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国学堂--梁冬对话红叶2.庚午.【药食同源,并非“良药苦口利于病”】

07

药食同源,并非“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也说明了苏东坡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实真的是很明白事理,很拎得清。像《老子》里也有这样的记载,说“圣人为目”,说圣人为自己的“腹”指的是内心感受,不为“目”指的是表层感受。也就是说圣人都追求自己内心体验。还有弘一大师所谓的“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不是仅仅看到表面的象,而是要看到内部的理路。这对中医也有很多启发。比如说中医生看古代的医案的时候,把古代医案的药物,按照原来剂量原来煎法,煮了以后,那口感非常好,不像现在中医开的药,口感是非常恶劣的。很多人说,吃了中药以后马上就吐了。

以前的中医中药,有些煎出来很好喝的,因为药食同源,确实很好喝。一个是对其病机的把握,很切合这病,当其需要这味道时,就会觉得这味道是很悦目的,很愉悦自己心灵的。另外一个其剂量的把握上。所以有句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话可能是有问题的,这话也是个教学版,是教育孩子用的。其实真正好的东西,一定是不会让其难受的。至少这良药应该对其受用者内心要产生一种亲近感。怎么样去亲近感,怎么样去亲近人的内心呢?首先就是要口感舒服。为什么堆砌药物不讲口感,让中药没有享受性的吃法,一般把它称作药奴

对应到吃上面就是饭桶,饭奴了。“食奴者,饭桶也”。就是说吃东西只是把其塞下去而已。可以像苏东坡一样,偶尔因为肚子饿了塞一下;但是如果一辈子每一顿饭,都这么塞下去,那么是实在太可惜。偶尔也不妨去享受食物中间美妙的味道。所以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因为一说话精神就分散了,就享受不到食物的美味了。当内心的气不往内收敛时,就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了。

待续:辛未.国学堂--梁冬对话红叶2.辛未.[节气和饮食关系]


关注方法国学文化太美”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