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表面锈蚀
因资金有限淡化日常维护 北京馆藏文物腐蚀严重
|
中广网 11月29日 08:34
|
紧急除锈防尘 截至目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87件铁器文物,已经有80件做过保护处理。 为了让锈蚀的文物摆脱困境,北京市文物局和大葆台博物馆投资了数十万元,用于铁器除锈。 从去年开始,大葆台博物馆工作人员黄燕开始参与除锈工作。 每天一上班,黄燕就会用刷子蘸着蒸馏水慢慢地刷铁器的表面,将上面不稳定的成分去掉,这样一刷就是半天。刷完之后,黄燕就会把这些铁器放在化学溶液里,慢慢地浸泡。 浸泡快3天时,黄燕会观察铁器表面锈蚀的成分是否去掉。感觉时间差不多之后,黄燕将溶液冷却,然后将铁器一件件取出,再用干净的蒸馏水清洗干净。 洗干净的铁器基本上恢复了原状,但这并不是全部。为了让铁器保持在至少20年内不会被再次锈蚀,在铁器晾干后,黄燕还有一道工序:将铁器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保护膜也是化学原料调剂而成,能起到防尘和防紫外线的作用。 在黄燕和其同事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87件铁器文物,已经有80件做过保护处理。 和铁器一样,博物馆对馆内的数千枚铜钱也进行了处理。 但处理铜钱时没这么容易。黄燕介绍说,铜钱上的铁锈不容易除掉,有的一泡就是半年。之后通过检测,上面的锈迹才能除掉。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这些文物尽可能长时间保存下去。”周正义说。 专业人员匮乏 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的理工类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市级单位为40%,区县级单位为32%.金属器的修复过程中,黄燕全程参与,并跟着专家学习。“现在还是做一些基础工作,给专家帮帮手。”这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业的毕业生说。 在大葆台博物馆,参与铁器除锈的只有3人,其中包括黄燕。 包括馆长在内,大葆台博物馆共21名工作人员。其中,专业文物保护人员由以前的两名增加到目前的4名。新增加的两名都是新招聘的大学生,黄燕是其中之一。 “我们现在在对她进行培养,希望过上一些时间,她能成为馆内文物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周正义说,专业人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文物修复的瓶颈之一。 北京市文物局的调查报告说,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的理工类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市级单位为40%,区县级单位为32%.在一些专题类或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中,文物修复方面的人员更为匮乏,如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馆等单位,至今没有这方面的人员。 没有专业人员的直接代价是,文物的保护出现了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明十三陵博物馆中,文物刚出土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对个别丝织品涂上一层有机玻璃。结果证明这种做法不妥。目前,这些丝织品基本上粘连在一起,有些发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博物馆地方偏远,整体收入不高,是招聘人才的最大困扰。”周正义感叹,人均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薪水,对于专业人士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吸引力。 经费不足之惑 就大葆台而言,市文物局每年投入的资金并不少。然而这些资金,多是用于旧项目的抢救性修复或者新项目。 “专业人员还可以培养,现在博物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费不足。”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办公室主任郭宏说。 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保持不变,均为2万元;北京市的投入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近几年的平均投入约在821万元左右。然而,这个数字分到众多的博物馆头上,每个博物馆“能分到的羹就非常少”。 大葆台博物馆馆长周正义介绍,该博物馆每年除了不超过10万元的门票收入外,全部靠市文物局拨付。去年,申请了30万元的新库房建设资金;金属器除锈,拨付了30万元;今年年初,投入90万元用于房屋改造。 周正义表示,就大葆台而言,市文物局每年投入的资金并不少。然而这些资金,多是用于旧项目的抢救性修复或者新项目。对馆藏文物的日常维护,则有些淡化的意思。 “这并不是不舍得投钱,而是确实资金有限。”周正义说,有限的资金只能用在刀刃上。 周正义介绍说,对大葆台而言,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和文物保护费每年的支出为100万左右。在平时的工作中,并没有专门列出防腐蚀费用。此次调查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几年防腐蚀经费仅占整个馆藏单位专项经费的6.3%左右。 “若干年之后,库房里可能只剩下一堆灰尘。”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组负责人之一郝黎忧虑地说。 庆幸的是,馆藏文物遭腐蚀的情况已经引起重视。去年9月,《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展开,相关报告近期将完成并递交国家文物局,形成专家意见后提交国务院和财政部。 “调查的结果不能说触目惊心,但情况很严重。”项目组组长郭宏表示,“我们不但要对已损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更长期的任务是预防,尽可能让民族文化宫这样的文物损害案例别再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