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打拼的灵璧这个人,这些年…

 军徽,在乡亲们心里闪耀
文/李东升

——记灵璧退伍军人尤里

(尤里先生近照)

来自安徽省灵璧县的2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天安门广场,当他们亲眼见到天安门的雄姿,82岁的退伍老兵尤传玲,眼含着热泪,握着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尤里的手说:“感谢你,帮我们圆了这一生最大的梦想!”

尤传玲老人说出了大伙的心声,尤里为了这次活动,不仅个人出资十多万元,为了老人玩的开心安全,真是操心又受累。

2017年5月,尤里获悉,参加抗美援朝现年已82岁的退伍老兵尤传玲,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到祖国北京看看天安门的心愿后,立即花费数十万元将村里部分60岁以上的父老乡亲接到北京免费旅游。

这一饱含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浓浓赤子情怀的决定,得到了父亲尤传波和全家人以及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游集镇游圩村村民尤传玲说:“我是一个老兵,我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我一直想来北京看看,但可能到死的时候都没有这个机会。尤里到北京之后,创业比较辉煌。他邀请我们来北京旅游。他们做的非常好,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同样来自游圩村的村民尤家庭和李秀田也纷纷表示:“这次尤里一家兄弟几个,包括父母亲均热情邀请我们来北京游玩。让我们深受感动,包括招待、住宿,使我们父老乡亲相当满意、相当佩服。

退伍军人尤里,就是这么一位致富不忘乡亲们的实在人,他为乡亲们做的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提起尤里,乡亲们谁不竖大拇指头!

乡亲们眼睛里的尤里,温文尔雅,睿智中透露出低调内敛。作为一名安徽灵璧籍退役军人,他为父老乡亲们做的好人好事,以及在首都北京不凡的打拼历程,都让人发自内心的钦佩。

尤里,1973年生于安徽灵璧县游集镇游圩村一个普通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在孩童时期的尤里就已经体谅生活的艰辛,往往主动要求帮父母分担家务。高中毕业那年17岁的尤里,立志报效祖国的他光荣入伍。五年的部队大熔炉,把尤里锻造成为一个英姿焕发、不畏艰难,有灵魂、有本事、更有血性的铁铮硬汉。

万丈高楼平地起。1995年转业归来的尤里,时刻想着要改变自己、改变家族,让家乡父老不仅吃饱还要过上好日子。然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面对骨感的现实,尤里思考再三,终于下定决心走出去闯荡江湖、睁眼看世界。

当他们扛着行囊疲惫不堪的走出北京北站的时候,身上仅有皱巴巴又可怜的几块钱了!怎么办?这凄惨的境遇早让尤里陷入了无穷的沉思。回去是绝对不可能的了,横在眼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继续往前冲。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几经辗转,在一个远房亲戚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在建筑工地做搬运工的工作。诚然,谁都明白做民工苦是苦了点,但对于初来乍到的他,能立即解决吃饱肚子就是在好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工地都远离喧嚣的市区,白天人山人海,可每到夜幕降临,都寂静的让你毛骨悚然。唯有那远处高塔上的灯光和偶尔传来的汽笛声,告诉他这里是国际大都市首都北京。他常常扪心自问,“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做民工的命运吗?不! 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把握住自己命运,做人生的赢家。”

就这样,他们先后做过民工、保安、司机等等尽是一些不起眼又累又苦的活。

经过几年不堪回首的刻骨铭心的历练,加之不断折腾和身边亲友的帮助下,尤里离开了工地,在地安门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境遇稍稍改观。步入2003年时候,国内手机行业处在蓬勃发展的高峰,嗅觉敏锐的尤里迅速抓住机会,在一些好心人悉心帮助和引导下,倾其所有投入到手机通讯领域。凭借着他的勤奋和悟性,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努力,到2008年的时候,尤里在北京已经拥有了五家连锁店,到2017手机通讯连锁店已达到100多家,几乎遍及北京的大街小巷。

此时的尤里早已脱离了入不敷出的境况,成为村里人混的风生水起的能人。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尤里重情谊,作为安徽来京的乡下人,他又是一个有浓郁恋家情怀的人。他说,不论我将来多么飞黄腾达也都无法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更无法忘却小时候餐桌上的味道,它更能给人一个回到家的温暖。

于是,尤里由己及人,感同身受。决心一定要在京城开一家正宗的徽菜馆,烹饪出家乡纯正风味的菜肴,借此慰藉他以及同样思乡的食客。

说干就干,尤里先后多次深入江淮两岸的民间、餐厅进行考察、学习并进行详细调研。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第一家徽派建筑地道传统的徽菜馆“徽镇小厨”于2017年12月腾空出世。由于徽镇小厨在食材的选取上都是选用纯天然、最原始的食材,并在安徽设有多个供应商,能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徽式口感。不仅在京城的各界安徽乡贤达人,首都各界美食家也都争相前往品尝。一时间,被许多人传称为“京城徽菜第一家”!

徽镇小厨的徽菜中最受喜爱的招牌菜臭鳜鱼,魅力在于“怪而有韵、回味无穷。”

小厨徽菜,味您所爱。关于“徽镇小厨”名字的由来,尤里告诉我们说,主要取自明清“无徽不成镇”一说,“小厨”二字又恰恰体现了尤里为人谦虚和低调处事的态度。于是,集江南婉约和淮北豪放于一身的“徽镇小厨”应运而生。它不仅古色古香,展示了安徽的地域特色和建筑风格,更是将徽式民俗文化与饮食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顾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尤里不无感慨地说:“做为一个安徽人,我有义务传播和发扬安徽传统饮食文化,让世人感受到徽式饮食文化之美。希望让顾客在用餐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安徽数千年历史的韵味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希望“徽镇小厨”可以在我的手中不断发展壮大,做成百年老店,将徽式传统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不断开花、传承下去。一直是尤里最初的梦想。已经腰缠万贯了的他,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尽可能的主动帮助村里或并不熟悉的孤寡老人,为他们嘘寒问暖、捐款捐物,并为村里投资6万元修建公路,建小学,特别是去年为全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反响较大,有不少老人因为意外伤害得到了理赔,消除了他们晚年的后顾之忧。为解决贫困户的就业,他还从小山村招录更多和他当初怀揣着梦想一样的年轻人,来到徽镇小厨去一步步的实现他们的理想。

这一次像尤传玲一样受益于尤里的邀请,免费畅游北京的游集镇游圩村老人有近20人。他们长期以来都是生活在家乡灵璧,走出去转转看看是他们多年梦寐以求却难以实现的愿望。

老人们在北京期间,尤里及其家人们,放下俗务全程陪伴着他们畅游北京各大著名景点、景区。让老人们在游玩中收获喜悦,在赏景中感受温情。大家玩得开心、游得舒心、吃住安心。

军装虽解,军魂犹在,岁月流逝,本色不改,尤里真情地说:“今后我一定还会继续关注家乡的建设,尽到一个退伍军人应做的社会责任,为家乡父老乡亲们争光!为退伍军人争光!"

尤里以退伍军人的忠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家乡人们,也支持着家的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

尤里,身在京城,心系故土,他身上的军魂之光,让乡亲们永远不会忘记!

本文作者李东升先生于本文主人公尤里先生合影

灵璧部分老人由尤里先生赞助相会北京图片

本文作者:李东升先生 安徽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省民俗协会会员、宿州民俗文化研究员、宿州市民协会员、宿州市作协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特邀报道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