇鼓舞搬上了舞台,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康县、徽县等地,还将羊皮扇鼓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南“羊皮扇鼓舞”是一种男性舞蹈,因此,舞蹈的动作都很有力度,很粗犷,但有的动作又很文雅。因此它有“文舞”和“武舞”之称。从整体动作来看,它的每个动作都很有规范,技巧性也较高,如动作名称就有“缠头过脑”、“鹦哥松毛”、“摔胯”、“耸肩打鼓”,“弹脚”、“锦鸡蹿牡丹”、“打尖脚”、“反耍鼓花”、“摆坛”等,而它的“拜四门”和“缠头过脑”、“反耍鼓花”继承了传统的表演仪式,也是整个“羊皮扇鼓舞”的纽带,它使“扇鼓舞”具有更完善的舞蹈性。

  我们陇南,把社火称作社呼。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初六到十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民间社火就会红红火火地耍起来,极尽热闹和喜庆。陇南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伏羲文化”和“秦陇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这种极为大众化的艺术表演形式,深深地根植于民间丰厚肥沃的土壤之中,最接地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代代传承,历久不衰。

  陇南的社火集激情与技艺为一体,既有细腻的情趣表演,又有高超的技巧表演,使人看后回味无穷。就音乐特点而言,陇南社火一般是以动作为主,音乐为副,音乐始终为动作服务。如音乐节奏的快慢,要遵从于动作的需要,不同的动作需奏出不同的节奏,音乐唱段上,曲调上多吸收当地民歌,个别还运用现代的西洋乐,经过多年流传,在当地风格民情的影响下,再经艺人的加工,就成为别具一格的歌调,词的内容大多以吉祥,喜庆为主,加以劝善、行好,边演边唱,使社火气氛更加丰富多彩。

  礼县的春官主要集中在龙林,大潭的沿河一带,人称春官窝子。说春唱词大致可分为九种类型,主要包括农时节令类,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生产》《说采茶》;吉祥喜庆类,如《上梁大吉》等;婚丧嫁娶类,如《嫁女》《十月怀胎》等;历史典故类,如《抗金英雄岳飞》《梁山一百单八将》《桃园三结义》等;七十二行类,如《说药王》《说鲁班》《说铁匠》等;祝福祝寿类,如《八仙庆寿》《说花甲》等;劝人行善类,如《说二十四孝》《说尊老爱幼》《劝夫妻莫打架》等;时政宣传类,如《自由婚姻好》《计划生育好》等;揭露丑恶类,如《说赌博》《说四大家族》等。

  说春是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一种传统民间说唱习俗,应为传统民间曲艺中的说唱艺术。它经过数千年来的民间流传,对中国传统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拟的。说春歌谣完全来自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之顺口溜,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有传统民间习俗、生产劳动、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有不少内容还包含了世界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产劳动习俗之由来,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标本。

  祈雨由古代民间从事农业生产对雨水期盼的现实需求,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早年间,在我们陇南,每逢大旱之年,民间就会进行祈雨活动。那些供奉着龙王爷的村子,以及没有供奉龙王爷的村子,村民们都会将龙王爷或其他神(譬如二郎神、关帝神、山神爷等)的塑像抬到江河湖溪边,举行隆重的仪式,以祈求老天爷施雨。

  祈雨又叫求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巫术活动。在我国,早在殷商年代,祈雨活动就已风行。殷商卜辞中就有“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东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的记录,可看作是最早的祈雨咒文。而著名的商汤祈雨的故事,更是言之凿凿,有史为证。据考证,甲骨文中的“舞”、“烄”等,都是殷人求雨祭神的主要仪式。“舞”即人们唱歌跳舞,用向天呼号的方式乞求下雨。“烄”是焚人或曝人的求雨方式。在古人的心目中,巫是上天的使者,沟通天地是他们的职责,用火焚巫是令其升天,亲自向上天禀告人间的旱情,乞天降雨。

  在我们陇南,民间有一种祭祀神灵的活动,叫作“攒神”。“攒神”既有把众神聚集在一块的意思,也有许多村民聚集在一块,给所要祭祀的神灵捧场,热烈而隆重的举行拜神活动的意思。“神灵有感,神通广大,救人危难,护佑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攒神”祭祀活动的根本目的。至于它的活动程序,陇南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很复杂,有的稍微简略一些,但都非常热闹,非常隆重。其中,活动在每年每村约定俗成的庙会日期间举行,敬献牺牲,桨老爷,打羊皮鼓这些最主要的事项,都是一样或必不可少的。

  民间“庙会”亦称“庙市”,是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寺庙节日规定的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由于“庙会”这一市集形式,不仅满足了民众对于物资交流、商品贸易的需求,也满足了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神许愿的精神寄托。因而,自古至今,“庙会”在陇南农村尤为盛行。攒神是庙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村子里一年一度的大事,在村民心目中极为神圣,全体村民或按户或按人头捐献钱粮,以维持操办费用。

  陇南影子腔,又名“灯调”或“梅花腔”,是甘肃特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陇南民间已经流传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后经过挖掘整理、改革提高,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搬上舞台,正式定名为“陇南影子腔”。陇南影子腔发源于西和、礼县、康县一带,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至道光年间,它的兴起,与陇南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陇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杂居,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当时,广泛流行与西北大地的主流大戏秦腔,由于受舞台演出条件的限制,很难进入闭塞的山区。山区民间艺人为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娱乐,以及求神还愿等需要,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各种艺术形式,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创立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小戏——影子腔。

  歌德、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影子腔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评价,说中国皮影戏是电影的鼻祖。可以说影子腔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从清人入关至民国初年,中国影子腔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

  陇南文县玉垒花灯戏,是在民间正月十五花灯节耍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戏曲艺术,与其他地方的花灯戏有着很大的不同。演出时,戏台前后挂满各种彩灯,花灯手穿红着绿,一手执自制的造型美观形式多样的花灯,一手执扇,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彩灯歌舞交相辉映,是名副其实的花灯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其表演形式逐渐得了丰富和提高。

  玉垒花灯戏的源头久远。据袁氏家谱、有关实物及多数讲述人记忆表明,明朝中期,由四川迁居文县玉垒坪的袁氏家族,将四川的“花灯”带到居住地演唱。明万历中期,“千总爷”袁应登为向“三官爷”还愿,将玉垒坪蛇头形石嘴上背白水江而筑的“三官庙”中的“天官”、“地官”、“水官”三尊木雕像换为铜像,在庙旁垭豁里修建一座面江而立的雕花戏楼,登台演唱“花灯”灯曲和本地的民歌小调,逐渐形成玉垒花灯戏,吸引四乡八村的村民前来观看。清乾隆年间,距玉垒两华里多路的筏子坝至嘉陵江的航道开通后,船主常求三官爷保佑船只来去平安而酬神唱戏,使玉垒花灯戏声誉大振。每至唱戏,临近的甘川陕客商及游人蜂拥而来。从花灯戏形成以来,年年都有演出。

  每年春节过后,元宵佳节临近,是武都三仓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段。春播尚早,当地群众趁着祥和热闹的节日气氛,为祝愿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心想事成、事事顺心,就开始唱起了花灯戏,年年如此,没有例外。三仓乡闹院、李家坝、坪头、水沟村,分别于农历正月初三、初六、初十开始隆重演出。

  三仓灯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属曲牌体戏曲剧种,其唱腔哀婉凄楚的有,慷慨激昂的多。常见的曲目有:颂寿元、怀胎歌、送报条、打彩、闹五更等。三仓灯戏的剧目承传下来的有:《草鞋》《抓丁》《老爷赶考》《孟姜女》;移植、改编的有:《白蛇传》《铡美案》《老换少》《小姑贤》《柳荫记》等。许多传统剧目如《双干子》《媒保长》等具有明显的教化意义;其晒衣、议事、送灯等演出习俗是当地民众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别样体现。

  “打锣鼓草”,是流传于康南田间地头,类似于劳动号子,但又比一般的劳动号子更具有表演性的一种劳动歌舞形式。康南地广人稀,不论是大集体时代还是现在的包产到户,每个村子都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集体劳作习惯。劳动时,由两个人在地边上敲锣打鼓,众人一边薅草,一边随着锣鼓的节奏唱薅草歌,整片推进,互帮互助,场面热闹,气氛活跃。

  康县南部地区地广人稀,农田草荒严重,农民苦不堪言。相传,很早以前,百姓上奏玉皇大帝,要求关心农事,体恤民情,玉帝给百姓赐了一锣一鼓,让他们到田地转悠,敲打锣鼓就没草了,百姓们照此去做,果真灵验,凡锣鼓响过之处,杂草枯死,禾苗茁壮。时间久了,有些人轻松了还想再轻松,便把锣挂在树上、鼓放在阴凉处敲打,这样一来,除了树底下没草,农田里又长出草来。后来,为了消灭草荒,争取丰收,民间就出现了打锣鼓草。

  陇南两当号子,是陇南两当地方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就有“陇南乐府”的称号。两当号子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花号子”曲调高亢、音域宽广、旋律跳跃的幅度大,音调变化多,没有唱词,只有“咦、哟、哎、咳、啊、嗬、呀”等语气虚词,在民间演唱的曲目较多。其中,又分为“唢呐号子”和“鸡公号子”两种。所谓“唢呐号子”,就是歌手用声音模仿唢呐吹奏的音调而演唱的号子,有在两当南部流传甚广的《大唢呐号子》《画眉鸟儿跳架上》等曲目。“鸡公号子”就是歌手模拟公鸡报晓啼鸣的声音来演唱号子,包括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表演形式,有著名曲目有《大鸡公号子》《生鸡公号子》等。“鸡公号子”的对唱极为有趣,双方歌手站在山坡之上,一问一答的对唱,有时连续几天的对唱打擂台。直到有一方唱得张口结舌服输方才罢休,类似电影《刘三姐》中的场景。“鸡公号子”听起来既幽默,又富有哲理,妙趣横生。

  “排号子”一般有唱词,其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的,曲调比“花号子”的调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跃变化较小,也是当地最为普及的号子曲目之一。“排号子”又分为“拉箱号子”和“山歌套号子”两种形式,一般都和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自明清以来,外地客商在广金乡的大山林中开办了许多的炼铁厂、采矿场,如松坪村的漆园子铁厂、响水村的钢场坪炼铁厂,据考证都是徽县、汉中富商的商号。当时的生产工艺都很落后,采矿冶炼过程中,需要很大的风箱向炉内鼓风,往往需要四至六人的合力推拉。于是“拉箱号子”便应运而生了,仅幸存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箱夫子歌》等。

  早年间,把市场中介机构称作牙行,后来又叫作市侩,转而又成了牙侩,皆因中国最早的中介出现在汉代的马市。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把马匹运到中原地区贩卖,买卖双方就需要有一个中间人看马定价,这样马匹交换的中间人——驵侩就出现了。驵侩都是从马的牙齿上看马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以此给马核定价格的,所以,驵侩又称为牙侩了。过去在我们陇南的民间集市上,中介人被称作“牙客”或“牙客子”。陇南方言把“客”读作“kei”。当时,“牙客”或“牙客子”介入的商品交易门类品种较多,都是一些大宗买卖,如木材、柴火、木炭、中药材、牛马、生猪、粮食、烟叶、茶叶、土酒、山货等。

  牙客子和买卖人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本领——“袖里乾坤”和“指头谈价”。什么是“袖里乾坤”?就是牙客子穿的袖子一长一短的“标志服”,具有独特的实用功能,用那只长袖遮住人们的视线,在袖子里面暗中操作;而暗中操作的就是“指头谈价”。牙客子与买卖双方谁都不说话,牙客子亲热地伸出长袖子的那只手,先握住卖方的手,然后将自己的长袖子捂住两只手,在袖管里动个不停,这就是捏指头谈生意,卖方用手势开价,牙客子还价。这种手势讨价还价表示的具体数字是:伸拇指表示一;伸无名指与小指表示二;伸小指、无名指与中指表示三;伸小指、无名指、中指与食指表示四;五指全伸表示五;伸小指与拇指表示六;拇指、食指与中指捏在一起表示七;伸拇指与食指表示八;伸出食指作钩状表示九;出一拳表示十。

  在陇南的康县南部山区、武都东部山区,一直保持着女娶男嫁的婚姻习俗。据统计,在康县太平、阳坝、托河等乡镇和武都裕河乡一带,以这种婚姻形式构建的农村家庭达一万户左右。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陇南这些地方的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罕见的汉族特殊婚俗。

  这种婚姻很好地解决了老人们所担心的“防老”和“续香火”的问题。当地老人们说:女儿比较体贴老人,留下招个好女婿,就会一好变两好,儿子虽然“嫁”出去了,但还是自己的儿子,如果儿媳孝顺,那就是好上加好。儿媳如果不理想,那只当做一门亲戚,比娶进门要省心多了!女娶男嫁体现了男女平等,女子留在娘家,调整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助于互敬、互爱、互助、互谅,和睦相处,和谐理家,避免了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家庭团结、社会和谐。

  上述列举的十二种陇南民间民俗文化形式,只是陇南民俗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它们有的是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有的是民间表演艺术,有的是风俗习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都具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性,经过进一步挖掘整理,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做一些艺术加工,编排成节目戏曲,就可以在古城、古镇、土特产品展销节会、农贸市场、美丽乡村休闲娱乐胜地、旅游景点、乡村戏台、农家乐、城镇广场、公园场地、酒店宾馆、网络媒体上表演、比赛、展览,为打造陇蜀之城,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出实实在在的活动项目,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陇南:油菜花开春意浓

    文县是我省春天来的最早的地方 随着气温的回升,在文县碧口.中庙等乡镇 3万余亩油菜花竞相开放,流金溢彩 沁人心脾的花香与热烈的色彩 调和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 奏响了春天的第一个音符 吸引了众多游客在 ...

  • 浅谈打造陇蜀之城 娄炳成

    基于对陇南地域文化.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等基本市情的准确认识和把握,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和制定了要"把陇南建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城市. ...

  • 打造陇蜀之城要提升小城镇的文化品位 娄炳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陇南市掀起了小城镇建设的热潮,使得宕昌县哈达铺.礼县盐官.文县碧口.康县阳坝等千年古镇焕发了青春:徽县伏镇.西和县长道.武都县洛塘.文县临江等新型小城镇脱颖而出.这些小城镇, ...

  • 打造陇蜀之城要重视文艺表演团体建设 娄炳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除了陇南地区五一秦剧团之外,九个县中,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等六个县都有秦腔剧团,一些较大的企业,如陇南春酒厂,也有自己的文艺演出团队.武都县鱼龙.三仓和文县玉垒还 ...

  • 打造陇蜀之城要提高农家乐的娱乐档次 娄炳成

    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星罗棋布在陇南广大城郊.乡镇.村落.景区的农家乐,为打造陇蜀之城.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的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 ...

  • 利用班级文化打造幸福班级

    冯思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置身其间,不 ...

  • 如何利用道教文化打造养生度假区?| 附匠工营国·全案全程项目案例

    --道教是在中国固有文化孕育下土生土长的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那么究竟何为道教?道教起源于上古鬼神崇拜,发祥于黄帝和老子 ...

  • 【陇蜀之城】王得虎《琵琶镇. 一架弹奏千年的琵琶》

    琵琶镇.  一架弹奏千年的琵琶 王得虎 悠悠琵琶曲,古韵弹千年. 一个座落在西秦岭南麓千折百回折皱中,古地名叫做"琵琶寺"的古镇,在世代勤劳民众共同的不懈努力下,人民安居乐业,镇子 ...

  • 正确认识“陇蜀之城”的深刻内涵 娄炳成

    二零一六年,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和制定了要"把陇南建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城市.生态屏障.美丽家园,打造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陇蜀之城"的宏伟构想和规划.四年来 ...

  • 【陇蜀之城】 桂 香(精短小说)

    桂 香 刘满园 桂香15岁便从青川嫁到红瓦房,跟只隔一个山头的洛塘人爱社成了亲.爱社家土改时定的富农,那些年,提起地主富农,人人躲之不及.自打桂香一来,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大男小女,有事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