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二十五周年(下)】海湾战争中鲜为人知的电子战细节

注:此文写于2006年。原标题为《海湾战争十五年》

 时常为伊拉克感到悲哀,昔日灿烂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之地如今遍地狼藉,椰枣树下悠闲富足的生活也早已变成战火中的颠沛流离……

从91年2月算起,海湾战争结束已整整15年。15年的时间,让战火硝烟尘封为了历史。对于那场战争,人们更多的也许只记得美军电子战轰轰烈烈的胜利。 “细节决定成败”,今天重温海湾战争中的电子战,是可以发现很多耐人回味的细节的。

细节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军派出的第一架飞往海湾地区的飞机是RC-135“铆钉”电子侦察飞机。

细节2:伊拉克的“卡里”防空系统由法国人设计建造,其名称“卡里”(kari)也是法文“伊拉克”(Irak)的反拼。在法国站在美军一边时,“卡里”系统对美军也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细节3:经过电子侦察,美军发现了“卡里”的薄弱环节,那就是一个只向总部汇报、而跟其他作战中心没有联系的拦截作战中心,而该中心负责的防空区域恰好也正是1981年以色列轰炸伊拉克核设施时所选择的突防路线。

细节4:美军制定的对伊防空压制计划同以色列的“贝卡谷地”之战极其相似:夜间实施、无人机作诱饵、电子战飞机干扰、反辐射导弹摧毁。尽管美军承认这个计划也许并不适用于一个子战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对手,但相信对伊拉克会是管用的。

细节5:美军的电子战绝非完美。如陆航的电子战意识就很差,直升机上已有的干扰机以及RWR在平日训练中几乎不开机。只有在出发参战前,对电子战装备的需求才变得迫切,而电子战知识也只能在战前紧急培训进行弥补。

细节6:为保障电子战装备在战斗中的完备性,各大电子战厂商都派出了战地代表。

细节7:经过对伊拉克地空导弹进行分析,美军发现自己可能对付不了伊拉克的SA-14和SA-16导弹,于是紧急启动了ALQ-144A对抗系统的生产,尽管该系统当时还没有经过试验和定型。

细节8:在对伊拉克的首轮空袭中,除了有EF-111和EA-6B专用电子战飞机以及携带反辐射导弹的F-4G、F/A-18等战机掩护外,每一架参战的飞机都装备了有源干扰机、雷达告警设备以及箔条和诱饵投放器。

细节9:美军对伊雷达站的攻击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优先顺序进行:第一是电源,其次是通信设施,然后是雷达本身,最后是其他设备。

细节10:美军对伊拉克雷达实施了成功的压制,使其基本丧失了预警功能,以致美军许多后续攻击飞机在飞抵攻击目标上空时,常常发现下面依旧灯火通明,毫无戒备,让美飞行员大感意外。

细节11:为了防止对己方使用的通信频率造成干扰,美军在战前仔细确定了自己将要使用的主要频率和备用频率,在战时一旦发现伊军在使用与美军相同的频率,就会通知己方放弃该频率,然后对其实施干扰。

细节12:尽管美军对伊拉克雷达进行了最成功的攻击,但却很难确认已定位的雷达是否被摧毁,所以到战争结束时美军电子战斗序列中的雷达数量甚至比战前还要多。

细节13:慑于美军强大的电子战威力,战争后期伊军实施了最严格的电磁辐射控制。因为害怕电磁辐射招来致命打击,伊军尽量避免使用无线电,从而丧失了地面战中几次作战良机,而被美军称之为“电磁控制自杀”。

……

也许,透过各种细节,更能深刻了解这场战争中的电子战。

而其中无论是教训还是经验,都是那么弥足珍贵,

因为,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却常常惊人地相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