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远迁湖北的7万人中,有你认识的没有?(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五)

编者按:本文是笔者为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移民板块撰写的文稿之一,原标题为《铁骨铸忠诚 大爱报祖国——淅川远迁湖北移民搬迁纪实》。

1964年12月6日,丹江口水利工程恢复施工。1965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中南局在武昌召开豫鄂两省领导人会议,研究丹江口库区移民问题。根据青海支边和淅川老移民失败的教训,以及河南修建丹江口水库受淹不受益、安置移民有较大困难的实际情况,河南、湖北两省领导达成共识,拟将8万淅川库区移民全部迁往湖北,实行易地跨省安置。河南省省长文敏生和湖北省省长张体学,联手写下了“河南管迁,湖北包安”8个大字。会议精神电报国务院,周恩来总理闻讯,连声称赞,指示“要尽快据此落实”。

自1966年至1968年,淅川远迁湖北大移民开始。淅川丹江口库区147米高程以下69849人(其中982人未迁,湖北实际接收68867人),分为三个批次,远迁湖北。第一批移民于1966年3月中旬动迁,涉及三官殿、埠口2个区、4个公社、24个大队,共14868人。其中10976人迁往荆门,3895人迁往钟祥大柴湖;第二批移民于1967年4月开始动迁,涉及上述区、社的23311人,其中8424人迁至大柴湖,其余迁往荆门;第三批移民于1968年秋动迁,涉及三官殿、埠口、城关、宋湾4个区所辖的6个公社、27个大队的31670人,全部迁至大柴湖地区。

这批迁往荆门的移民,以生产队为建制,集体插入当地大队;迁往钟祥大柴湖的移民,按照原来的区、社、队建制,保留原名称,集中进行安置。实行先建房后搬迁,建房标准人均0.64间,每间16平方米;荆门县给淅川移民人均1亩耕地、1亩荒地,钟祥县给淅川移民每人2亩耕地。

荆门移民事件。1969年7月,荆门部分当地群众和移民争地,发生了群体械斗,爆发了震惊中央的“荆门移民事件”,移民死伤数十人。武汉军区派军队进驻移民区,维持秩序,稳定移民情绪。荆门移民事件爆发后,荆门县采取了“复迁政策”,把原已集体建队的移民,按1—3户的规模,分散插入到当地各个生产队。此举引起了荆门移民的极大恐慌,人人自危,纷纷外逃。有1000多户6000多人逃回淅川,居住在丹江岸边,靠捕鱼开荒为生,另有数千人携老带幼逃往柴湖,投亲靠友。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增加了移民的生存难度,也形成了此后长期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全村都是荆门返迁移民,长期没有户口,没有土地,一直延续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移民时候,沿江村返迁移民被重新登记,迁往河南新乡。

筚路蓝缕的大柴胡移民。在远迁湖北的淅川移民中,最成功最辉煌的就是钟祥县大柴湖移民。大柴湖的形成源于一场水患。1935年,汉江上游发大水,山洪暴发,汉江堤溃口18处,将江东东湖冲成一片沼泽,从此芦苇丛生,人称“水湖”。在移民搬迁前,隶属于钟祥县石牌区。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劳改农场,终因条件太差、环境恶劣而被迫放弃。

淅川移民原来居住在丹江两岸,由于丹江、鹳河数千年的冲积沉淀,形成了美丽富饶的淅川、板桥川、顺阳川“三川平原”,特别是顺阳川,土地肥沃得能够捏出油来。1966年3月,当首批移民踏上柴湖时,看到的是密密匝匝的钢柴芦苇,遮天蔽日、层层叠叠,星罗棋布的沼泽泥潭污水浊流、一望无际。女人们哭了,老人们哭了,男人也止不住流泪,愤怨暴躁的情绪骤然爆发。但是,淅川移民别无选择。他们擦干眼中的泪花花,用双手在芦苇荡里开始了新的征程。砍去钢竹,开垦荒滩,建设排涝工程,英勇的淅川人民用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里,建设起了一个崭新的家园。1966年,新建设的家园命名为“新建人民公社”,1968年更名为“大柴湖区”,1987年10月,设立大柴湖镇。如今的大柴湖,总人口109672人,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镇、中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省级大柴湖经济开发区。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