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

对当代动机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德西Deci(右)和瑞恩Ryan(左)。他们创立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对内在动机的阐释最为深入。

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和一个模型

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如果三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能促进儿童的内在动机形成。

一、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想象一下,你小时候参加兴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爱你,完成不好就被他们嫌弃,你对兴趣班还兴趣得起来吗?

如何增进孩子的归属感?可以参考我的讲座稿 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联结,让孩子的心离你更近?(上)(下) - 积极教养 - 知乎专栏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儿子2岁多时,我从一个巧克力罐里拿出一个给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里摸啊摸啊,最后心满意足地挑了一个出来。罐子里巧克力虽多,(在我看来)都长得一模一样,没有哪一个比其它的更大,他摸个什么劲呢?因为有选择,是他自己决定的,爽啊!(身为心理学工作者,后来明白过来了)。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体现。

挑巧克力这样的小事还好,其它事可能就让家长颇感困扰了,例如孩子弹琴坐姿和动作错了,当场纠正孩子往往不高兴,仿佛被挑错被强迫改正似的(缺少自主感和胜任感),怎么办?我在弹琴也可以快乐些 - 积极教养 - 知乎专栏写了一段:

有时弹琴小鸿身体歪歪扭扭,妈妈多提醒几次他也不高兴。妈妈就用手机拍摄他弹琴,弹一遍,让他自己看一遍,平时让他坐正,他还嫌烦,有了录像,他也想在镜头前面好好表现,多弹几次,他也发现,坐得歪歪扭扭的时候弹得不如坐正时好听,下次再让他坐正,他也不会不高兴了。

小鸿同时用左右手弹新曲子的时候,常常忘了换手,弹错音,自己还没发现,妈妈忍不住马上纠正,他嚷道说“弹琴又要看谱,换手很难,我都弹了好几遍还不会”,妈妈说“刚学换手弹曲子是有点难,你还记得刚开始弹琴时你手势常常错吗?后来练小猫跳跃的样子,就学会了,弹得挺好”。妈妈和钢琴老师商量了下,下次学琴时录下了老师的示范弹奏,弹之前让小鸿重听一边,一听到音不对马上可以停下来;一起看谱,在要换手的地方,让小鸿自己画上个记号;小鸿喜欢唱歌,妈妈找了很多首好听的歌曲,比如《一闪一闪小星星》,在弹熟悉曲子的时候,他就能自己边弹边唱,弹错了,慢慢再找回正确的音,妈妈也不干预只是在旁边录像,回看弹琴录像的时候,他们还把找不到音因而唱走调的地方当做搞笑的桥段。

家长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和做法,满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为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谓教育,正在于这些难为之处吧。给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并非放任不管由着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有可以选择决定的感觉。

家长用监视的方法(例如有的父母动辄走到门口监督孩子弹琴的状况。孩子经常能感到身后那双锐利的眼睛)、设定期限(”几点弹完,我会来检查效果的!“ ),社会比较(”你怎么总是弹的不如邻居家的小明!“)威胁(你要不好好弹琴,等你爸爸回来我告诉他,看他怎么惩罚你!)等做法也都有损于孩子的自主感。而孩子是否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感和胜任感对内在动机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例如「我会画水粉」「我能滑轮滑」「我能和伙伴合作搭乐高大楼」「班级春游时我能当好小队长」等。这部分内容很多,也得另文详述。

例如,孩子玩网页小游戏大部分是输,为什么还爱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游戏提供了及时的反馈,即便结果可能输了但孩子看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上次玩580分,这次得了800分!胜任感提高了)

自我决定论认为: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从左往右) 。图示如下(图片转载自阳志平老师的博客),反之,若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自主感得不到满足,原有的内在动机也可能会转为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论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考察奖励与否,还考察奖励是否满足了孩子的内在心理需要,从而促进或阻碍了内在动机的形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