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中的《革命家庭》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电影《革命家庭(我的一家)》分镜头剧本原件

这是陈列在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展厅的电影《革命家庭》分镜头剧本原件。该电影改编自革命母亲陶承的自传体小说《我的一家》。小说于1958年出版,短时间内就发行了600万册,著名编剧夏衍联合导演水华把这一畅销革命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革命家庭》,并荣获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鲜活的形象

“世界在变,大家都得变,你也变变好不好?不是变坏,是变好,变成革命的心。”这是电影《革命家庭》中共产党员江梅清对妻子周莲说的话,这也道出了周莲波折动荡的一生。两岁失去父母、在干娘家长大的周莲16岁就盖上了红盖头,大喜之日,她却害怕极了,不知嫁的是何许人,也不知道迎接她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庆幸的是,上天眷顾了她,给了她一个称心如意有才学的丈夫,后来他们生了3个孩子,这应该就是周莲心中幸福美满的样子。可是,随着丈夫成为地下党的那一刻,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丈夫倒下了,年轻的儿女也奔赴前线,她一次次面对与亲人的生死离别,心痛万分但依旧坚强,她一生披荆斩棘,最终自己也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于蓝

影片中周莲生动鲜活的形象,使之成为一代人心中最具影响力的女性革命人物之一。周莲形象的塑造者于蓝,也凭借出色的表演,荣获了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圣乔治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影演员,但这个奖项也可以说是她自己争取而来的。

毛遂自荐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革命家庭》原著《我的一家》原件

1959年,刚刚在电影《林家铺子》中演了张寡妇的于蓝读到了《我的一家》这本书,读完后极为喜爱和感动,尤其是对作者陶承敬仰不已。于是,她满怀着强烈的创作激情,向刚从电影局调回北影任艺术副厂长的丈夫田方打听,北影是否有人愿意将《我的一家》搬上银幕。恰逢其时,北影厂第一集体正在据此组织编写剧本。当听说水华是第一集体的负责人,而此前不久于蓝与水华合作过《林家铺子》,水华也曾表示愿意有机会再合作,于是,于蓝马上给他打了电话,恳切而坚决地表示:“不管谁来拍这个本子,如果你们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演母亲,我希望我可以来扮演这个角色。”

认真的揣摩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导演水华拍摄《革命家庭》时的工作日记

于蓝的由衷请求打动了水华,他马上找来《我的一家》仔细阅读,并将感受记于日记之中,很快他作出了决定,自己来拍这部影片,并聘请于蓝扮演片中的母亲。但因水华对地下斗争不太熟悉,于是邀请有这方面经历的夏衍将原作改编成剧本。夏衍欣然接受了编剧一职,他说:“因为它绝大部分写上海地下党,我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有这种生活,所以可以写,我想不会出毛病。”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夏衍对《革命家庭》分镜头剧本的意见 (复印件)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的展品陈列中有一本夏衍写有意见的《革命家庭》分镜头剧本的复印件,封面写着:“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附在剧本里,仅供参考,并无坚持之意义。”参与《革命家庭》拍摄的人员后来回顾所历经的过程,称在编剧阶段就曾遇到一个突出的难题,《我的一家》是陶承的回忆录,主要是叙述和赞扬她的丈夫和儿女的革命事迹,她只作为见证人陪衬出现,要将旁观者变为主角,这确实得花时间琢磨。深思熟虑后夏衍和水华将周莲和丈夫、女儿的关系以及她个人的成长作为主线,从而巧妙地把大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推到后景,回避了许多与人物性格成长无关的事件,使影片得以从容聚焦于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母亲的眼睛看社会变革。社会在变,丈夫孩子在变,周莲自己也在变,变的幅度很大,但变的过程又极其自然。

电影剧本《革命家庭》获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时夏衍(左)与水华合影

震撼的大场面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导演水华拍摄《革命家庭》的机位设计图 原件

影片《革命家庭》完成于1960年。故事的发生地在湖南长沙,但拍摄时北影厂选的外景地却在江苏常熟。许多镜头是在南门坛上完成的,如今我们还能从影片中看到当年的街道和建筑。

电影场景

“……忽然有一天,我到街上去,那是1926年的夏天……”女主人公周莲的旁白娓娓道来,镜头里出现了浩浩荡荡的队伍,这是1926年北伐军进入长沙城,影片中的长沙城便是当时常熟南门一带的街巷。人山人海,如此大的场面机位设计是很难的。

电影场景

1959年初秋,常熟地方上正在紧张地筹备欢庆国庆十周年的活动。为了配合北影厂《革命家庭》摄制组的工作,常熟方面承担了盛大的群众场面的组织工作,多方调集人力,据说动员的人数约有几千人。在酷热的“秋老虎”天里,常熟的民众翻箱倒柜找出旧衣服来穿,为的就是演好“路人甲”或“路人乙”,一些扮演女兵的中学生,不惜剪掉自己美丽的长辫子。摄制组也都是每天从早晨七点开始,一直忙到深夜才收工,遇上抢拍镜头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外景拍摄工作共进行了四天,最终呈现出的画面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周总理的肯定

周总理与于蓝握手

1961年《革命家庭》正式公映,一上映就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不仅成为大众街谈巷议的话题,更是被当作社会各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北京大学仅一天之内就连续放映六场,观众达一万二千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一地,1961年1月2日至2月23日,影片就放映971场,观众约71万人次,上座率达92%。同年7月1日,周总理与出席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的代表同游北京香山,于蓝也在其中,因为个头不高,于蓝站在众多名演员中间一点都不起眼。可周总理还是一眼就看见了这位《革命家庭》中的妈妈,他上前亲切握着于蓝的手,当着众人说道:“你演了个好妈妈!”声音很大,好像是有意在说给别人听,一旁的新闻记者迅速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瞬间。

《革命家庭》的成功,至今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2005年,《革命家庭》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同时于蓝也获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0:00 / 05:46

参考资料:

1.朱安平,《革命家庭》激情与心血铸就

2.张立环,红色经典的改编与传播——《从小说<我的一家>到电影<革命家庭>》

3.丁亚平,艺术的煊丽与质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