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禾亭镇有个地方叫三皇登殿 还有鲤溪龙形头三楼天子 柏家坪三伯公祠 桐木漯汉皇殿……
宁远有个地方叫三皇登殿,它的位置就在今禾亭镇双龙形村。周围有黄龙头、被絮塘、双龙形村、雷打石、饶家、小谷凼、黑泥井、塘古冲、东塘等自然村。殿南还有一个四季不枯的水库,梅语说不上名字。梅语很想去这里考察一番,但苦于无人领路,找不地方。那个有心人一邀,梅语必须去。有吗?梅语企图找块古碑什么的,或者在族谱中找到相关记录。下面就附出百度图片,与大家共享。
(三皇登殿位置截图)
不过,梅语还是在首版《宁远县地名志》(1983年出版)中找到了相关介绍:传说此地有三皇登殿而得名。正因为这是传说,当不得真,所以才要去老考察,以求证实或证虚。
然而,传说也不是没有一丝根据,在宁远却有多处与“三皇”相关的历史遗址,还有记录。下面,梅语也分享给大家。
第一处:鲤溪龙形头三楼天子。
鲤溪镇龙形头村有三公祠,祠里不仅有“三楼天子”的碑记,还塑有“三伯公”的塑像。从碑记上我们明显可以发现,此塑像是宁远龙形头村兴建公祠和三伯公祠时,同时塑立的二樽真人神像:“塑三伯公、仁佑公二位真像”。也就是说,三伯公与龙形头黎姓始祖仁佑公一样,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人,且很受各姓氏尊重。
(三楼天子碑记)
(三伯公碑记)
(三伯公即三楼天子塑像,塑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至今保存)
从上面记叙我们可以得知:无论三楼天子还是三伯公,这里的三其实是指一个人,而不是三个人,他的身份是皇帝、是天子罢了。由此,梅语推知,三皇登殿,也应为一个皇帝,而不是三个皇帝。
在龙形头还有一个古迹——龙形堡,又叫默宗太子堡。而这位默宗太子,已经被证实为大观堡二帝太子朱文奎,去世后葬于今湾井镇大屋地善庆庵,其碑记已找到,并存于朵山村。
第二处:大观堡的二帝人们也称三伯公。
在大观堡未毁坏前,里面也供奉了三伯公,当地讲平话的人叫“朝罟大王”。朝罟大王的真实身份,礼士湾的李永学(五吕官,清咸丰间人)经过识别当时存于大观堡的碑考证,实为建文皇帝“明允文”(碑刻尚存)。
(朝罟大王明允文的相关记录——来源于李永学书《朝罟大王解》)
为啥会把明允文称“朝罟大王”呢?这其中的奥秘只有懂宁远平话的人才知道。李永学写道:“罟字以为明允文”。其实“朝罟大王”是宁远平话称呼,比如说,宁远讲平话的人称叔叔为“满满”,称姑姑为“个个”,称奶奶为“连连”,称姐姐为“渣渣”,称去世为“罟呢”……“朝罟”的平话意思分为四字来称就是“朝廷罟呢”,没有了朝廷的皇帝,就是流亡皇帝。故“朝罟大王”这种称呼,其实就是指“流亡皇帝”。
第三处:柏家坪老电影院原来就是三伯公祠。
柏家坪的老电影院至今保存,但并不像当年我们读初中时那么风光,那么具有标致性。而这处电影院,它就是柏家坪集市或者说柏家坪闹子发展起来的核心原因。而这个三伯公祠所纪念的人物依然是大观堡里的三伯公或说二帝。
柏家坪街市便是以三伯公祠为中心,向南北两边逐渐延伸扩张开来的,到清朝道光年间,已有铺面200余间(府志有载)。由于是农村集贸市场,该村居民为十名九姓互相杂居,到民国时期已出现元、享、利、贞四条街的命名。街南有洪都都军庙(岳洪庙,即今之柏家坪完小所在地);街北有舂陵侯墓及庙(庙毁,只存墓);街西有舂陵侯城遗址,舂陵侯城遗址及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东为广子岭(实为观之岭),其上旧有八角楼,民国时废。
第四处:桐木漯汉皇殿
桐木漯汉皇殿的汉皇衣冠墓已经被人盗掘,连衣冠墓的墓志铭都被挖出来了。下面这幅图就是汉皇殿衣冠墓中的墓志铭拓片描绘版本(盘佳艳描)
汉皇殿衣冠墓上明显写着:“笑貌依然真面目 衣冠仍是古髡眉”。也就是说,这个汉皇,他是个和尚,僧名中含有“眉”。而大观堡的“二帝”他死后葬在白掌塔,他亲书的墓塔铭就称自己是大观堡的始创人智眉。
所以说,汉皇殿的“汉皇”与大观堡的“二帝”其实是同一人,即禅师智眉。而智眉就是三伯公、三楼天子。当然也就是“三皇登殿”中的“三皇”。梅语认为:“三皇”实为“上皇”的谐音而来,是将“上”谐为“三”。正像《康熙微服私访》中的康熙称自己为“黄三”是一人道理。
如果,你有更好的解读,欢迎传上来分享呵,更期待“三皇登殿”附近的热心人士为向地,邀请梅语一起去作个详实的考证。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