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品鉴16|小玩具、大奇迹(下)——变形金刚G1设定赏析(+误会澄清声明)

国庆节第五天,大家玩得开心吗?

我们的“经典品鉴”系列停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从本周起陆续恢复。继续由大柴兄带来他的美图酷评。

开篇之前先说两点:

1、大柴兄的 经典品鉴15之变形金刚G1设定赏析(上)可以在这里看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c1OTkwNA==&mid=2648424821&idx=1&sn=6760e022af3648df28bef6cc9977bae7&chksm=83641afab41393ec3c05285e1be7bb3260ad23d9c66867f760f99bf2aadbbd8b16e35fe0a427&token=540993509&lang=zh_CN#rd

2、也正是由于这篇文章,闹出一点小误会,上海的好友荔枝兄弟在上海办了一个主题展,当时我给了他一些图素。但不知怎么阴错阳差,媒体报成了,我和大柴办的这个展,没想到后还上了学习强国。。。。结果连孩之宝的人都来问我,是肿么回事。。搞得我一头雾水。

后来我和荔枝兄弟也交流过了,都是无心之过,大家都是出于对变形金刚的热爱。结果还是好的,他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后来,我和大柴兄分析, 可能就是因为大柴兄的这篇文章吧。。。

不管怎么说,怀旧派对变形金刚的热爱永远不会变。。。

以下书归正文

上期鉴赏讲了变形金刚的最初起源,这期大柴接着讲述变形金刚G1动画制作的故事。

1984年秋天播出的变形金刚G1动画三集动画广告以其宏大背景、动人剧情与角色刻画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孩之宝趁热打铁在这基础上推出第一季共16集G1动画。在不计血本的广告赞助支持下,动画在美国的数十家电视台同时上映。动画设定在相对简陋的漫画基础上做了大幅改动,我们熟知的变形金刚世界观,包括汽车人和霸天虎在赛博坦的数百万年战争、方舟坠落地球、机器恐龙诞生在地球上等设定均源于此,而G1中主要角色也都在第一季登场亮相,正气凛然的大哥、凶悍张狂的威震天、总想上位的红蜘蛛、一根筋的钢锁等角色让人过目不忘,特别最后的第十六集中组合金刚大力神一亮相更是惊艳全场,相较于漏洞较多,造型粗放的漫画版,G1动画无论从人物形象,故事背景,变形设定等各方面都更为完美,因此也被今天的TF爱好者们视为正统的G1世界观。16集动画播出后立刻引发了轰动,变形金刚热迅速席卷全美,玩具随之卖到脱销,这也鼓舞孩之宝与Takara迅速开始制作第二季G1动画故事。

下图为大力神玩具的戴亚克隆包装,动画播出早期为了清库存,很多玩具上依然保有戴亚克隆的标示

1985年,49集的G1动画第二季开始播出,这季动画制作精良,剧本水平尤为突出,不少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剧集均诞生于此,如《汽车人斯派克》里地球人斯派克的思想变成了汽车人,《钢之城》里擎天柱被肢解再复原,《静止器》里可以让时间停止的机器,《刺客》里让红蜘蛛嫉妒万分的女刺客夜莺,《恐龙岛》里机器恐龙与真恐龙大战连场,《真假擎天柱》里犹如真假美猴王桥段的假冒大哥,《金礁湖》里浸水后刀枪不入的金刚,《霸天虎入侵亚瑟王朝》里穿越亚瑟时代的古装戏,《爱上滑翔机的姑娘》里的地球美女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巨人国》里原本巨大的金刚变成弱小一方,《宇宙锈病》里金刚们居然生锈了,这些故事可说是脑洞大开,个个精彩。还有引入新角色和展现主线背景的故事,如《大力金刚的秘密》中交代了大力神与大力金刚的历史纠葛和反派领袖威震天的诞生,《女汽车人》里领袖擎天柱曾经的爱情故事,《机器恐龙开小差》里赛博坦汽车人与霸天虎几百万年大战的回忆,《魔力神球》和《红蜘蛛叛变》中飞虎队、飞行太保、战车队的诞生与较量等等。一些成为经典角色的人物性格也都是这一季逐步丰满。在人设方面,因为大力神的成功,飞行太保、浑天豹、大无畏、飞天虎和守护神几位合体金刚也陆续被引入动画,原本戴亚克隆的组合类玩具都是六人或更多人的组合,在动画里这种过于繁复的设定既增大了动画制作难度又不利于角色设计。于是主创们把合体部队人数限定为五人,队长位于合体的躯干部位,四名队员担任四肢,这样的设定被一直沿用下来,大力神也就成了G1动画中唯一一个六人组合。

下图为G1玩具集合海报,由于霸天虎登场角色太少,画面中将红蜘蛛、机器狗、声波等人物用多种形态画了好几遍。

G1第二季无论是剧情想象力、趣味性、角色人物性格刻画还是胶片制作都是G1动画中毋庸置疑的巅峰。变形金刚系列也迅速成为孩之宝仅次于星球大战系列的摇钱树。变形金刚的玩具不仅远销海外市场,动画也占据了全美动画收视榜首,从一部需要给电视台付钱才可播出的广告片变成了可以大卖播放权的下金蛋母鸡,到了1985年6月孩之宝甚至将动画版权反输出回日本并不出意外得到了孩子们的疯狂追捧,打败了诸多的日系机器人动画成为一时收视翘楚,媒体以“Exciting Transformer”为标题对变形金刚大肆报道,讲谈社也趁机推出了变形金刚的日版漫画,第二季动画中登场的飞行太保等浑天豹几大合体金刚也在玩具市场上大杀四方, 金刚故事可谓是征服了东西方所有孩子的心。

下图左上和左下是日本小朋友参与变形金刚COS活动,右上是变形金刚售卖热线电话的打进数量与日俱增,右下是美女主持人正在报道金刚热。

就此Takara也彻底抛弃戴亚克隆与微星战士系列,将新生产玩具的包装统统贴上TRANSFORMERS标示,彻底投入了变形金刚大家庭的怀抱。然而成功的企业都明白一个道理:市场是喜新厌旧的,产品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迟早要完蛋。从戴亚克隆和微星战士而来的玩具售卖周期已有数年,孩子们都已渐渐人手一个了,玩具商们明白必须制作新动画,尽快推出新金刚人物投入市场。在巨大商业利益驱使下,孩之宝和Takara很快达成了一致,一部由两家共同出资,联合漫威,东映和DEG等公司的《变形金刚大电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作。


出于对变形金刚销量的信心,本片的投资高达可谓巨资的40亿日元,是当时一般动画电影投资的六倍。制作团队基本由G1动画第二季的原班人马构成。导演也是电视版第一、二季动画的导演尼尔森.申。制作方还聘请了包括影星莱昂纳多尼姆、裘德尼尔森、罗伯特塔斯克、《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在内的不少演艺圈知名人士为电影配音,开创了动画电影由明星配音的先河。

下图为变形金刚G1动画导演,人称韩国动画教父的尼尔森.申,知名系列动画汤普森一家、蝙蝠侠和X战警均出自他之手。著名的星球大战电影里光剑特效也是他发明的(变形金刚里汽车人的激光枪是橙色,而霸天虎是紫色,用颜色区分正邪的想法与星球大战光剑原理一样并非巧合哦)

电影中新一代金刚的设计风格变化极大,有别于戴亚克隆时期用现实中交通工具变形(一说为了避免向车企缴纳版权费用),新金刚的设计更具未来科幻风格。同时为让孩子们去买新一代玩具,孩之宝要求电影中一些老角色务必死去,于是尼尔森.申的主创团队们编制剧本时有了一个富有争议的举措,即是在电影剧情没过半就让原本在电视版中犹如不死身的人气角色们纷纷壮烈牺牲,同时引入包括正邪两方补天士和惊破天在内的一众新角色。这一举动如今看来毁誉参半,很让人难以接受,也成为了日后变形金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图为大哥的牺牲一幕


下图是阿尔茜、补天士、弹簧和转轮的设定变迁,大图为初期设定,小图为最终设定。初期设定里的人物都显得颇为老气,弹簧还是个胖子(笑)。

下图是惊破天、狂飙和瘟疫的设定变迁,大图为初期设定,小图为最终设定,初期设定灵感来自于变形金刚漫威漫画设定人物形象。狂飙肩部的机翼原本是收齐的后来改为突出,惊破天的初期设定与玩具相同,而瘟疫的初始变形里脸露在外面,虽然最终设定改没了,但动画里却有一处穿帮镜头依然保持了脸露出来的初期设定。

负责实际动画制作的东映公司创纪录的为本片绘制了超过25万张动画胶片,下图为东映工作人员正在绘制三变战士弹簧

大电影中人物机械设定是日方完成,剧本和台词由美方负责,由于当时通讯条件有限,只能定期打长途电话,双方沟通出了大问题。美方没有及时告知日方惊破天就是威震天的同一人升级版,日方设定惊破天造型时只把他当作了一个要塞参谋而非总司令,还让讲谈社的电视杂志闹出了乌龙,惊破天和威震天两人出现在了同一海报画面中。

在上一期鉴赏中出现的海报里已经有细心的jrs发现了这一点(见红色框)。

更糟糕的是出于通天晓是擎天柱玩具升级版的思维定势,一直以来日方都以为通天晓是擎天柱的接班人,而美方也未将补天士接替擎天柱成为新一代领袖的剧情及时告知日方,导致在日方前期宣传中通天晓出镜率高于补天士不说,补天士玩具设计的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这也让其设计者大野光仁颇为后悔,也许这也是补天士一直在金刚迷们口碑一般的原因之一吧。

图为补天士的初期设定

虽然花了大力气制作,电影却遭遇滑铁卢。1986年该片上映时由于宣发极为糟糕,许多孩子甚至根本没听说这部作品的存在,而相比电视版更为成人化的剧情,也使观众一下子难以适应。比如宇宙大帝那疯狂的吞噬和孩子心目中英雄擎天柱的死亡都颇为灰暗压抑(在后来欧洲和日本播放时做了补救,打上了“擎天柱即将回来”这样的标语……),这些颇为争议的因素导致大电影上座率并不尽如人意,全美票房只有区区五百八十多万,当年的排行榜上只到第14位,可以说是亏到姥姥家去了。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本片确实是当时业界的精良之作,电影画面极为精致炫目,无论是金刚们身上的金属光泽感、正邪双方的连场激战还是颇有科幻感的人物设定都体现了当时动画制作技术最高水准,尤其是前所未有的巨大金刚宇宙大帝那长达5分钟的变形更是震撼了所有金刚迷,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视觉盛宴,加之豪华的配音阵容和动听的主题曲得到了一致好评,加拿大重金属乐队Kick Axe的主唱斯坦.布什演绎的主题歌 《The Touch》更是随着大哥的壮烈牺牲成为了永恒经典。在2005年,本片被IGN网站票选为25部最佳动画电影之一,索尼又在2006年11月发行20周年特别纪念数码修复版,也算是为变形金刚大电影正名了。

下图为最早的宇宙大帝构思:TAKARA设计师幡池裕行在微星战士系列中的草图, 名为行星机器人(Planet-Robot)

下图为最终的宇宙大帝设定草图

很多人以为猛大帅的出场源自大电影,其实不然,由于日本播放大电影是在1987年,为了弥补一年的空档期,东映独立制作了一部叫做“大都市发动篇”的短片,而猛大帅与铁甲龙就是在其中初次登场。这部只有短短15分钟的动画弱化了剧情,是一部巨大金刚们展示舞台的纯广告片,片中还屡次强调成为玩具卖点的组合金刚四肢互换能力,这种剧情完全服务于玩具的直白思路在后续的G1日本续作中也大行其道,使得动画角色更为脸谱化,人物魅力大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下图为猛大帅在戴亞克隆时期的各种构思草图,当时其被命名为“新机器人基地”。

下图为阿尔茜的早期草图,可以得出最早的女汽车人设想中是有头发的


由于我们儿时上海电视台只引进了G1动画的电视版前三季,没有看过大电影的我们都非常疑惑为何到了第三季汽车人和霸天虎的首领突然就被换成了补天士和惊破天,很多熟悉的人物也都不见踪影,其实就算看过大电影的孩子很多也对深爱角色的突然死亡而怨念颇深,由于大电影的失败,第三季G1动画被孩之宝削减了投资,只有区区30集,并且在许多剧集上偷工减料,画面颇为缩水,不过第三季中依然有不少出彩的剧情,尤其是紧接着大电影后的五集“五面怪”基本上延续了电影的高水准,揭示了变形金刚与宇宙大帝的来龙去脉,将G1的世界观完整诠释。几乎可算是大电影的下集。而后期日本制作方面介入较多,故事逐渐从美式自由主义冒险故事向日式SF动画风格靠拢。虽然部分剧集的剧情展开有些零散,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原有的故事风韵, 直至最后两集,五面怪将擎天柱大哥复活的高潮与大电影预告里大哥归来相呼应,汽车人与霸天虎握手言和,赛博坦迎来和平,可算是圆满的大结局。

下图为变形金刚第三季玩具集合海报

第三季G1动画播放之时,变形金刚玩具在美国销售业绩已逐步下滑,风光不再,结束后孩之宝无意继续动画制作。而日本方面则情况有所不同,从七十年代开始大行其道的日式超级机器人动画培养了稳定的消费群体,Takara和东映有意延续动画,独立制作后续作品。而作为承前启后的过渡,美方制作完成了最后的三集G1动画《再生》,当时Takara已经完成了巨无霸福特、萨克巨人为首的头领战士和六面兽等新角色的设定,这三集被称为“第四季”的动画中这些新面孔纷纷露脸,曾编写擎天柱诞生故事的59集《回到过去》的编剧戴维德.维斯创作出了后来未被日方《头领战士》动画采用的头领战士星云星人改造起源说,动画集中展示了头领战士新颖的变形方式和两大超巨金刚福特和萨克的初次对决。然而由于经费有限,计划制作的五集动画被压缩成了三集,以至于双线故事发展前松后紧,虎头蛇尾,到第三集正邪双方一通乱战后草草收场,G1动画在美国就此也画上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虽然头领战士,目标战士等新玩具仍投放美国市场,但动画的制作正式交给了日本。此时距离G1动画播放刚满三周年。

Takara从孩之宝得到动画后续制作授权后开始了新动画《头领战士》,曾在G1动画引入日本时作为讲谈社变形金刚漫画企划、构成、作图作者的金田益实成为了头领战士的原案创作者。35集动画中主要人物是再生中就已经登场的新角色,包括巨无霸福特和电脑怪杰郭文等头领战士,还有一位老树发新芽的六人合体战士——雷电。

戴亚克隆里的列车部队本是建筑车队配对出场的老角色,但由于美国没有高铁,因此在G1动画选取角色时美国观众对其接受度不足,于是舍弃了它。到了头领战士,他不仅重新登场而且还拥有了飞翔能力,无论是在片头还是几乎每集中都能看到它在蓝天上往复飞驰的身影,动画播出后雷电的人气也颇为高涨,后来在漫画版中还有他的两位孪生兄弟登场,可见日本人对新干线列车的喜爱。

图为戴亚克隆列车部队广告

下图是四位头领战士的设计草图,首先是电脑怪杰郭文。

作为头领战士的领导者,他极具正义感和使命感、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牺牲精神的“大好青年”,但论职务比不上福特,论战绩比不过六面兽,郭文地位颇为尴尬,在2004年变形金刚诞生20周年复刻版玩具中作为头领战士主角之一的他居然没有在发售名单之中,原因是在之前的调查中他只得到了区区5%选票,可见其人气之低,这样的结果也让喜爱郭文的许多中国TF迷颇感遗憾。

另三位小诸葛黎恩、电子斗士海隆和老顽固费特 就更没存在感了

巨无霸福特设计草图

还记得他手里的剑叫什么吗

萨克巨人设计草图

下面着重讲一讲六面兽。头领战士故事里角色让人记忆深刻的不多,无论是成熟稳重的福特,勇猛果敢的郭文还是阴险狡诈的萨克巨人,他们的人物塑造都差强人意,特点不够鲜明。而作为变形金刚G1动画中唯一一个可变形超过三种形态,亦正亦邪的角色,六面兽则让人过目不忘。他那强悍的战斗技巧,能适应各种战斗环境的变形造型,加上近乎BUG的忍术——分身战法,简直是单挑无敌。当然这是因为从设定上他是标准的日本金刚“忍者参谋”,就像拳皇被韩国人收购后韩国队实力大增一样,日本人自然要将自家人设计强些,原案金田益实在塑造该人物时大开外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可以说是G1的“后擎天柱时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六面兽的初登场是《再生》,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但却展示了传说中的1V5,将原本在汽车人中地位不低的飞行太保通过五种变形全部打败(战车灭掉俯冲,坦克干下飞火,翼狼咬趴弹弓,战斗机击落空袭, 光枪一炮轰灭银箭)。一上来就惊艳全场。之后在头领第24集与地球指挥官的通天晓单挑大战,后者虽是汽车人曾经的二号人物,却在六面兽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被一通狂扁之后战死当场,而六面兽却分毫未损,这样的战绩在G1动画里是独一无二的。而在第32集《我的朋友六面兽》中他又与丹尼尔结下友谊,从一个凶残霸天虎成功洗白变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的真汉子,忠义难全的他选择两不相帮,这样的安排让他有了一个好结局。在后续作品《隐者战士》和《胜利之斗争》中也得以继续出场,甚至成了汽车人的第二战区司令官。其实这样的角色在当时的日系动画中并不罕见,无论是高达中的夏亚、圣斗士的一辉,铠传的朱天童子(舒顿)还是天空战记的夜叉王黑木凯都是这样外形俊朗、实力强大的邪派,他们也无一例外受到观众的追捧,甚至人气盖过主角,在20周年日本复刻G1玩具中六面兽是第一个发售,可见其形象设计之成功。

图为六面兽设计初稿,六段变形中还有类恐龙形象。

六面兽设计二稿,变形形态已与定稿接近

设计变形草图

最终的六面兽定稿

现在中国TF爱好者的主流声音大都对头领战士的评价不高(注:谁说的?嘿嘿)。认为其剧情想象力不足,人物刻画脸谱化,缺乏亲和感染力。过分强调合体金刚的打斗场面,故事不够细腻,战斗单调粗暴,情节服务于玩具等等。曾经亲切的“大哥”变成了冰冷的“司令官”,原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擎天柱变成了高坐在王座上,只有与战舰合体时才出动的福特,如果说当年坠落地球的十六个汽车人像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铲除邪恶快意恩仇的兄弟,日式的金刚设定更为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甚至从来光明正大不耍阴谋诡计的汽车人里出现了双面人这种间谍,这样的风格转换多少让人不免失落唏嘘。但大柴这里讲讲自己的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诸位看官指正。

首先从客观上看,头领战士的剧情延续了G1动画的故事,做续集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擎天柱为代表的一众经典角色珠玉在前,再出场的新人物想要替代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非常困难,就像是三国演义后期的人气也远不如刘关张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日本动画风格与美式动画有所不同,更喜欢让热血动画的角色摆pose展示人物造型,更强调贴身肉搏,血腥暴力,残肢断臂,爆炸毁灭,部分剧情沉重灰暗,对话含蓄内向,阶层分明,这种变化本就是日美动画表现的文化差异造成,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熟悉日式动画风格的中国孩子看来也并无不妥。

第三,头领战士中推陈出新的尝试其实并不少,头身分离的新颖设定,加入更多政治斗争阴谋因素,相对于美版中的许多独立小故事,头领战士剧情节奏紧凑,连续性更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都是主线剧情诚意满满啊(柯南:我感觉中了一枪),虽然有些剧情略显牵强,但也是瑕不掩瑜,较好的保持了G1动画的高水准。也满足了渴望看到更多金刚故事的孩子们的心。

下图为头领战士玩具集合海报

啰嗦这么多,下面就请欣赏由日本OX工作室诸位画师制作的G1设定资料集吧

汽车人方面,首先是当然是我们的大哥

大哥的副手——副官铁皮

飞毛腿

救护车

爵士

钢锁

淤泥

铁渣

飞标

嚎叫

录音机

录音机的磁带部队

大力金刚

感知器

飞行太保与大无畏

大无畏

机器卫兵

守护神

猛大帅

通天晓

补天士

阿尔茜

三变战士弹簧

----------------------------

到霸天虎了,破坏大帝威震天

红蜘蛛

声波

震荡波

声波的轰隆隆激光鸟机器狗三大狗腿

机器昆虫

大力神

飞虎队

飞天虎

战车队

浑天豹

铁甲龙

惊破天

瘟疫

狂飙

巨狰狞

冲云霄

--------------------

这是动画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角色,他们中有斯派克的化身,大哥的老相好,女刺客,某个浪子,大力金刚的兄弟机器卫兵,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钛师傅,擎天柱的前身克里奥派克斯和爱人艾莉塔

设定集中还收录了一些别样风格的插画,放几张吧

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设定图与上一期的插画图均为日本讲谈社电视杂志插绘资料设定,非孩之宝的G1动画设定,因此细心的人会发现,在细节上二者有不少出入。切不可将此当成98集G1动画官设,当然后期日本制作的头领战士系列设定者就是这几位画师因此设定就基本一致了。

注:文中图片与资料来自《变形金刚视觉工作设定集》、《变形金刚20周年》、《变形金刚方舟原画设定集》、《变形金刚终极手册》、《G1变形金刚大全集(20周年)》和《变形金刚历代大百科》等。

另:变形金刚上下两篇回忆的出炉,要感谢包括关中阿福,@东方不射,鸟爷,freeall等朋友的帮助,在此衷心感谢!

本期完,谢谢观赏

+++++++++++++

(0)

相关推荐