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带八戒和沙僧来到三清观,是来偷吃供品的,还是来找事的?

(博士论西游第五四四讲,选自《西游谜中谜》(364)第七章――老君法宝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如来为了向悟空传递在车迟国“灭道兴佛”的指令,在一千五百名和尚被道士“迫害”致死的情况下,让“六丁六甲、护教伽蓝”加强对剩余五百名和尚的保护。受到神仙严格“保护”的和尚,只能留在世上“长受罪”,成为向悟空转递如来指令的工具。

这些作为“传话筒”的和尚,他们不孚如来所望,准确地向悟空传递了指令,“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不过,接到如来指令的悟空,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呢?

悟空为了完成该任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直到二更时候,他还是“偏睡不着”。直到他听到远处有吹打之声,通过“跳在空中观看”,发现“三清观道士禳星”,他才有了主意,那就是,激怒妖怪国师!

只有激怒虎力大仙、羊力大仙和鹿力大仙等三位妖怪国师,让他们记住并“恨”上悟空,双方才能有冲突、有比拼,也只有在比拼的过程中,悟空才能运用各种手段,将他们几个人弄死,最终完成如来交待的“灭道兴佛”的任务。

三位国师尽管都是“山兽成精”,但也都是得道之人,想要激怒他们也不是件容易之事,不过,对于悟空“这等一个伶俐之人”,他见到三位国师在“三清观内、三清像前”禳星做法事,就有了一个好主意,“下去与他混一混!”

那么,悟空打算与三位国师如何“混”呢?他回到下榻的智渊寺内,叫醒八戒和沙僧,来到三清观,先弄起一阵狂风,把做道场的道士都吓走,然后,他们来到大殿之内,打算替“三清”享用供品。

不过,当悟空看到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他非常生气,“掣铁棒,着手便打”。悟空提出,只有他们三个人,分别变成“三清”的模样,“才吃得安稳哩。”就这样,悟空他们将“三清”塑像从底座上推下来,分别变成了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

已经变成“三清”的师兄弟三人,按道理说,他们可以安稳享用供品了,所以,变成太上老君的八戒一坐下,迫不及待就“抢大馒头吃”。但是,悟空却再次对他进行了阻止,“莫忙哩!”八戒问他具体原因,悟空说是怕“走漏消息”,只有把推倒在地的“三清”塑像藏起来,才能不被早起打扫卫生的道士发现。

至于将“三清”塑像藏在哪里?悟空早已看好地方了!他告诉八戒,“我才进来时,那右手下有一重小门儿,那里面秽气畜人,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你把他送在那里去罢。”八戒将塑像扛过去后,发现该地方是个厕所,但是他仍将塑像扔进粪坑,回到三清殿,与悟空和沙僧尽情享用各种供品。

“那一顿如流星赶月,风卷残云,吃得罄尽,已此没得吃了。”偷供品的悟空、八戒和沙僧,怎么说他们也该偷偷遛走了,然而,尽管“已此没得吃了”,但是他们却“还不走路,且在那里闲讲消食耍子”,还真是奇了怪了!正如原文上所发出的感叹,“噫!有这般事!”

从以上悟空、八戒和沙僧的表现来看,他们根本不是来偷吃供品,而是专门来污辱“三清”,并且将此恶劣行为告知三位妖精国师的!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

如果他们要偷吃供品,完全没必要变成“三清”模样,只需等道士走后,直接吃就行了;如果有人来了,他们藏起来就可以了,不想被人发现,使出隐身法即可,他们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即使变成“三清”模样,也无需将其塑像丢进茅房,说是怕早起的道士发现。其实当他们走后,无论是否把“三清”像放回原处,都会更快被道士发现。将其放回原处,沾满粪水的塑像将会很快引起道士的注意;让其躺在粪坑里,没有了塑像的“三清”殿,同样会引起道士的注意。

最让人感到诡异的是,三个偷吃供品的小贼,吃完后,还不走,竟然还在犯罪现场“闲讲消食耍子”,这象是偷东西的贼吗?怎么看,怎么像来串门,在等待主人回来的客人呢?他们在等谁呢?很明显,他们就是在等那三位“山兽成精”的国师!

果然,不到一会儿,就有一位小道士想起来,他的手铃忘在“三清”殿了。他来到殿内,自然就发现有人享用了供品。他报告师父之后,三位国师顺理成章地来到了殿内,见到了变成“三清”模样的悟空、八戒和沙僧。

看到所谓的“三清”,三位国师当然不能放过他们,强烈要求“三清”留点圣水。悟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与八戒和沙僧撒下尿来,谎称是“圣水”,“骗”三位国师喝下了他们的尿水。

尿水与圣水之间的区别,估计三位国师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在他们喝下悟空、八戒和沙僧的尿水时,他们还在进行讨论“圣水”的味道。如果此时悟空他们想脱身,仍然可以沉默不语,让他们退出殿后,自然可以全身而退。

然而,悟空却将实情告诉了三位国师,“那里是甚么圣水,你们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说完后,他“左手挟了沙僧,右手挟了八戒,闯出门,驾着祥光,径转智渊寺方丈,不敢惊动师父,三人又复睡下。”

从以上悟空的表现来看,他根本就不是来偷吃供品的,其实就是来找事的!他让八戒将“三清”塑像丢进茅房,就是来侮辱三位国师的师门;而让三位国师喝他们的尿水,更是侮辱了国师本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此奇耻大辱,自然极度地“激怒”了三位国师,这才有了第二天的“僧道斗法”!那么,这场斗法又会出现什么诡异的现象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